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设立45周年特别策划
2024年1月,广东的制造业迎来了一份开年“礼包”——《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获审议通过。这意味着,广东推出了全国首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的专门立法,以法治护航全面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再领风气之先。
越是高质量发展,越要法治化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都依靠‘法’来支撑。”省人大财政经济委主任委员汪一洋告诉南都记者。制造业乃广东的强省之基,要“当好家”,广东必须构建制造业一流的“大环境”,让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无独有偶,广东在数字、科技、人才等发展领域的成熟经验,也被提炼上升为法规制度,多方位赋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立法之后,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真正撑起制造“硬脊梁”。
近日,南都记者专访了汪一洋,以及五届连任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曾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十、十一、十三届人大代表的梁凤仪,还原“制造业当家”背后的立法、监督“组合拳”。
立法破困局
让法规具有
开创性、引领性、示范性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以“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迅速崛起。进入21世纪后,广东又在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经济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创新浪潮之下,传统制造业迎来嬗变之机。
曾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十、十一、十三届人大代表的梁凤仪便是逐浪者。2005年,从佛山平洲藤厂创业起家40余年的梁凤仪,已是广东昭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女掌门”。“从做好一条藤到一双鞋,再到一盏灯,到现在一个电子元器件,我们成功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创新才能求突破、求发展。”
在广东这个制造业大省,命运类似昭信集团的企业数不胜数,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广东要推进制造业整体高质量发展,亦有诸多现实壁垒,亟须以立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要素瓶颈。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了《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引得兄弟省市前来“取经”;出台了《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制造业企业等市场主体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制定了《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等相关法规。
“我们也注重以‘小快灵’立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汪一洋说。2023年出台实施的《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便是典型,它确定了合作区管委会及其工作机构法律主体地位,有效破解深圳、汕尾跨行政区域的管理困境,为合作区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得益于此,比亚迪投资了315亿元建设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项目已于去年投产,二、三期项目在建设中,整体建成后预计可年产100万辆汽车。汪一洋指出,“这是全国首部‘飞出地’全面主导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坚定了投资者的信心,又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为推动落实“制造业当家”,省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制定《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促成了未有国家上位法的情况下,地方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性立法。
寓支持于监督中
运用执法检查等方式
加强监督合力与效力
立法固然重要,但要真正打通法律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还得打好“立法+监督”组合拳,全方位、多角度实现法治保障。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省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调研等方式,加强监督合力与效力。
2021年,立足广东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按照要求,地方要及时制定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2022年,结合发展实际,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出台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成立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023年8月,汪一洋曾率省人大检查组莅莞,就东莞贯彻实施《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东莞在松山湖国家高新区创新打造了“松湖数智”数字化平台,通过共享解决方案,助力区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有些地方和部门对数字经济发展认识、重视、投入不足,这些都是我们执法检查的重点。松山湖这类案例就有助于我们参考,研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推动条例在全省更好地贯彻实施。”汪一洋告诉南都记者。
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专题调研,听取审议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工作、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报告……汪一洋表示,“我们希望寓支持于监督之中,通过监督推动工作改进和工作落实。”
建言变政策
代表“提得准” 人大“办得好”
优质建议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4年,已五届连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八项建议,其中就有六项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制造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
“在我的代表生涯里,振兴实体经济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是我重点关注的议题。”董明珠回忆称,过往诸如商标保护、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家用电器使用安全年限等建议,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了各级人大的立法中,令她备受鼓舞。
对于来自广东制造业领域的代表而言,为产业把脉、为同行发声如同本职。也因此,每年涌现的优质建议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代表“提得准”,人大更要“办得好”。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代表工作,将代表的建言献策转化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
2023年,针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湛江、梅州、揭阳、韶关、清远等市的省人大代表分别提出支持相应地级市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的建议。随后,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将以上地市省人大代表的建议,合并为《关于建设省级产业转移主平台的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项目之一。
汪一洋提到,此次重点督办推动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市以及惠州、江门、肇庆3市部分县(市)高标准谋划建设了共15个主平台,大力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地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加快夯实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根基。最终,该项督办工作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优秀督办案例。
面对广东“制造业强省”的发展目标,强化法治保障依然大有可为。汪一洋透露,在立法层面,广东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条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数据条例、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条例、县域经济振兴条例等立法工作;在监督层面,加强经济运行监督,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我们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有效保障改革顺利推进、改革成果及时巩固。”
统筹:李陵玻 执行统筹:陈杰生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制图:朱林(元宝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