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之死:他真的死于“落凤坡”,且还死得如此壮烈?都是骗人的

江山社 2021-06-24 16:49:06

庞统庞士元是刘大耳麾下的爱将,此人不仅能坐镇后方布局谋划,决胜千里之外,关键时期还能领兵在外独当一面。

据记载,庞士元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士元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士元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士元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其相比。

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后,庞士元也渐渐为人所知。 之后,襄阳庞德公称庞士元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人才竟遭天妒,仅活到三十六岁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着实是一件憾事。

说起这位蜀汉能臣,很多朋友都会首先想到“落凤坡”这个充满玄幻色彩的地方。其实,这个地方只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没有任何证据及正史表明庞士元死于该处。显然,很多朋友熟读《三国演义》,把小说读成了正史。这也难怪,毕竟罗贯中先生的笔法太过生动,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的阅读感受也让人错误地以为演义即史实。

在真实的历史中,庞士元的死因与小说里有较大的出入。当时的蜀军主力围攻雒城(今广汉市),然而在攻城过程中守军负隅顽抗,十分难对付。不得已之下,刘备派出了庞统,由他来统领攻城军。然而,在攻城的过程中,庞统不慎中了一箭,最终因箭伤死在营帐中。正史里并未记载射杀庞士元的是何许人也,多半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

在历史上,著名人物死于小人物手中的情况不胜枚举,这也难免会让人扼腕叹息。所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给庞士元一场壮烈的死亡,罗贯中先生脑洞大开。在小说中,庞士元的形象更有血有肉,为了争得先入西川的头功,庞士元主动请缨带领先锋军闯入落凤坡。然而,等待着他的,却是敌方伏兵万箭齐发。

显然,“万箭”比“一箭”更加震撼,读者更易于接受这种波澜壮阔式的英雄结局。更巧妙的是,罗贯中先生通过这一事件,从侧面衬托出了孔明“下知地理”的能力。孔明早就听闻此地的大名,也曾规劝过庞士元谨慎行事,然而庞士元意在争功,丝毫没有理会诸葛亮的好心。

直到他抵达一处险地,询问身边将士此地名称时,这才后悔没听从军师的嘱托。环顾四周,这条小路蜿蜒崎岖,四周皆是茂密的森林。倘若敌军在此处设下一支伏兵,仅需顷刻之间,自己的先锋军便会被对方轻易“吃”掉。

庞士元大急,连忙命人调转马头,撤回安全地带。然而,一切为时已晚,因为此地名为——落凤坡。箭雨袭来,庞士元被射成了筛子,凤雏陨落。以小说而言,庞士元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若不是他嫉妒孔明的地位,想要与其一较高下,怎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不过,小说中的孔明亦有私心,这一点在许多细节中都能体现出来。

那么,罗贯中先生的改编是否成功呢?

笔者个人认为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在正史中的庞士元也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不够大气。

且看蜀军打到涪城时,刘备想要召开一场饮宴,命人准备了若干水酒,众将士酒过三巡,志得意满。

刘大耳喝得颇为开心,对身边的爱将庞士元说道:“怎么样?今天这场饮宴是不是非常开心?”

然而,庞士元却说:“拿讨伐其他国家当作乐事,算不得仁者的行径,没什么值得开心的。”一句话,扫了主公的兴致。

刘备大怒,回击道:“照你这么说,武王伐纣之后,带领将士进行饮宴并观赏歌舞,这种行为也算不得仁者行径了?亏你说出这番不知天高地厚的话,赶快滚出去。”

庞士元悻悻而去,但刘大耳经此一怒,酒已醒了一半。刘备觉得,自己说的话有点重了,不论如何也不该将爱将赶出营帐。于是,刘备立马吩咐小兵将庞先生请回营帐。

庞士元返回后,坐在原来的位置生闷气,既不说话,又不抬头看主公,闷着头大吃大喝。主公说道:“你觉得,刚才我们的谈话,过错在谁?”

庞士元说道:“你也有错,我也有错。”刘大耳宽宏大量,哈哈大笑几声,表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于是,众将士继续饮宴。

从这段史实来看,庞士元的性子有些古怪,且十分不识抬举。如果他的这种行为是常态的话,放在另一个时空中做出“误入落凤坡”这种事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得不说,罗贯中的先生笔法十分精湛,连改编的水准都如此之高。

不论如何,一个与孔明齐名的人才就这样陨落了。踌躇满志的他,终究没能与诸葛亮一块帮助主公“安天下”,着实遗憾。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21 阅读:37020
评论列表
  • 2021-06-25 12:44

    庞统是在攻城时候被流矢所中,只能说他运气不好,怪不了任何人……作为一个谋士,亲自攻城就是他自己最大的失策

    超电磁炮-杨永信 回复: 挖煤黑户
    怎么可能…… 两军对垒至少相距两百步以上 双方主帅阵前扯着嗓子互相问候父母[笑着哭] 诸葛亮只给司马懿写信送女装羞辱过他
    挖煤黑户 回复:
    诸葛亮后期都上阵骂人了
  • 次才 21
    2021-06-26 23:47

    庞统死哪都叫落凤坡

  • 2021-06-26 12:32

    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刘备两个都得了

    用户10xxx87 回复:
    可安天下,不是可平天下……如果已经统一,以诸葛亮的治国理政才能,安天下不难[笑着哭]
    老高 回复:
    两个王都带不动桃园三坑,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 钧君 12
    2021-06-24 19:11

    本身是一篇小说,里面只要三分真可以七分假的。你何必当真呢?[得瑟]

    打击鸡蛋 回复:
    三国演义不是让你把他当历史看的。
    红旗飘飘 回复:
    反正是死了,这个是真的[得瑟]
  • 2021-06-25 07:13

    罗贯中也没想到,一群人竟然把小说当历史

    徐剑 回复:
    这也是小说最高境界了。都能可以当兵法来研究了。
    四谛 回复:
    最直接例子就是说赵云就拿演义举例,说关羽就要说正史上关羽没杀过文丑、华雄,甚至还有大聪明说正史里关羽杀颜良是偷袭。真的是厉害了。
  • 000001 11
    2021-06-25 11:09

    你娃儿就是在臆想,罗贯中写的是天命难违

  • we2023 11
    2021-06-26 08:00

    罗贯中相当于现在的编剧,谁强谁弱谁好谁坏全凭个人喜好,吃串喝酒凭空捏造。

    嘻嘻哈哈 回复:
    如果只是写历史,三国志在前,还要罗贯中写什么,人家写的小说,是取自历史事件的小说,属于再创作,自以为是的玩意,无知!
    用户95xxx96 回复:
    别人本来就是写的小说啊
  • 2021-06-29 13:12

    庞统死的哪个地方原来可能不叫落凤坡,是因为庞统死在那里,后改为落凤坡。

  • 2021-06-26 07:02

    正史几分真尚且存疑,更何况小说?

  • 2021-06-25 21:36

    庞统比诸葛亮高但可惜命不好!

    打酱油路过的 回复:
    庞统高在哪里?
    打酱油路过的 回复:
    你英语读得多了,但三国演义还未读很多,高的是法正?你真人才,说不定你比法正还高?
  • 2021-06-25 07:36

    小说诸葛亮对庞统有私心?哪里体现得出来?

  • 2021-06-25 13:16

    一山不容二虎

  • 2021-06-25 12:27

    无耻胡扯吧!

  • 2021-06-26 06:41

    不是罗贯中骗你,罗是演义。谁叫你懒不看《三国志》[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 因为刘备没有采纳庞统的上策以最快速度拿下刘璋,选择难度更高的中策。

  • 2021-06-26 16:34

    到底是暗箭,还是流箭?

  • 2021-06-26 22:25

    庞统好像是死于攻城时候的乱战,那个时候形势一面大好,诸葛张飞已经占领了巴西,两面夹击之下,成都唾手可得,运气太差了。

    用户10xxx87 回复:
    庞统死的时候诸葛亮还在荆州呢……[笑着哭]
  • 2021-06-27 13:32

    在三国史无论刘备。诸葛村夫,庞统都是罗贯中个人喜好夸大而巳

    Lee 回复:
    夸大的是猪葛,刘备被削弱了,战绩被手下瓜分完了。
  • 2021-06-29 19:22

    只能说老天爷不帮刘备呀!

  • 2021-06-30 09:55

    昙花一现

  • 2021-07-08 11:46

    演义,什么叫演义。研究历史要看志,记。

  • 2021-07-10 07:39

    水镜我就瞎说说而已,没看说完我就投靠曹操了[得瑟]

  • 2021-06-25 13:23

    怪不得刘备让孝直避箭。

  • 2021-06-25 12:45

    胡思乱想,瞎七搭八[笑着哭]

  • 2021-06-25 22:22

    现在的卧龙凤雏是褒义的吗

  • 2021-06-28 23:54

    本来就是小说,又不是历史,不存在骗!

  • 2021-07-04 14:01

    庞统太狠,有干天和[笑着哭]从取蜀就可看出 法正说,收服他,入主蜀中! 庞统说,弄死他,入主蜀中! 孔明说,你们聊,我去转转! 这就可看出,孔明才能会受限,被道德约束,法正获取最大利益但还有底线,庞统为达目的,底裤都可以不要[呲牙笑]

  • 2021-07-06 15:43

    庞统死在哪里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 2021-07-08 15:32

    大师中埋伏,还是落凤坡,你信吗?[得瑟]

  • 2021-06-28 13:25

    哈哈,你相信小说里的东西?请问你贵庚啊?有史书《三国志》不看,在小说里考证,你幼稚到奇葩

  • 2021-06-30 18:07

    小说本身有主配角之分,正史只有轻重之分,小说是通过虚构包装重点突出主角,而配角也是为衬托主角,正史只反映现实的人物,记录事件的真相,重点就多说,轻的略省

  • 2021-07-07 17:37

    一龙一凤,飞入西川。凤雏落地,卧龙升天。一得一失,当然天数

  • 2021-07-08 19:28

    死了以后,因他死,才叫的落凤坡,一叫一个准。

  • 2021-06-25 12:19

    唉,刘备的谋主死的都太早了。。

  • 2021-06-25 15:53

    事实表明再牛的弟子也比不上自家的厉害,三国最后还是司马家笑到最后。

  • 2021-06-25 15:37

    龙在何需凤 诸葛名言 就你聪明 怎么不去死 于是落凤斩马断魏

  • 2021-06-28 14:29

    唯一一个被小兵箭矢弄死的谋士,垃圾

  • 2021-06-28 23:22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二者皆得,非真龙不能驭,必先亡

  • gggg 1
    2021-06-28 20:06

    总觉得,司马徽在炒作

  • 2021-06-30 12:09

    最可笑得就是过五关斩六将,隔条黄河两军对垒,愣是让关羽绕行一千里

    用户11xxx59 回复:
    那时候一千里,也就现在不到270公里,不算太远
  • 2021-07-06 16:44

    怎么感觉拍电视就是活不过三集那种[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1-07-09 13:54

    罗贯中:我骗谁了?三国志不是在那放着嘛,谁都可以看啊?你管我这小说怎么写

  • 2021-07-12 14:32

    你骗了多少人?

  • 2021-08-07 23:06

    部分根据民间传说所写,或许民间传说是真的,可是进不了正史,譬如写司马家的,写的太黑会被爆头

  • 2021-06-25 18:44

    问题的关键是,罗贯中是明朝人,明朝已经形成了“大将怕犯地名”的说法了所以,罗贯中把庞统写的死在了落凤坡,是给他一个“合理”的死法

    冬瓜王 回复:
    岑彭死在彭亡,早有先例,有时候不信邪不行。
    道友请留步 回复: 冬瓜王
    还有戴笠
  • 2021-06-26 21:40

    还是司马家聪明

  • 2021-07-04 13:14

    你是猪吗?罗贯中骗你?

  • 2021-07-09 22:07

    [呲牙笑]罗贯中:笔给你,你来写

  • 2021-07-11 11:02

    诸葛:老庞你死在落凤坡[笑着哭]。庞统:你呀本事挺大怎么算不出死在五丈原[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