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很难吗?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落地即“倾倒”,不能直立落地?

风云圈科学 2024-11-04 01:58:08

神舟十八号这次回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的四平八稳,而是一路“火花带闪电”,并且还“自顾自”地给自己增加了一些难度,比如“凌晨搜索”。

不是规规矩矩地站着东风着陆场,我们习惯了,航天员安全就好。可为啥还非得是凌晨呢?这个时间可是一天中最冷最黑的时刻啊。咱就不能找个大白天的降落吗?就为了让人看得是既紧张又好奇?圈叔相信这背后,肯定藏着什么秘密。

首先,得给大伙儿吃个定心丸:神舟十八号这次的任务,可是圆圆满满、漂漂亮亮地完成了!咱们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位“80后太空出差员”在太空中溜达了整整193天,带回了一大堆科研成果,简直就是太空版的“带货王”嘛!

说起来,这三位宇航员在太空里干的活儿,可都是高科技、高精尖的。他们不仅完成了多次出舱任务,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忙得不亦乐乎。最厉害的是,他们还参与了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从微重力基础物理到空间生命科学,简直就是太空里的“全能博士”!

不过,说了这么多,咱们还是得回到那个让人揪心的问题上:神舟十八号返回舱怎么就没能直立着陆呢?

其实直立着陆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咱们国家的载人飞船,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三号,也就只有两次实现了直立落地。这背后的原因,复杂着呢!

从技术角度来说,要想直立着陆,航天员得在关键时刻“砍”断降落伞的绳索,这活儿可得眼疾手快、分毫不差。稍有不慎,返回舱就可能倾斜,甚至被降落伞拽倒。这就像是在太空中玩“剪刀石头布”,得靠航天员的“手艺”和“运气”双重加持!

再说了,外部环境也是个大问题。要是着陆时遇上大风,那返回舱就像是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风筝,直立着陆?能保证不“倾倒”就行了,对不对?毕竟难啊!

还有,飞船主降落伞的面积足足有1200平方米,展开后比三个篮球场还大,这“庞然大物”带着返回舱下降,那场面,想想都刺激!

再加上东风着陆场地面状态不确定性,比如地面不平整啊,有小坑小洼啊,都可能影响返回舱的最终着陆姿态。因为咱们只能保障地面没有坡,几乎平整,没有什么大个石块,至于说小坑啥的,真难做到。所以说啊,神舟十八号没直立着陆,那真的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咱们得说,虽然返回舱姿态有点“歪”,航天员们可是安安全全、健健康康地回来了!难道还有比安全着陆更重要的吗?和什么比,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神舟十八号的航天员们回来之后,还得进行一段时间的身体恢复训练。时间会长达3个月甚至4个月。但隔离恢复期一个月以内,其他的三个月时间是渐渐恢复到正常训练量的时间。而且根据每个航天员的自身身体素质,隔离期和全程恢复期也有长短的不同。毕竟在太空里待了半年多,身体已经适应了失重环境,突然回到地球的重力环境,那可得好好适应适应。

1 阅读:337

风云圈科学

简介: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带您领略自然界与现代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