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乌双边谈判的冲刺阶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毅然决然地拒绝签署协议,坚决不肯出让矿产资源。与此同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声,力促俄罗斯回归G7阵营。那么,为何美乌谈判最终以破裂告终?特朗普的这一言论又透露出何种深意? 近期,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两起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美国与乌克兰的矿产谈判关键时刻拒绝签署协议,使得谈判以失败告终。其次,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应邀请俄罗斯重返G7集团,以重新融入西方阵营。乍看之下,这两起事件看似互不关联,各自独立,但实质上它们之间存在着政治上的关联,并因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而紧密交织。2月14日,泽连斯基以乌克兰无法接受“不合理”条件为由,拒绝签署一项旨在让美国获取乌克兰稀土资源的协议。对此,美国方面立场强硬,表示若乌克兰不答应移交矿产,美国将停止援助,届时乌克兰所面临的困境将与美国无关。
泽连斯基对于该协议的签署持拒绝态度,此举引发了公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支持者指出,美国所图谋的是乌克兰境内约50%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对于乌克兰未来的复兴至关重要。若美国得以控制这些资源,乌克兰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美国的傀儡,失去所有自主权,甚至可能失去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资格。而反对派则认为,乌克兰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国内市场几乎崩溃,金融体系摇摇欲坠。毫不夸张地说,若失去美国的支持,乌克兰不仅难以继续与俄罗斯对抗,就连维持国家的日常运转也将变得异常艰难。因此,拒绝与美国进行谈判,在他们看来,等于放弃了乌克兰“发展机遇”的可能。
从泽连斯基的视角分析,他拒绝签署矿产转让协议的行为并无令人意外之处:首先,美国尚未批准乌克兰加入北约,这实际上是对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所展现“价值”的否定;其次,特朗普提出的和平方案要求乌克兰牺牲国家利益,与拜登政府之前所承诺的条件存在根本差异,乌克兰方面自然难以接受;再者,正如前文所述,矿产储备是乌克兰为数不多的宝贵财富之一,一旦失去对它们的控制,乌克兰在今后与美国谈判时将难以维持应有的地位。
因此,不论情况如何,泽连斯基总统必须确保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安全,否则其总统职位可能岌岌可危。特朗普总统呼吁俄罗斯重返G7,其背后主要包含三个意图:一是缓解美俄之间的紧张态势,为和平谈判营造有利的环境;二是以此作为筹码,对乌克兰施加压力,促使乌克兰在谈判中做出让步与妥协;三是若俄罗斯重返G7,美国将能够借助俄罗斯的力量对欧洲进行制衡,强化美国与欧盟的联系,防止欧洲出现“独立自主”的局面,从而实现美国在全球地缘政治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