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有没有祖国,看看背后捅刀的李嘉诚和身披国旗的霍英东就懂了

百年小人物 2025-04-03 04:52:57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李嘉诚售卖港口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主要引发外界关注的是,在打包售卖给贝莱德-TiL财团的港口中,涉及巴拿马港口公司90%的股权。巴拿马港口关系到中国的全球商业安全,这也是此次交易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嘉诚要卖43个港口的消息传出后,香港《大公报》接连发表评论文章,目标直指李嘉诚。针对外界引起的这些争议,李家选择以“在商言商”四个字作出回应。

然而,这不仅没能平息外界的种种声音,反而将李家拖入到了更深的舆论漩涡中。许多人都对李家“在商言商”的逻辑表达了不满。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更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商人有没有祖国?也许香港被外国管治太久了,有些香港商人误信‘商人无祖国’,以为一切‘在商言商’。”

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表态,将对“李嘉诚旗下长和拟出售巴拿马港口”的这项交易依法进行审查。随即,港媒发表报道,称长和出售港口的计划暂缓,原定于4月2日的签约也不会进行。

外界分析认为,受外界种种因素影响,李嘉诚这次的港口交易很大程度上不会顺利进行,或者是不再打包出售43个港口。

此外,如今还传出了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正在将自己的产业与长和实业进行完全分割。据有关信息显示,李泽楷创业多年,底下资产同样不容小觑,而且,经营业务范围与长和实业已经脱离了关系。对此,外界认为这是李嘉诚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考量。

不过,不得不承认,李泽楷虽然努力与长和实业脱轨,但其资本原始积累依旧是靠着长和实业起来的。因此,李泽楷旗下产业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相比于李嘉诚“晚节不保”,受到各界舆论口诛笔伐,却有一位香港知名实业家用实际行动,向外界回答了“商人有没有祖国”的这个问题。他就是霍英东先生。

霍英东于1922年出生于中国香港一个贫穷的水上人家,七岁时,父亲逝世,霍母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因为深受没读过书的苦,霍英东被母亲送到了一所免学费的小学读书。

12岁时,他又考入皇仁学院,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回到家里又帮母亲记账、干活,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家庭经济更加困难,霍英东被迫辍学做工,补贴家用。此后,他干过很多苦活、累活,如轮渡加煤工、机场搬运工、修理货车的学徒……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在这一背景下,霍英东敏锐发现运输将成为香港未来一段时间里最受欢迎的产业。于是,他拿着母亲积攒的资金,买下一些舢板、小艇、海军机器等,随即转手一卖,赚了一笔。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与母亲一起经营驳运事业。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严格的禁运,而香港几乎成为了大陆唯一的对外通道。但美西方国家却声称“凡是一个士兵可以利用的东西都不许运往中国。”

在如此严格的禁运令之下,霍英东果断站了出来,他冒着港英当局武力“缉私”和海盗抢劫的双重威胁,不断向大陆运输了黑铁皮、西药、棉花、纱布等战略物资支援志愿军。

1950年至1953年,霍英东几乎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他亲力亲为地负责为大陆运送物资,从组织购买、装船、运输等,都能够看到他的身影。周总理曾将他对大陆运送物资的贡献做出了极高评价,称之为“患难之交”。

当时,新中国海上力量还没有发展起来,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当局的船只经常在沿海地区横行。他们只要发现有运往大陆的船,就毫不客气地开枪扫射、用大炮轰炸。尽管如此危险,霍英东也没有放弃运输。

这一时期,霍英东也积攒了一定的财富,但他也因此受到了港英当局的排挤和打压,并经常受到刁难。每次参加船运码头的招标会时,他总被附加另外苛刻的条件。

这些小动作一度令霍英东的生意受到影响,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却毫不在乎,继续向祖国大陆运送去紧缺的物资。这也成为了霍英东和新中国生死与共的开端。

改革开放以来,霍英东又成为了第一个在内地投资的港商,先后投资了多个重大项目,倾尽全力支持国家的教育事业,设立各种基金会捐款。

霍英东还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统战工作,在他的推动下,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李兆基、冯景禧等富豪开始与北京接触。

此外,霍英东还大力推动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当时,许多国际体育联合组织都是由台湾作为代表的。霍英东带着儿子霍震霆到处游说,同各国代表交流、请客吃饭……

为此,他和儿子一度受到台湾特工的威胁恐吓,被人跟踪尾随、暗杀的情况更是家常便饭。尽管如此,霍英东依然咬牙坚持开展工作。

1984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纪念仪式上,霍英东受邀来到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记者见到他后,追问他说:“有什么感想吗?”

一辈子没有哭过几回的霍英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剩下眼泪哗哗直淌。

第二年,霍英东成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之一,积极建言献策,坚决拥护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作出了相当突出的成就。

香港回归后,霍英东每次受邀来到内地后,都会受到政府的高规格礼遇。1993年,霍英东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并在此后连任三届,成为副国级干部。

2000年10月25日,作为香港唯一一位代表,霍英东受邀参加了抗美援朝50周年庆典,并坐在主席台上。

2006年10月28日,霍英东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霍英东追悼会按照国家领导人的规格举行,他的灵柩上盖着国旗。

霍家在香港举行葬礼时,香港、澳门更是降半旗默哀,所有港澳名流、官员全部赶来送别。霍英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病重期间,他曾表示:

“到我这样年纪的人,人世间许多事都看过,今天虽然事业薄有所成,也懂得财富是来自社会,也应该回报于社会。”

霍英东是著名的爱国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参考资料:红广角2009年1期、今古传奇·单月号2021年2期、世纪人物2022年7期、文史月刊2009年8期、青年文摘·上半月1985年6期、《海石花》1985年第1期、百家讲坛2006年11期、《霍英东全传》

1 阅读:154
评论列表
  • 2025-04-03 19:49

    中国的败类香港的垃圾李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