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黄大嫂

文在雪海泛舟过 2024-03-20 09:09:08

1958年夏天,在福建的一个重工业基地—三明钢铁厂,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晋江县龟湖乡农业社里有个生产模范—黄素芬。她不仅自己劳动好,而且还能把全组团结的像一个人一样,所以很受大家爱戴,大家都亲热地称她“好大嫂”。

黄大嫂在庄稼活上是个能手,回家又帮着做家务事,刘大娘看她在田里忙了一天,就心疼地说:“刚回来,累了吧,快去歇歇。”她们婆媳俩相处得比亲母女还亲哩。

一天晚上,社里开大会,大院前的汽灯照得铮明透亮,人们把院子挤得满满的。社长正在激动地念“福建日报”:“三明钢铁厂年内动工兴建,年底出钢······”社员们都乐得象心花朵朵绽开了似的。

社长说:“现在需要一批民工去支持三钢的建设,这是一个光荣的任务,志愿去的人,到这里来报名:

社长的话刚说完,许多社员一涌而上,把社长团团围住,问长问短,几个千部忙着把大家的名字记下来。报上名的小伙子,乐得蹦着嚷着,会场沸腾了起来。

社展正跟一个老大爷谈话,却突然听得有人大声也问道“要不要女民工?”

社长猛抬头,见是黄大嫂向他走来,他说:“工业建设当然也要女民工参加,”说到这里,顿了顿,犹疑地:“只是你家里······”

黄大嫂坚决地说:“社长,让我去三钢参加祖国的工业建设,我一定完成任务。”说完也没等社长答话,就像一阵风似的跑回家去。

一路上,黄大嫂的心通通的直跳,想到自己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流一把汗,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

她一脚踩进篱笆门,瞥见窗纸上映出的婆婆抱着孩子的身影,一双脚倏地象生了根似的不动了。“怎么能把四个孩子留给年迈的婆婆哩?再说孩子他爹又没人照应······”

想着,想着,她低着头走进了家门。孩子看见妈妈,一个个从被窝里跳起来,刘大娘装出生气的样子:“劝了半天,咋又开啦?”

孩子们又乖乖地躺在床铺上,不久都睡着了,黄大嫂抱着最小的兜子,幸福地笑了。

黄大嫂把孩子放在床上,她瞅着孩子可爱的小脸庞,心上的疙瘩,便她的眉头陡地紧锁着:“如果不是孩子拖着······”刘大娘看在眼里,却着了慌,以为她身体不舒服。

她想了想,就把社长动员的话,向婆婆说了一遍。

刘大娘听了,张着掉光了牙的嘴巴,咯咯地笑了起来:“自从来了共产党,咱们福建交上了好运啰,刚修了铁路,现在又盖钢铁厂。”

黄大嫂见婆婆高兴,就接着说:“有了钢铁,很快就要有拖拉机了。”

老人家抚摸着甜睡中的小孙孙,瞥见墙上毛主席的画象,仿佛有股暖流注入心房,无限感激地说:“这都是毛主席带来的呀,等宝宝都长大,日子就过得更舒畅啰。”

黄大嫂觉得要乘热打铁,就大胆地说出去三钢的决心,拜且说:“这是党的号召,我们要坚决响应。”

大娘吃了一惊,摇着头不同意,还说:“出远门这是男人的事,咱们妇女还是留在家里种地,再说,你舍得掉下一家的老小?”

“我们不能只看见自己的小家庭啊,我们要建设共产主义的大家庭······”黄大嫂拉着娘的手,把道理细细的谈。大娘没奈何地答应:“我也不是老顽固,你自己跟阿成商量着办吧。”

刘大娘躺在床上,背脊上象有针刺着似的,怎么也睡不着,老花眼定定的疑望着屋梁出神!

半夜,听得门吱的一声开了,刘大娘知道是兜子回来,就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门,一把拉着儿子的胳膊往门外走。

刘成愕愕地跟娘走,怔了半响:“娘,你这是干吆呀?”大娘却反问一句:“你媳妇已经报名去三钢,你知道吗?”

刘成呵的一声,这时才闹明白,但却装作不明白,故意大声问道:“是怎么回事呀?”大娘焦急的直跺脚,低声说:“唉,你还蒙在鼓里哩,快劝她别夫啦那兜 是文干的 活?”

黄大嫂闪在门背后,听得一清二楚,心里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又仿佛等待判决似的。

刘成噗哧一笑才说:“娘,刚才社长都告诉我了。”大娘说:“那你还不去劝劝她,瞧她那付身架,去那么远的地方,能吃得消吗?”

刘成扶着娘的肩膀,说道:“娘,现在大跃进,到处都需要人,我同意素芬去三明参加建设。”

黄大嫂高兴的从门后出来,大步地跨出门坎,心里是那么激动,紧紧地捏住丈夫的手。大娘一听此话,双眉拧成了疙瘩,焦急地也拉着兜子的一只手。

刘成看看素芬,又看看娘,说:“建钢跌厂是为了社会主义,我能不答应吗?”

刘大娘低着头,默默地走进大门,心想:“我真成了老落后,尽拖人家的后腿啦。”这边夫妇二人却以为娘不高兴,相视一眼,也默默地跟在后面进了大门。

室内的灯光,摇晃晃地照着大娘忧愁的脸,黄大嫂不安地叫声:“娘”,就被大娘截住了话头,说:“素芬不是我不让你去,只是怕你的身体······”

黄大嫂挨着婆婆坐下,要大娘摸摸她那结实的胳膊,请她老人家不必惦挂。

想了一个夜晚,刘大娘思想也搞通了,第二天就幇着媳妇收拾行李,可心里还象打了个结似的难受。

途中,大家热烈地谈论着三钢,黄大嫂幻想着在三钢的情景:高大的厂房,林立的烟囱,就象她在画报上看到工厂的图片那样。

坐了二天的火车,一下火车,黄大嫂就张着一对明亮的大眼,四处张望着,却什么也没看到,只见一片未开拓的荒野。中队的指导员老赵从她身労经过,黄大嫂一把将他拉住。

老赵微笑地看了她一眼,用手指着远方说:“怎么你看不见,这些就是工厂。黄大嫂顺着他的手望去,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夕阳西下,把群山也镀上耀眼的金光。

这时许多民工也围上来,贪婪地到处搜寻着,大家也没看见工厂,指导员这才笑着说:是的,现在还是一片荒野,但是,我们要在这里,把落后的山区建设成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那时这里到处是工厂。”

老赵说完问大家有没有信心,黄大嫂和大家众口一声地说:“只要有党的领导,我们就有信心。”

八月,烈日炎炎,晒得每个人汗如雨下,黄大嫂挑着满筐的泥土,却象飞一样地跑着,还一边鼓动大家:“同志们,加油干呐!”

吹哨子休息的时候,她就和几个干部一起开现场会议,发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

开完现场会议,她就先挑着担于走了,同志们劝她憩一憩,她说:咱妇女跑得慢,要不先挑几担,可就要落在你们的后面啦。”

一天,大家在打夯,工地上一片打夯歌声,此起彼落,黄大嫂那组唱得最嘹亮,石夯举得高高的,打的地又平整又结实。

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吹起了沙土,漫天飞舞,到处白茫茫的一片,接着,大雨就倾盆般地下起来。大家放下工具就往工棚里跑去。

屋外,大雨还在不停地下着,黄大嫂望着昏黯的天空,脸上也罩上了愁云。她想起了工区党委书记在开大会时说的话:“如果土方工程不完成,高炉就不能竖起来,元旦就不能出钢。”

想到这里,黄大嫂冒着风雨奔出工棚,两个干部追上来,她说“咱们冒雨干去吧!”三个人就象三支箭射向工地。

滂沱大雨中,黄大嫂和两个干部吃力地又打起夯来,这时,他们身上脸上,也分不清是雨水汗水了。

不一会兜,民工们也跑来了,黄大嫂抬头问:“你们也跑 来啦!”大家说:“你们来了,我们能呆得住吗?再说,年底要出钢呀!”大家都紧张地挥动着工具。

有一次,中队部开会,指导员老赵报告关于大闹技术革新,解放肩膀,车子化的问题。

这天晚上,黄大嫂一夜没合眼,她翻来复去想着指导员的话,接着就想出一种能自动卸土的章子来。

她躺在床上再也睡不下去了,就披上一件衣服跑出去。这时天才微明。黄大嫂看见指导员的窗口透出灯光,上前一看,原来老赵也一夜没睡,正在计划中队的工作。

她进去把自己的想法跟指导员一说,老赵也同意她的意见,拜且要她先做出一个试验品,最后还握着她的手说“党支持你,大胆的去做吧。”

黄大嫂浑身充满了力量和信心、又找了几个同志研究了一阵,当天就动工做起来了。

他们苦战了一画夜,第二天就把新造的自动卸土车推上工地,许多人都围上来看,还争着推车,大家都说这种车子轻便,利落,卸土快,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以后又制造了许多部自动卸土车,有人说:“咱们的好大嫂真不简单,还能想出这么巧的玩意儿来。”她谦逊地说:“我只不过动动脑筋,还不是靠了大家才做出来的。”

黄大嫂对同志就象对待亲人一样,有人生病,她就请医生,喂药,端水,照顾得无微不至,比护士还细心。

平时还帮大家缝缝洗洗,有人不答应,她还会装出生气的样子说:“你们男人洗衣服就是不干凈,黑一块白一块,我看了不舒服。”

一天午后黄大嫂在溪边洗衣服,远处是钢铁厂工地,现在,那兜有庞大的高炉和耸立的烟囱,转炉车间一长列拉牙,她边谈边看,心里象抹上一层蜜糖似的甜。

正当她看得出神,老赵给她送来一封刚到的信,

黄大嫂看着家信,脸上露出微笑,她告诉老赵,丈夫来信说:家乡已经成立人民公社,生活过得更好了,孩子长的可爱,婆婆也当上托兜所的保育员了。

老赵听完她的话,微笑地说:“那么,现在我再给你报个喜。”黄大嫂诧异地问:“还有什么喜事。”原来经过群众讨论以后,决定选她当三钢建设的积极分子。经过领导批准,老赵正式把这事通知她。

人们没有午休,从四面八方涌到工地,广播机也响起了嘹亮的歌声。望着高耸的烟囱,庞大的厂房,老赵摊开有劲的双臂,对黄大嫂说: “我们要把三钢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0 阅读:29

文在雪海泛舟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