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大同、长治、阳泉、晋城、朔州、晋中)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古为并州地;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
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太原,即大平原(古“大”与“太”通用)。《诗经》、《尚书》、《左传》等典籍中的“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中,的大原皆如此。“太原”作为地名称谓,出现于春秋以后。战国时,太原作为赵地,都晋阳。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将“蒙骜攻赵,定太原”,次年“初置太原郡”。治所晋阳,为太原置郡之始。宋、金、元、明、清时期,“太原”广义上指太原府,狭义则专指在唐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原城。民国16年(1927年),设立太原市。又称并州,晋阳,龙城。
小店区,因小店村而得名。村落形成于北宋初年,宋毁晋阳城后,该地成为新建的平晋现成向西通往晋阳故城之汾河渡口要的。初有小片客栈,后商贾汇集成村。因店小且多,故称小店。明嘉靖《太原县志》载:“小店堡,本永安堡,乃四达道也。”1954年,太原市第四区改成小店区,区政府驻小店村。1970年,太原市郊区划分为南、北郊区,南郊区政府驻小店镇。1997年太原市调整小区行政区划,将原南郊区改为小店区。
迎泽区,因迎泽门而名。明洪武年间,扩建太原城,迎泽门(又称大南门)为八大城门之一。太原解放后,在大南门外修建了迎泽大街、迎泽公园、迎泽宾馆等。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迎泽”为名将原南城区改为迎泽区。
杏花岭区,因明晋王府花园而名。明洪武年间,这里是晋王府的花园,多植杏树,且地势较高,故名“杏花岭”。太原解放后,境内建有杏花岭街,设有杏花岭办事处等。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杏花岭”为名将原北城区改为杏花岭区。
尖草坪区,很久以前,该地区大量生长着一种尖且带刺的花草,故名尖草坪。太原解放后,境内建有尖草坪街、尖草坪立交桥,设有尖草坪办事处等。“尖草坪”一词也已经超过了原来的范围,泛指以太钢为中心的周边地区。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尖草坪”为名将原北郊区改为尖草坪区。很久以前,该地区大量生长着一种尖且带刺的花草,故名尖草坪。太原解放后,境内建有尖草坪街、尖草坪立交桥,设有尖草坪办事处等。“尖草坪”一词也已经超过了原来的范围,泛指以太钢为中心的周边地区。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尖草坪”为名将原北郊区改为尖草坪区。
万柏林区,因柏树林而名。太原解放前,当地居民在此大量种植柏树,因数量众多,故称“万柏林”。1954年,太原市第五区改称万柏林区。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万柏林”为名将原河西区改为万柏林区。
晋源区,因晋水而名。地处晋水源头,故名晋源。古记“夑父迁晋水之旁”,而唐国改称晋,含唐晋始源之意。1947年,设晋源县。1954年,太原市第六区改称晋源区。1997年,太原市调整辖区行政区划,以“晋源”为名设晋源区。
古交市,原称交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在此置交城县。唐武后天授二年(691年),移县治于山南却波村,此地遂称故交城,简称故交、故、古词义相同,渐演变为古交。清为古交镇,1958年,成立古交矿工区,1988年改称古交市。
清徐县,由清源县和徐沟县两县首字合并而名。清源,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清源水而名。民国5年(1916年)废清源县并入徐沟县,原县治改为清源镇,次年复制清源县。徐沟,因金水、嶑峪二河汇流徐徐而下,涨冲喂沟,其城以旧沟为限而筑,故名徐沟。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置徐沟县。1952年清源县与徐沟县个兵,取两县首字为清徐县,属榆次专区。1958年,清徐县划归太原市管辖。
阳曲县,汉置阳曲县,在今定襄县境内。《二十五史补编 汉书地理志补志》载:“应劭曰:河千里一曲,县当其阳,故名阳曲也”。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将阳曲县治所移至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隋开皇六年(586年),隋文帝杨坚恶阳曲之“曲”,改为阳直县。后又复称阳曲县。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阳曲县治所移于太原城西郭外。金天会年间移于太原府城内,阳曲县成为山西首县,史称“三晋首邑”。
娄烦县,以古代楼烦部落得名。历史上曾有过娄烦国、娄烦郡、娄烦监、娄烦县等行政建置,但治所大都不在今境内。其作为今娄烦特定的地名称谓,当始于唐。唐龙纪元年(889年)置娄烦县。之后,时废时置。明初废县为镇,入静乐县。1971年,重置娄烦县,属吕梁地区。1972年,娄烦县划归太原市管辖。
大同,隋开皇年间,为防止突厥进攻,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建大同城,意为“天下大同”。唐末,随沙陀人内徙 ,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又称云中,平城。
大同市城区,1949年5月2日,大同和平解放,改县为市,城区为市的一部分,称城内。初设四个区,1950年改为三个区,1952年城内只设两个区:一区辖东北隅、西北隅、北关;二区辖东南隅、西南隅、南关、东关;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1954年2月,城内一、二区合并,成立大同市市区,同年4月改为大同市城区。
大同市矿区,1950年3月大同市设立口泉矿区办事处。1951年4月改名为口泉矿区人民政府。1955年口泉矿区改称为口泉区。1966年5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划出,成立郊区,口泉区转以城镇工作为中心。1970年10月,由口泉区划出,成立大同市矿区。
南郊区,1950年3月大同市设立口泉矿区办事处。1951年4月改名为口泉矿区人民政府。1955年口泉矿区改称为口泉区。1966年5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划出,成立郊区,1970年10月撤销郊区,正式成立南郊区。
新荣区,建国初期,本区分属大同市和左云县,归属察哈尔省。1958年,除郭家窑、东胜庄、破鲁三个乡外,其余区域划归大同市郊区。1960年属古城区。1964年,复归大同县管辖。1970年,在今新荣村西成立大同市北郊区。1972年4月,因所在地村名改名为新荣区。
大同县,县名由来之意同“大同市”。1949年5月大同解放,东、西大同县合并,属察哈尔省雁北地区。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地区。1954年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1958年归属大同市称大郊区,1960年原大同县划为古城区。1965年恢复大同县建制,归雁北专署。1993年7月1日,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归属大同市。大同县行政中心自古以来一直在市区,1971年迁到西坪镇。
阳高县,汉置高柳县,后为恒州高柳郡,领高柳、安阳二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三十一年(1398年)在今址筑城,因城在洋河之畔而谐名阳和城;宣德元年(1426年)移高山卫同治,又置阳和通判。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高山合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为县,为阳高县名之始。
天镇县,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唐置天城军,辽、金、元相继为天成县,明初(1368年)改立天成卫;洪熙元年(1425年)兼置镇虏卫。清顺治三年(1646年)并天成、镇虏二卫为天镇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天镇县。又称边城。
浑源县,西汉置崞县、平舒二县,分属雁门郡和代郡,两县合并为崞县,属恒山郡。东汉建武年间,废崞县,置常山关(常山即恒山,因避文帝刘恒讳改名)。三国时,曹魏复置崞县。北魏置崞山县,隶司州,为京畿内地。唐初为云州属地,后析置浑源县,因地处浑河之源而得名。又称浑州、恒阴县、崞县、崞山县。
灵丘县,灵丘之名,战国时就已出现,以赵武灵王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设置灵丘县,属幽州代郡。东汉属中山国,后废。北魏复置灵丘郡,属司州。
广灵县,战国时为平舒邑,属赵国。秦属代郡。西汉始置平舒县,隶属幽州代郡。辽统和十三年(995年)置广灵县,因县西15公里处有广灵泉而得名。
左云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镇朔卫。永乐七年(1409年)改名左卫。正统十四年(1449年)把长城外的云川卫并入,称左云川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撤卫设县,称左云县。
长治,古称上党,据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战国时韩首置上党郡,南北朝改为潞州,明嘉靖八年(1529年)改称潞安府,并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由此而得名。辖两区一市十县。
长治市城区,1946年建长治市,1950改为工矿区,1952年复改为长治市,1975年长治市复为省辖市,同时成立城、郊两区,1976年,城区正式建为县级区。
长治市郊区,1946年建长治市,1950改为工矿区,1952年复改为长治市,1975年长治市复为省辖市,同时成立城、郊两区,1976年,郊区正式建为县级区。
长治县,春秋为赤狄潞氏地,属晋。战国时为韩国别都,属上党郡,汉为壶关之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壶关置上党县。明嘉靖八年(1529年)潞州升为潞安府,置附郭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
潞城市,黄帝时期就有炎帝的后裔参卢受封于今潞城市一带,建立了潞国。商代武丁以后,商王朝与西北部的鬼方、土方等邦国的战争时有发生,这些邦国都分布在山西南部,其中鬼方的一支西落鬼戎,就活动在今潞城市一带。先秦史专家认为“落”即“潞”,此为潞国之潞意由来。商属微子封地,称微子国。西周称潞。春秋时为潞子婴儿国。汉置潞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潞城县。唐天佑二年(905年)改为璐子县。五代复称潞城县。1994年撤县建市。
屯留县,起于周朝,屯留东部谓之留吁,西部是徐吾氏地。春秋时,留吁、徐吾均并入晋国,留吁又称为纯留。战国时纯留改称屯留,徐吾改为余吾,均属韩国,汉置屯留、余吾两县,东汉余吾并入屯留。
长子县,相传是上古尧帝长子丹朱的封邑,因此而得名。秦汉两代置长子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曾易名为寄氏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复为长子县。
壶关县,因县城北有百谷山(今名老顶山),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中间空断,山形似壶,且以壶口为关,因而得名“壶关”。西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置壶关县。
平顺县,明称青羊里,属潞城县,嘉靖三年(1524年)爆发了陈卿农民起义,起义平息后,为加强对青羊里农民的统治,嘉靖八年(1529年)割黎城、潞城、壶关地“三十一里”,在陈卿起义的腹地青羊里设立县治,因取“平息贼寇,顺乎人意”之意命名“平顺县”。
黎城县,春秋时为黎侯国。汉、三国、两晋为潞县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废潞城县,置刈陵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黎城县。
襄垣县,因战国时赵襄子筑城于此而得名。西汉置襄垣县。北魏为襄垣郡。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襄垣郡为韩州,因而又有“古韩”之称。
武乡县,因境内有武山和武乡水而得名。西汉置涅氏县,东汉改为涅县。西晋武帝泰始年间,涅县分为武乡、轑阳、涅三县。此为武乡县名之始。
沁县,春秋县境为赤狄所居,汉始称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沁州,因沁河在沁州境内而得名,明洪武年间沁州领武乡、沁源两县,清沿明制仍称沁州。1911年废州改县,始称沁县,县因州名。
沁源县,西汉始设县治,名谷远县,属上党郡。新莽时改为谷近县,东汉复名谷远县。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528年),因沁河发源于县境西北部的二郎神沟,定名沁源县。
阳泉,阳泉地名的形成与此地特有的“漾泉”自然现象及其自然环境有关,起先为村名,后用作火车站名、镇名,1947年5月成为市名。清光绪版《平定州志》记载:阳泉,在州西十五里,泉源有五,皆自平地涌出,本名漾泉,讹为阳云。阳泉村立村不晚于北宋,随着村民人口逐步增多,一村变成了“大阳泉”、“小阳泉”两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太铁路通至小阳泉村域并设车站,取名“阳泉站”,渐渐形成了以车站为中心的工商、军事重镇“阳泉镇”。1947年5月,阳泉市正式建立,成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第一座人民城市。辖三区两县。
阳泉市城区,1952年置第一区,1956年改站上区,因阳泉市火车站得名,1957年与荫营区合并为郊区,1958年改置站上公社,1963年复改站上区,1969年更名为城区。
阳泉市矿区,1980年,由过去阳泉矿务局政企合一建置改为行政建置,成为矿区。
阳泉市郊区,1952年置第二区,1956年改荫营区,1957年与站上区合并为郊区,1958年平定县、郊区合并仍称阳泉市郊区,1961年,撤销阳泉市郊区,设市直人民公社,1963年恢复荫营区,1969年改称阳泉市郊区。
平定县,西汉置上艾县,北魏曾改称石艾县,唐天宝元年(724年)更名广阳县。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于此建平定军;四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清光绪版《平定州志》记载:“宋太祖征河东首下之,置平定军,属镇州。”以“平定”名之,寓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见《诗经·大雅·江汉》)之意。
盂县,盂县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原仇县。隋大业二年(606年)更名为盂县,因县城四周高、中间低,其状如盂,故名。明代山西提学沈钟在《题盂城》诗中,曾用“三里孤城四面山”描写盂城地貌。
晋城,古称泽州。周代为晋国之地。公元前376年,魏、赵、韩三家分晋,迁晋静公于端氏,奉祀于高都,晋城因晋君奉祀于此而得名。1983年晋城县改设晋城市(县级)。1985年撤销晋东南地区,晋城市升为地级市。辖一区一市四县。
晋城市城区,1985年,晋城市升为地级市,原辖分置城区、郊区(今泽州县),为城市建置之始。
泽州县,秦汉时置高都县、阳阿县、高都郡。北魏时属建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因建州在获泽河旁,改为泽州。唐武德三年(620年)始称晋城县,后数易其名,或称晋城、丹州。1985年,晋城市升为地级市,原辖分置城区、郊区,1996年撤销郊区改设泽州县。
高平市,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置高平县,因境内周围环山、中部为平地而得名。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高平县为平高县。北齐末复为高平县,1994年撤县建市。
阳城县,古称濩泽,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濩泽县为阳城县,因县城所在地阳陵驿为阳阿故城而得名。阳阿故城南临壑山,地势高峻,如《尔雅·释地》所云:“大陵日阿”,阳泉水且此流经,故称为阳河,又称阳陵。
陵川县,周属晋国,秦属上党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割高平地置陵川县,县因山川名。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晋城县,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复置陵川县。
沁水县,秦汉时置端氏县。北齐时,改为永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沁水县,因境内沁河纵贯而得名。
朔州:“朔”作为地名,指地之北端,国之边陲,处于两国交界的地方。北齐天保六年于马邑西南47公里筑新城置朔州,八年移于马邑故城,即现在的朔州城,自此以后历经几千年,朔州地名与置地相对固定。1989年设立朔州市。辖两区四县。又称朔、马邑。
朔城区,“朔”意同“朔州”之“朔”。尧时为冀州之域,舜时属并州,夏归荤粥(薰鬻),商属土方,西周属北戎,春秋时为北狄所据,战国时为赵国所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筑成马邑县。北齐设朔州延续到明清,民国初设朔县。朔州市1989年成立后,朔县更名为朔城区。
平鲁区,明置平虏卫,清为平鲁县。1958年平鲁和朔县合并统称为朔县,1961年恢复平鲁县,1989年平鲁县撤销改设平鲁区。
山阴县,春秋为代国地。战国属赵。秦属雁门郡。隋为神武县地,属马邑郡。唐为马邑县地,属朔州。辽置河阴县,金大定七年(1167年)更名为山阴县,因位于恒山余支翠微山的阴坡而得名。
怀仁县,春秋属代。战国属赵。秦汉属雁门郡。隋为云内县地。唐为云中县地。辽置怀仁县,因后唐武皇李克用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会盟云州之东城,有“怀想仁人”之义,取其意而得名。
应县,唐为马邑县地,唐末置应州,民国元年改为应县,因境内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城当其间而得名。
右玉县,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1409年)复设大同右卫;正统年间又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称右玉林卫。清初为右玉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右玉县。
晋中,1949年8月设置榆次专区,因为于山西中部,1958年11月改称晋中专区,1968年9月起称晋中地区,1999年9月改设地级晋中市,辖一区一市九县。又称榆次。
榆次区,春秋时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后世为了纪念炎帝榆罔,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边缘地带叫榆次。北魏、北齐曾两度易名为中都县。公园979年。宋太宗灭北汉,毁晋阳城,新置并州于榆次。越三年,复迁唐明镇,榆次复县制。以后历代县名不改。1958年,设县级榆次市。1999年,改成榆次区。又称涂水、魏榆、晋中。
太谷县,春秋时属晋,周襄王时,晋侯以此地赐大夫阳处父为食邑,时有阳邑之称。西汉时设置阳邑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地处太行山谷,该县名为太谷。
祁县,祁县因古有“昭余祁泽薮”(长杂草的积水地带)得名。春秋时属晋,晋平公二年将祁地赐给大夫祁奚作食邑。战国时祁地属赵。西汉设置祁县。新莽时,祁县一度改称示县。东汉复祁县名。北齐天宝七年废祁县。隋开皇十年重置祁县,属并州。唐武德三年于太谷县置太州,祁县属太州。六年废太州,仍属并州,宋属太原府。金改称祈县,属并州。元仍名祁县,属太原路。
平遥县,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汉时平遥为京陵、中都二县及邬县地。西汉时,置平陶县。北魏太武帝时,中都县迁往榆次,平陶县来治,治所迁京陵村,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平陶为平遥,京陵县亦同时废入平遥县。从此。平遥县名一直沿用。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清世县,大业初年废,历代平遥县基本属汾州管辖。
介休市,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历史上先后东部设置邬县,西部设置平周邑,秦始皇设郡县,城区设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时期一度设介休郡、介州。
灵石县,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汾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昌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
榆社县,春秋时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后世为了纪念炎帝榆罔,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边缘地带叫榆次。南朝时为箕子的子爵国,国名“箕”。周朝属并州。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汉置涅氏县。晋析涅氏县分置武乡县,榆社属之,隋开皇十六年析武乡县分置榆社县。
左权县,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属涅氏县。东汉末年,因由轑河水(清漳河西源)流过,始置轑(lao)河县,属上党郡。西晋改轑阳县,属乐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并入县乡,孝昌二年(526年)复置县并改名辽阳。北齐并入梁榆县(今和顺县)。隋开皇十年(590年)以县西北辽山为名,改为辽山县。1942年9月18日,为纪念在辽县麻田壮烈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和顺县,北齐置梁榆县,因境内有梁榆河而得名。隋开皇十年(590年)更名为和顺县,以县东北有和顺故城而得名。“和顺”之意来自于石勒与李阳争沤麻池后又和解的离石故事:石勒称帝后很注意笼络民心,礼贤下士,特意把家乡的亲朋故旧召到襄国去作客,当发现过去和他争夺沤麻池多次争斗的李阳没来时,就说:“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天下,宁仇匹夫乎?”李阳听说后赶忙前往请罪,石勒笑道:“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后又特赐李阳住宅一所,并拜为参军都尉。“和顺”一名是对石勒治国方略的积极评价。
昔阳县,春秋属晋,西汉置沾县。金大定二年(1162年)设平定州。1914年改称昔阳县。《元和郡县志》中“昔阳故城,一名夕阳城”。援引《尔雅》:“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的解释,“昔阳”乃因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又称乐阳。
寿阳县,西晋太康年间置寿阳,因地处寿水之阳而得名,属乐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寿阳迁大陵城(今文水县),并改名受县。隋开皇十年(590年)于寿阳故城再置受阳县,属并州。唐武德六年(623年)置受州于县城,受阳县属之。贞观八年(634年)废受州后,仍属并州。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受阳为寿阳。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资料搜集校正不易,欢迎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太原市6城区命名迎泽,杏花岭,万柏林,晋源,还是很好的。尖草坪和小店感觉不到晋阳古韵。
期待河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