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带货,又塌一个!?

美食探查 2025-04-08 21:24:59

▶▶ 前言:从“象牙山”到直播间,明星光环下的信任崩塌“家人们看好了!这羊肉卷外面绝对买不到,全是原切好肉!”镜头前,《乡村爱情》中憨厚老实的“赵玉田”吴云飞,正卖力推销着一款标价99.9元2公斤的羊肉卷。直播间涌入百万人观看,粉丝们冲着对“赵玉田”的信任疯狂下单。然而三个月后,一位消费者将羊肉卷送检,竟发现其中暗藏三种非法添加剂——这场以“原切”为名的骗局,揭开了直播带货最赤裸的遮羞布。

◤ 事件复盘:一场蓄谋已久的“羊肉骗局”

消费者沈某在吴云飞直播间豪掷599.4元购入12公斤羊肉卷。这位经营羊肉生意多年的老手,仅凭肉眼就发现肉质异常:“口感像海绵,半点羊肉味都没有!”第三方检测报告更显示,每公斤羊肉卷中含0.121克焦磷酸盐、1.31克正磷酸盐及0.0623克柠檬酸盐——这些都是调理肉制品的典型添加剂。

▶ 价格陷阱:25元/斤的“原切肉”藏着什么猫腻?

市面上真正的原切羊肉卷均价约50元/斤,而吴云飞带货的产品仅售25元/斤。低价背后,是生产商穆祥源公司长达五年的“造假传统”:

2020年,该公司因违规添加胭脂红着色剂被查处;

2025年,其产品包装标注执行原切肉标准(GB/2707),实际却按调理肉工艺添加保水剂;

线上宣传“原切”,包装却刻意回避该字样,规避法律风险。

▶ 明星的“甩锅”大戏:检测报告成遮羞布面对质疑,吴云飞团队先是晒出一份“合格”检测报告,内容却仅涉及菌落总数等基础指标,对添加剂只字未提。更讽刺的是,当消费者驱车千里到厂家维权时,负责人竟辩称“快递箱被人调包”。

◤ 行业黑洞:为什么牛羊肉成了直播“重灾区”?

​吴云飞并非个例。2025年1月,健身网红李维刚因售卖合成牛肉卷十倍赔偿消费者;3·15期间,某头部直播间冷冻虾仁被曝磷酸盐超标。生鲜食品频翻车,背后是三重利益驱动:

▷ 暴利诱惑:以次充好赚差价

原切肉成本约40元/斤,调理肉成本不足15元/斤;

主播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流量,单场销售额动辄破百万。

▷ 逃税套路:挂羊头卖狗肉的“免税游戏”

原切肉免征增值税,调理肉需缴纳13%税费;

商家通过虚假标注执行标准,五年间或偷逃税款超千万元。

▷ 监管盲区:跨地域执法难如“打地鼠”

生产商在河北,主播团队在辽宁,销售平台注册于上海——属地管辖让调查举步维艰;

某地市场监管部门坦言:“网红上午卖货下午删链接,取证追责太难”。

◤ 法律红线:明星带货翻车,到底该谁买单?

▶ 生产商:五年两次违规,龙头企业成“造假惯犯”穆祥源公司作为沧州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却屡次触碰食品安全底线。律师指出,其行为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第125条,最高可吊销许可证并处罚款10万元。

▶ 吴云飞:从“赵玉田”到“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身份转换

若明知产品虚假仍宣传,将按《广告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十”,599.4元订单最高获赔5994元。

▶ 平台责任:流量至上的纵容之过某电商平台内部人士透露:“只要主播不卖违禁品,平台审核只查资质文件,不验实物质量”1。这种“形式审查”让问题商品畅通无阻。

◤ 消费者自救指南:四招识破“科技肉”

面对直播间套路,普通消费者如何自保?食品安全专家支招:

看价格:低于市场价50%的“原切肉”必有蹊跷;

查标签:执行标准为GB/T 2707或GB 18357(原切),SB/T 10482多为调理肉;

观纹理:原切肉纹理自然连贯,合成肉碎渣明显;

试解冻:真羊肉解冻后血水少,假肉渗出大量混浊液体。

◤ 行业救赎:破局需要“三把利剑”

▷ 监管升级:建立全国直播带货黑名单专家建议打通各地市场监管数据,对问题主播实施跨平台封禁。

▷ 技术赋能:区块链溯源打击造假从屠宰到销售全流程上链,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肉质检测报告、物流轨迹。

▷ 明星自律:别让角色滤镜成为割韭菜工具“观众因角色信任你,不是让你拿来变现的!”一位剧粉的怒吼,道出了公众对明星带货的核心期待。

▶▶ 结语:当信任成为奢侈品,谁来守护餐桌安全?从吴云飞到李维刚,从羊肉卷到冷冻虾仁,直播间里不断重演的“塌房”戏码,折射出一个残酷现实:在流量与利益的狂欢中,消费者的信任正被明码标价。当72岁老人用养老金买下“科技羊肉”,当年轻妈妈为孩子的辅食忧心忡忡,我们不禁要问——下一次塌房,会不会砸中自家餐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