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别名凤城 ,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 ,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近港澳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佛山市辖区 ,总面积约806.57平方千米。顺德区辖4个街道、6个镇。 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数约323.78万人,城镇人口约319.34万人。 顺德区使用顺德方言,这一方言属于方言中的“粤海片”。

气候
顺德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约为 22.5℃ ,四季不太分明,夏季较长但并不酷热,冬季较短且较为温和,很少出现严寒天气。这种气候条件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使得顺德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地方。充沛的降水和充足的光照,让这片土地常年绿意盎然,花卉、水果等植物生长繁茂。

地形地貌
顺德区地势平坦开阔,平原面积广阔,主要由江河冲积而成。境内河网交错纵横,西江、北江两大水系贯穿其中,众多支流如同脉络般分布在各个区域。这些河流不仅为顺德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塑造了独特的水乡景观。此外,顺德还有一些零星的小山丘,如顺峰山等,它们与平原、河流相互映衬,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地形地貌。

著名景点
清晖园: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池塘与假山相得益彰,木雕、砖雕、灰塑等工艺精湛,吸收了岭南园林建筑的精粹,还借鉴了江南和北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步移景换,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顺峰山公园:顺德区 “青、碧、蓝” 建设重点工程和城市化建设的主要配套工程,是一个多元化景点,集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包括太平山、神步山、大岭山、二岭山、桂畔海等区域,景点有入口广场、五行桥、石牌坊、九曲桥、玉带桥、迎春亭、青龙阁、环湖路、环山路及两大湖等,还有桂海芳丛、汀芷园、步云迳、南薰别馆、雅正园等五个景区。

德胜广场:位于区政府办公大楼前方,是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区政、文化、休闲复合功能的城市广场。广场采用 “大树广场” 为设计基调,有多样化的树种,形成有空间序列、并有强烈色相、季相变化的广场特征,是顺德独特的市民文化和社会生活舞台,也是顺德在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

宝林寺:始建于唐末五代之南汉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1998 年易地重建。寺庙坐落在顺德区大良太平山麓,左临德胜河,右瞩旧塞、青云双塔,主体殿堂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古朴庄严,主体是仿宋明代建筑,作为地方首刹,被人们视为胜地。

碧江金楼:坐落于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北碧江,是明清时期积淀了几百年文化精华的岭南水乡豪宅。作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 “金楼及古建筑群” 共有七处古代建筑,目前已经修复好,建筑工艺精湛,内部装饰精美。

西山庙:位于顺德大良的闹市之中,是顺德历史最悠久的庙宇之一,也是顺德博物馆的原址所在,它的古建筑集中了岭南建筑特色,这里收藏了顺德自远古时期到革命年代许多珍贵的文物,还有记载顺德历史的珍贵碑廊。庙内的山门集中了始创于清康熙时期具有典型岭南建筑风情的陶塑瓦脊、南方砖雕纤细秀丽风格的代表挂线砖雕以及圆浑刚劲的石雕。

当地美食
顺德鱼生: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又被称为 “捞鱼生”,在粤语里,“捞” 字不光有 “拌捞” 的意思,更寓意事业兴旺发达,饱含美好祈愿。制作时,顺德厨师一般会选用 3 斤半至 4 斤的 “瘦身” 草鱼,将鱼背的肉起出后切成薄如蝉翼的鱼片。品尝时,搭配花生、萝卜丝、洋葱丝、柠檬叶丝等丰富配料,再佐以油盐和秘制酱料,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口感层次丰富,能让人真切品味到鱼本身的鲜甜爽滑。

顺德双皮奶:顺德甜品的杰出代表,闻名遐迩。其口感细腻嫩滑,奶香浓郁醇厚,甜而不腻。它是由牛奶、蛋清和糖等简单食材精心制作而成,上层奶皮甘香,下层奶皮香滑润口,吃的时候还可以依据个人口味添加红豆、芒果等配料,增添别样风味。无论是在大良的民信老铺,还是仁信老铺,都能品尝到这地道的美味。

顺德拆鱼羹:一道闻名海外的佳肴,充分展现了顺德厨师精湛的刀工与烹饪技艺。通常选用新鲜的鲫鱼,先将其去骨煎香,再纯手工仔细拆出鱼肉,随后搭配腐皮、丝瓜、柠檬叶、火腿等多种食材一起烹制,最终熬制出奶白色、口感鲜滑的鱼汤。每一口都饱含着鱼的鲜美与精华,味道丰富,令人满足。

均安蒸猪:均安镇的传统名菜,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选用整猪,经腌制后放入特制的木蒸柜中,用柴火猛火蒸熟。这种做法最大程度保留了猪肉的原汁原味,猪肉肥而不腻,皮滑肉嫩,咸香美味,是当地节庆和宴席上的常客 。

大良炒牛奶:极具创意的顺德特色菜,将牛奶与虾仁、鸡肝、榄仁等食材巧妙搭配炒制而成。牛奶经过炒制后,依然保持嫩滑口感,还融入了其他食材的鲜香,口感丰富,营养也十分丰富 。

顺德烤乳鸽:以皮脆肉嫩、色泽红亮而备受青睐。乳鸽经过精心腌制后,用炭火烤制,外皮烤至金黄酥脆,皮下脂肪融化,咬上一口,肉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

历史文化
顺德历史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秦汉时期,顺德地区属于南海郡。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和农业区域。在明清时期,顺德凭借发达的桑基鱼塘农业模式,成为了著名的 “鱼米之乡” 和 “丝绸之乡”,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近现代以来,顺德更是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文化强区。

顺德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龙舟竞渡、舞龙舞狮等传统活动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每逢端午节,顺德的各个村落都会举行热闹非凡的龙舟竞渡活动,龙舟健儿们在河面上奋勇拼搏,两岸观众呐喊助威,场面十分壮观。舞龙舞狮则是顺德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表演项目,寓意着吉祥如意、驱邪避灾。此外,顺德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如香云纱制作工艺、龙舟制作工艺等,这些手工艺承载着顺德的历史文化记忆,是岭南传统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