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之前没有棉花,古人如何过冬

耀耀历史啊 2024-11-08 01:33:14

宋代之前没有棉花,古人如何过冬?

1. 宋代之前没有棉花,古人如何过冬?冬天马上就要来了,现代人的必备过冬神器是棉衣,可是宋代之前我国并不种植棉花,古人如何抵御寒冬?

2. 有棉花种植前,古人只能利用葛、麻、丝、动物皮毛等材料御寒。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主要依靠动物皮毛制作衣服。《礼记·札记》中记载:“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可见在“丝麻”出现之前,人们大多用动物皮毛制衣蔽体御寒。

3. 到了先秦时期,麻葛类织物开始出现,其中最主要的有葛、麻等。古人主要用葛制作绳子和衣服,但由于葛布质地粗而厚,且吸湿散热,保暖效果低下,所以古人多用葛布做夏季衣服。同时麻和葛具有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所以普及较快,平民百姓基本都能穿上葛、麻制成的衣服,但它们御寒效果不好。

4.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冬日鹿裘,夏日葛衣。可以看出那时的冬季,人们还是要依靠动物皮毛御寒。不过毛皮太贵,买不起毛皮大衣的普通人就往衣物里填充丝絮来保暖。当然高质量的丝絮是买不起的,就用陈年破絮混杂一些缫丝用剩的零碎脚料作为保暖填充物,也被称为“缊”。

5. 战国时期的曾子因为穿着缊袍,在寒冬里一抬胳臂袖子破裂露出了胳臂肘,留下“捉襟见肘”的典故。不过随着棉花的出现,过冬这件事才终于有所改善。

6. 棉花最初是作为观赏花的身份出现,到了宋代,一个伟大的女性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她的名字叫黄道婆。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升级开发新式纺车,由此中国的棉纺织技术开始突飞猛进,并极大带动了棉花种植的推广。

7. 到了明朝,朱元璋进一步推动棉产业,他下令全国的自耕农凡十亩地以下的须植半亩棉花,十亩以上的累加,而且还有政策优惠。从此棉花开始真正拥有与粮食、桑蚕这样核心农作物同等的地位。

8. 棉花走进了平常百姓家,普通人终于获得了一种平价保暖物,不用像先人们那样穿着破旧的缊袍或者狗皮大衣在寒风中发抖了。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