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人必看:仲裁委不是法院,这些关键点让你不再被忽悠!

叮大大聊债见 2025-04-24 00:07:51

最近发现有好多负债的朋友在不停地吐槽。他们说接到了“南P仲裁委员会”以及“中W仲裁委员会”的电话整个人顿时慌了起来,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特别害怕下一秒自己的资产就会被冻结!别紧张!今天我们就如同唠家常般,将仲裁委员会的权限、流程以及应对方法讲解得十分清楚,明明白白,让你能够彻底摆脱被“忽悠”而产生的焦虑!

仲裁委员会:民间“和事佬”,没执法权!

仲裁委员会究竟是干些什么的呢?简单来讲,它就是专门用来解决民商事纠纷的一个机构。比如说你与朋友合伙做生意的时候产生了矛盾,又或者借贷双方在还款方面存在着争议,这时就能够找它来充当“裁判”。不过它和法院可不是完全相同的,属于“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直白点儿讲就是,双方自愿去寻找第三方来进行裁决,而不是直接进入打官司的流程。

这里面有个关键知识点,一定要记住:仲裁委员会,根本没有执法权!它就像是,足球场上的那个裁判,只能去判定,谁输谁赢,不过却不能够,直接地没收你的财产。就算它做出了裁决,想要冻结你的账户、查封财产,必须得由法院出手!现实中很多人一听到“仲裁”这两个字,就下意识地认为它和法院一样具备强制力,结果被催收利用这种心理来进行恐吓。其实冻结账户的权力始终牢牢地掌控在法院手中,而仲裁委仅仅只是负责“裁判”其执行必须依靠法院!

账户冻结之谜:仲裁委没这权限,但有“间接招”

仲裁委员会,能直接冻结你的账户吗?答案是:绝对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掉以轻心,由于它拥有两个“间接招数”,或许会对你的账户产生影响。

第一点说的是在仲裁过程当中,跟财产保全有关的那些事儿。要是到了仲裁这个阶段,对方把财产保全的请求给交上来了,那就跟提前给法院“递材料”差不多。只要法院审查完同意了,那你的账户很可能就会被冻住。我有个朋友,就在仲裁那段时间,对方提了财产保全的申请,等他一醒过来,就发现微信零钱被冻结了,差点儿连打车的钱都掏不出来。

第二个是裁决生效之后的法院强制执行。当仲裁裁决生效之时,对方携带着裁决书前往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这个时候,你的银行卡、微信以及支付宝才切实存在被冻结的风险。曾有一位大哥收到仲裁裁决后并未予以重视,不过在某一天去超市购物付款之际,才发觉所有账户皆已被冻结,那情形之尴尬,简直恨不得能找到一条地缝钻进去!

搞清楚这些门道,下次接到仲裁委电话就不会再慌了。先检查合同里有没有仲裁协议,再收集利息过高、暴力催收等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就算真被仲裁,只要裁决没生效、法院没介入,咱们就还有争取的空间!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评论区分享出来,咱们一起出谋划策,再也不当被仲裁电话吓住的“小绵羊”!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