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朝鲜谷山大炮首次遭到乌军打击

国际工程贸易资讯 2025-02-19 10:39:22

乌克兰军队近期通过无人机精准投送弹药,成功打击了俄罗斯前线一侧部署的朝鲜M-1989谷山170毫米自行榴弹炮,这一战果尤为显著。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战斗镜头,为此次交战提供了首个直观的视觉证据,生动捕捉了乌克兰与俄罗斯持续冲突中战场上那惊心动魄的瞬间。

此事件不仅揭示了战争日益国际化的趋势,更将朝鲜军事装备直接卷入了冲突漩涡,预示着俄罗斯与平壤之间或将展开更为紧密的军事合作。

乌克兰军队运用无人机实施精确打击,彰显了战争形态的不断演进,其中,技术在决定战场胜负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

M-1989谷山,这款朝鲜研制的强大自行火炮系统,早已引起全球军事分析家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因庞大的体型引人瞩目,更因其深远的战略意义而备受瞩目。

该武器系统以其超远的射程著称,由M-1978谷山升级而来,旨在提升机动性和机载弹药储存能力,这对于现代战争环境而言至关重要。M-1989谷山搭载于经过改良的苏联时代ATS-59火炮拖拉机底盘之上,在作战区域典型的崎岖地形中展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和机动性。这款履带式车辆重达40吨,公路行驶速度可达50公里/小时,尽管其作战范围受到重型结构的限制,但更侧重于从后方位置提供强大的火炮支援,而非快速部署。

火炮配备了一门罕见的170毫米滑膛炮,这一独特口径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威力。该炮采用向右开启的螺旋式后膛机构,左侧设有装填托盘,考虑到炮弹的重量,可能辅以动力夯锤进行装填。

谷山的炮管配备了多槽炮口制动器,以应对强大装药产生的巨大后坐力,但遗憾的是,它并未配备排烟器,这无疑是现代战争中提升乘员舒适度的一项缺失。M-1989型相较于M-1978型,一个显著的改进在于其机载存储了12发弹药,无需单独的弹药运输车辆,从而实现了更快速的重新装填,降低了对后勤的依赖,提高了作战效率。

该系统的射程令人叹为观止,标准炮弹可达40公里,而火箭辅助弹丸更是将其射程延伸至约60公里。这一能力使得谷山大炮成为反炮兵行动和战略打击的关键力量,尤其擅长攻击敌后方的固定阵地或基础设施。

然而,谷山大炮亦非尽善尽美。其射速明显偏慢,据估算,每五分钟仅能发射一至两发炮弹,与现代火炮系统每分钟可发射多发炮弹的能力相比,显然处于劣势。此外,它缺乏装甲上层建筑,使乘员易受弹片和直接火力的威胁,在反炮兵火力密集的争议地区,这无疑构成了重大风险。

M-1989谷山大炮已在朝鲜以外地区崭露头角,尤其是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利用其远程能力实施战略轰炸,大显神威。近期,有报道和目击证据表明,这些系统正通过俄罗斯转运,暗示在乌克兰持续冲突的背景下,这些系统正被转让以增强俄罗斯的炮兵实力。

然而,使用170毫米这一独特口径可能会带来后勤方面的挑战,因为俄罗斯火炮传统上使用152毫米或203毫米口径,需要特定的弹药供应链来支持。

在设备配置方面,M-1989谷山大炮配备了用于间接火力瞄准的基本光学瞄准系统,但缺乏现代设计中常见的先进数字或计算机化火控系统。这种对手动或半手动系统的依赖,可能会限制其在需要快速、精确定位情况下的作战效能。该车辆还为乘员提供了核、生物、化学防护能力,考虑到潜在战争场景中可能涉及的非常规威胁,这一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谷山大炮设计起源的叙述,至今仍笼罩在神秘之中。有推测认为,它可能基于德国二战时期的17厘米滑雪人(Kanone) 18,或是从同一时期的苏联或日本海岸炮改编而来,但确凿的证据依然难以寻觅。朝鲜军事发展的隐秘性,使得这些猜测只能停留在推测层面,而非基于具体的历史数据。

综上所述,尽管M-1989谷山以其显著的射程优势展现出磅礴的气势,但其作战性能上的局限,特别是在射速和乘员脆弱性方面,凸显出其设计理念仍深深植根于大规模炮击时代,而非现代交战所追求的精度和速度。

该火炮系统在近期冲突中的部署,表明受制裁或无法使用更先进系统的国家,正做出战略选择,旨在通过射程优势产生战略影响。然而,将这些系统改编并融入外国军事理论,如俄罗斯的军事理论,仍将是军事分析家跟踪战争战术和技术演变的重要兴趣点。

2 阅读:272

国际工程贸易资讯

简介:主要介绍国际工程、贸易方面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