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莎头组合终于在成都重返赛场,让很多喜欢他们的粉丝惊呼“今夕是何年”,现场的欢呼声险些掀翻屋顶,在线观看人数一度居然超过7000万,不得不说,梁哥的造星计划大成功!

多少人为了这一刻奔赴赛场
而久疏战阵的孙颖莎和王楚钦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手冷,第一天就干净利落的干了个3:0,昨天虽然最后一局被冲了,但是对于三个月没有合练的他们来说,成绩蛮交代的过去。
毕竟8年的混双已经成为了肌肉记忆,很多事,不用想也不会忘,是技术是战术,也是情感,更是很多难以割舍的东西,它存在于粉丝们的心里,也是莎头随时能拎拍上场的底气。

看你一眼就知道你在想什么
很多人说“莎头”不是真的,“真的”后面大家期待的是“情侣”二字,从目前的状态来看,两个人大概也许是“有缘无份”,但是“莎头”却从来都不是假的,这是两人各取一字组成的双打名字,是官方认证过的组合名称,而多年征战的赫赫战功,更是抹煞不掉的莎头印记,“奥运会首枚混双金牌获得者”这个身份,是莎头8年相伴的最好证明,永远彪炳史册。

莎头来了!
作为观众,虽然我十分喜欢看莎头的比赛,但是我一点也不遗憾莎头也许从此各奔东西,毕竟两人的才华绝对不应该被混双束缚住手脚,他们的天地也远不应该仅限于一个混双金牌。
而且我觉得,遗憾虽然是大家的,但是最遗憾的也许正是两个当事人。
只要是看过两人混双的人都看的出来,莎头在一起的时候的那种氛围感是别的组合没有的。
训练场上,莎莎依然总是被头哥逗笑,打到莎莎后背的头哥“连滚带爬”的解释“这球绝对上桌了”,久违的吵吵闹闹让人梦回巴奥之前,小莎站在c位和光指头哥一起研究比赛资料的认真劲儿,恍惚间让人觉得也许他们以后还要继续打下去,大家还有“十年八年的盼头”似的。

都在笑

曾经的多少个日日夜夜就是这样度过的
在赛场上,大头也不用被自己“新领军”“小弟变大哥”的身份所挟持,端着个架子其实心里没底,上场就懵,莎莎在,他又自动归位到白活半天被小魔王一句“你别再说了”噎回去的“家属地位”,而“一切有莎局”的底气,让出勤老师打的格外的凌厉,就像他赛后采访时说的那样,“打的很释放!”

听我的就完事儿

据说晃了莎莎的眼睛,头哥的嘴第一次不用屏保了
混双圈,是孙颖莎的制霸区,也是王楚钦的舒适区。
天知道钦少巴奥归来状态低迷,他为了重拾信心做了多少努力,却一次次被“还没有调整到自己满意的状态”的遗憾所吞没,而莎头的第一次合体,头哥就轻而易举的找到了“打得很满意,也很释放”的感觉。
这一切,都说明了莎头对于两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着莎莎抓紧时间叨叨叨,状态的释放源于情绪的释放
莎头天选混双绝非浪得虚名,两个人的羁绊就是如此的微妙,他们是莎气腾腾的莎头,而非情意绵绵的“头莎”是有道理的,孙颖莎,永远都是站在头哥前面的那个“莎”字。
两人混双的点点滴滴,也许是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最温馨最美好最快乐的那个部分,这个部分抵偿了很多不如意不开心,支撑着他们走到了巴黎。成都再见面,她仍然是那个忘了拿外套的小迷糊,他还是那个偷看搭档训练比赛的操心头,似乎变了的只是时间,他们什么都没变。

别影响比赛我除去

找个地方偷偷看比赛的头哥
只可惜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这一切只是昙花一现,今后也许再无莎头。
两个人为了各自的梦想,注定不会再继续相伴着走下去,这就是成长必须付出的筹 码,是凤凰于飞前的必然阵痛,莎莎和头哥都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学会独自翱翔。
希望他们尽快适应“身后空无一人”的孤寂,早日顶峰相见。
我祝莎头好运,两个人都是。

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