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博弈:美国数据迷雾与中国的坚定立场

墨梅绽冬夜寂 2025-02-11 22:40:18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经济紧密交织的时代,各国经济之间的关联愈发紧密,任何一个经济大国的风吹草动,都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波澜。近期,美国经济领域的一系列现象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非农数据背后的诸多疑点,以及各国在经济策略上的调整,其中中美之间的经济互动更是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新年伊始,美国公布的12月非农数据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按照官方数据,非农就业人数新增25.6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16万人,失业率也降至4.1%。从表面上看,这无疑是一份极为亮眼的经济成绩单,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美国经济依然强劲。然而,金融市场的反应却截然不同。美债收益率如同失控的火箭般直线飙升,引发了市场抛售潮的汹涌来袭。美股市场也没能独善其身,随着“特朗普效应”逐渐消退,美股仿佛坐上了滑梯,一夜之间几乎回到了大选前的状态。标普500自大选以来仅仅上涨了0.8%,与2016年胜选到就职期间6.2%的涨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份看似完美的就业数据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难以解释的疑点。先看小非农数据,以往小非农数据就像是非农数据的“先行指标”,两者走势通常较为一致。然而,近几个月来,这种默契被打破了。以12月为例,小非农新增就业仅12.2万人,与非农数据的25.6万人相差悬殊,这显然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误差范围。再深入到美国的实体经济层面,美国制造业指数已经连续两年多低于50%,这一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正深陷衰退的泥沼,且持续时间之长甚至是雷曼危机时期的两倍。在制造业不断裁员,实体商品和餐饮扣除物价上涨后消费呈现萎缩态势的情况下,就业人数却大幅增长,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更何况,美国在数据统计上早有前科,去年就曾对2023年4月到2024年3月的就业数据进行了30%-50%的下调,这无疑让人们对此次非农数据的真实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美国之所以在经济数据上大做文章,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特朗普一直试图通过推行强关税政策、降息周期以及维持强势美元,来实现对全球财富的收割,中国自然也被其视为重要的目标。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在现实面前却屡屡碰壁。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各国纷纷采取行动,开始大规模抛售美债。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日本、英国、加拿大等也加入了抛售美债的行列。日本央行虽然目前还未明确加息时间,但日本国内通胀的加剧以及日元兑美元汇率逼近160大关的态势,都预示着加息已迫在眉睫。一旦日本加息,那些从日本借钱投资美国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将不得不抛售美股或美债,这无疑会给美国债务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而英国金融机构负责人在1月1日来京出席第四次中英金融服务峰会,这一行动也释放出了不同寻常的信号。

中国在面对美国的经济施压时,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自美国对中国展现出明显的敌意后,中国果断地加快了美债减持的步伐。在去年前10个月中,中国有八个月都在抛售美债,累计净减持562亿美债。面对中国的这一举措,即将卸任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1月7日连线中方。然而,她此次连线不仅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合作诚意,反而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威胁,声称中国产能过剩,还提及所谓的中国援助俄罗斯问题,这与去年4月的情况如出一辙。

美国这种数据造假、经济霸凌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经济秩序,是对全球经济合作的公然挑衅。他们妄图通过虚假数据来操纵全球资本的流向,实现对他国财富的掠夺,这种行径令人不齿。而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行动,无疑是对美国这种霸权行为的有力反击。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任何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抵制。

在这场复杂的国际经济博弈中,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注定难以得逞。如今,各国都在不断觉醒,不再愿意被美国的霸权所束缚。未来,国际经济秩序需要更加公平、公正的规则来维系,这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始终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稳定、公平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早日到来,让全球经济真正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