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这玩意儿该被封存了,谁还拿它当模范,真是开倒车!”老话说得好,“萝卜快了不洗泥”,可有些东西,泥巴多了,真就难以下咽。
今天咱们就聊聊一个争议颇大的艺术形式——样板戏。
这种在特殊年代诞生的“戏剧怪胎”,曾经风靡全国,甚至成为了文艺的“模范生”。
可如今人们在回过头来看它,争议就跟着来了。
是艺术的巅峰,还是被政治绑架的工具?到底它有多少价值,又有多少瑕疵?咱们一件件掰开揉碎了聊。
一、什么是样板戏?又是如何兴起的?要说样板戏是怎么来的,这还得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说起。
那会儿延安掀起了一场戏剧改革运动,戏剧家们开始琢磨着怎么让戏剧更“接地气”。
旧京剧唱的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于是有人想改改,把目光转向劳动人民,创作一些“新京剧”。
这种新京剧的雏形,后来就成了样板戏的“远房亲戚”。
到了1966年,《人民日报》第一次提出了“革命现代样板戏”的概念。
把京剧《红灯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列为样板戏的代表作。
从那以后,样板戏开始大张旗鼓地推广,成了文艺界的“头号红人”。
它的特点很鲜明:高亢的语调、单一的主题、大无畏的革命英雄形象。
这种戏剧形式的核心思想是“三突出”,也就是“在所有角色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简单就是要让“好人”闪闪发光,让“坏人”一黑到底。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样板戏的价值逐渐被重新审视。
二、样板戏为何让人觉得单一?样板戏的主角几乎全是“高大全”的无产阶级英雄。
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故事的结局永远是战胜了“反派”。
但问题来了,这种“百分之百的好人打倒百分之百的坏人”的故事,听一次还新鲜,听多了就腻了。
就像吃饭天天吃白馒头,没个荤腥调剂,谁受得了?
就如《红灯记》里的李玉和,是典型的革命英雄。他坚定、勇敢,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生命。
但他身上几乎没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你很难想象他会有软弱、犹豫或者个人的小情感。这种“模板化”的人物塑造,让观众很难产生共鸣。
瞿秋白早就说过,过于简单化的艺术形式,不仅让人审美疲劳,还容易让人“假装感动”。
三、样板戏昙花一现是必然的样板戏的走红有它的时代背景。
那个年代文艺被赋予了政治任务,样板戏成了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的工具。
而它之所以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简化了传统京剧的表现形式。
传统京剧的唱腔复杂、语言文绉绉,而样板戏更生活化、口语化。
再加上芭蕾、交响乐这些新鲜元素的加入,样板戏一度成了“全民偶像”。
但问题是这种强烈的政治色彩,注定了它只能“短跑”,而难以“长青”。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样板戏的兴趣迅速减退。
它的故事内容、精神内核,逐渐与现实脱节,成了“过时的老古董”。
四、样板戏的优点和不足其实样板戏并非一无是处,它确实推动了戏剧的现代化,用更加直白、通俗的方式拉近了戏剧与普通人的距离。
《红色娘子军》中的芭蕾舞表演,把西方艺术形式融入到了中国故事中,开创了戏剧艺术的新尝试。
但它的问题也很明显。
内容单一、情节模式化是硬伤,情感表达的缺失更是致命。
样板戏崇尚“高大上”的精神,却忽略了“人味儿”。没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再高亢的语调、再激烈的斗争,也很难真正打动人心。
更重要的是,样板戏的价值观过于“非黑即白”,让人感到不真实。
生活中哪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这样的艺术形式,注定只能成为时代的产物,而难以长久流传。
【结语】说到底样板戏的命运早就注定了。
一方面它是特殊年代的“高光时刻”,用现代艺术形式推动了戏剧的改革
另一方面,它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尤其是脱离现实、缺乏情感的缺陷,让它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被淘汰。
但咱们不能一棒子打死样板戏。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它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确实给后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启发。
样板戏就像一件老古董,不适合拿出来天天用,但偶尔翻出来看看,还是能发现它的美学价值。
咱们评价它的时候,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一味吹捧。毕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价值观。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