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一用力就钻心疼?腱鞘炎真的不是“忍忍就好”!

徐孟医生聊疼痛 2025-04-17 11:19:09

“医生,我这手腕是不是废了?”35岁的李女士(化名)最近总爱把手腕藏在衣袖里。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每天要洗衣服、做饭、抱娃,还要在手机上处理工作消息。直到某天突然发现,手腕只要稍微用力就疼得像针扎,连拧毛巾都成了奢望。

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上周,她在社区医院骨科诊室门口排队时,发现候诊人群中竟有半数是和她年纪相仿的宝妈。医生告诉她,腱鞘炎(俗称“妈妈手”)的高发群体正是长期重复使用手腕的人群,尤其是需要频繁抱娃、做家务的女性。

腱鞘是包裹肌腱的“保护套”,当过度使用导致摩擦发炎时,就会引发疼痛。李女士回忆,她每天要抱孩子3小时以上,手机不离手处理工作,晚上还要熬夜做家务。这些看似日常的动作,实则是腱鞘炎的“元凶”:反复摩擦:抱娃时手腕过度弯曲,手指频繁抓握;姿势错误:刷手机时手腕悬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过度劳累:家务劳动中频繁拧、转、提等动作。

腱鞘炎的“红色警报”:这些症状别忽视

手腕疼痛,尤其拇指活动时加重;早晨起床手指僵硬,活动后稍缓解;严重时出现弹响或“卡住”感;局部肿胀,按压有明显痛点。

起初,李女士选择贴膏药、热敷缓解,但疼痛反复发作。直到医生给出以下建议,她的症状才逐渐好转:休息是第一要义

减少抱娃时间,改用婴儿背带;家务分批完成,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手腕。

热敷+冷敷交替

急性期(红肿热痛)用冰敷,慢性期(僵硬酸痛)用热敷,每次15分钟。

佩戴护具

选择医用护腕固定手腕,减少活动幅度,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佩戴导致肌肉萎缩。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指屈伸、握力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及时就医

若疼痛持续不缓解,需排除腱鞘囊肿、韧带损伤等其他问题。

程序员、钢琴师、厨师等长期重复手腕动作的职业人群,同样属于高发群体。若出现相似症状,切勿拖延,早期干预效果更佳。

1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