2月4日,上汽集团发布了其2025年1月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上汽集团在1月实现了整车批发26.4万辆、终端交付35.3万辆的佳绩,同比增长7.9%,再次巩固了其在国内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其中,自主品牌的终端交付占比超过了58.3%,新能源车的交付量达到了8.7万辆,海外市场也延续了增长势头,交付量达到了9万辆。

上汽集团在2025年初的卓越市场表现,无疑为其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转型之路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并且,上汽集团将2025年定为“深化改革攻坚年”,旨在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提出的三大举措,即“抓产品与营销两端、抓产业链协同、抓干部队伍建设”,为上汽集团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自主板块,上汽集团通过整合“大乘用车板块”,实现了五大主体的决策协同,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组织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同时,研发层面的创新研发总院统一管理,如智己、飞凡等品牌的纳入,更是通过“中央厨房”模式,实现了平台化开发和“大单品”战略,如VMC智能底盘的快速衍生,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加速了技术迭代。

在技术方面,上汽集团十年累计研发投入1500亿元,如今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七大技术底座”的2.0版本升级,不仅展现了上汽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深厚底蕴,更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其中,智能驾驶L3级准入试点与L4级Robotaxi的双线并进,预示着上汽集团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而2026年即将量产的L3解决方案,将率先搭载于智己L5车型,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安全的驾驶体验。银河全栈3.0架构的全面上车,以及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是为上汽集团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此外,上汽集团与大众签署的延长至2040年的合作协议,标志着合资模式的历史性转折。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创市场”,上汽集团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开启合资2.0时代。

未来,上汽集团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面对欧洲市场的变局、行业价格混战和技术路线之争。上汽集团将用自主创新定义高度,以开放合作拓展广度,不断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升维突围。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汽集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各位读者,你们对上汽集团在2025年的发展有何看法?您认为上汽集团在未来还有哪些领域可以进一步突破?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