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记得:1不拜、2不吃、3不做,别犯忌讳

爱为亿善 2025-01-31 11:01:2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春节的鞭炮声渐行渐远,我们迎来了大年初三,这个在古老中国传统节日中充满神秘色彩的日子。大年初三,又称小年朝,亦名赤狗日,它不仅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更蕴含了诸多民间传统习俗与忌讳。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智慧,让我们在大年初三这一天,需格外留意一些行为举止,以求得一年的平安顺遂。

大年初三,谨记“1不去、2不吃、3不做”,这不仅是尊重老传统的体现,更是为了图个平安吉利。那么,这些习俗究竟指何而言?且听我细细道来。

1不去:不外出拜年

大年初三,被视作赤狗日,传说中的赤狗乃熛怒之神,其出现往往预示着不祥。因此,老一辈人认为,这一天不宜外出拜年,以免触犯凶神,引来争吵与不和。此外,“赤”字亦有赤贫之意,故而民间亦忌此日宴客,以免冲犯赤狗,招致贫穷。于是,大年初三,家家户户多选择闭门不出,静待时光流转,以求避凶趋吉。

2不吃:不吃米饭与猪肉

其一,不吃米饭。大年初三,亦是谷子的生日。在这一天,民间有祝祭祈年的习俗,人们通过禁食米饭来表达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渴望。他们认为,若此日食米,将会触怒神灵,导致谷物减产。因此,这一天,人们多以面食为主,如合子等,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其二,不吃猪肉。在我国民间,“六畜之日”从正月初一开始,至正月初六结束,而大年初三恰逢猪日。为表对牲畜的敬畏与爱护,民间习俗中,这一天不杀猪,亦不食猪肉。相传,若此日食猪肉,将会招致霉运;反之,若能遵守此规,则可望家中财源广进,好运连连。

3不做:不杀生、不扫地汲水、不开灯

其一,不杀生。大年初三,被视为猪的生日,亦是女娲创世神话中猪被创造的日子。因此,民间有此日不杀生的习俗,以示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从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七,民间多讲究不杀生,有的地方甚至吃素,以求平安吉祥。

其二,不扫地、不汲水。宋代宫廷曾将正月初三定为天庆节,官员休假五日,民间亦沿袭此俗,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若非得已需做这些家务,亦需讲究方法,如扫地应从外向内扫,寓意财源滚滚;汲水则需选择吉时,以免触犯禁忌。

其三,不开灯。民间传说,大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为避免惊扰鼠辈,人们多早早熄灯睡觉,并在屋角撒上米粒、糕饼等食物,以示与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此外,赤狗日诸事不宜,人们为避凶趋吉,亦会早早关灯休息。加之新年忙碌多日,早点休息亦有利于身体健康,正所谓“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结语:大年初三,作为古老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一环,其习俗与忌讳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与敬畏之心。遵循“1不去、2不吃、3不做”的传统习俗,不仅是对老传统的尊重与传承,更是为了求得一年的平安吉利。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以更加虔诚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2

爱为亿善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