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还在下跌!但用不了多久,可能就要变了,怎么变?

银杏说国际 2024-06-07 19:16:37

小麦的局不好破。

尽管今年政策端对小麦是十分积极,停拍的停拍,收购的收购,如今也像玉米一样,准备开始增储了,但是小麦市场依旧是跌势依然。

为什么小麦还在跌呢?

倒真的不是小麦头铁,而是因为害怕。

害怕什么呢?

很明显,害怕再次被套牢。

不得不说,这两年小麦和玉米是越来越像,同样做小麦和做玉米生意的贸易主体的命运也是如出一辙。

都经历了高位建库,然后被套牢的命运。

比如说小麦,2022年时一飞冲天,小麦普遍建库价格都在1.5-1.55元/斤,但到了2023年,小麦价格断崖下跌,后来河南遭遇烂场雨,大量小麦减产受损,小麦价格才止跌回涨。

而2023年的建库价格也在1.3元/斤左右,但是今年的情况大家又看到了,小麦再次下跌,并且今年尽管政策端多次发出信号,托底小麦,但小麦依然不改下跌趋势。

原因就是贸易主体害怕,经历了两回被套牢以后,不敢再大量收购了。

并且市场对于后续小麦的预期也一致看跌,所以即便是收上来后期能涨多少不好说,能否含住建库储存的成本,也不好说。

所以,贸易商不积极。

这也是当前小麦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为什么说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生变化呢?

说到这儿,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没错,很像今年的玉米。

玉米也是跌势频频,然后今年政策端对玉米也是百般呵护,但是很明显,在增储落地以后,玉米也是并没有太大反应,但是随着增储的持续,市场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第一,收购主体早晚要入场。

不敢收和不收这是两个概念,尤其对于贸易主体来说,但凡今年还想做小麦生意的,肯定还是要出手的,只是要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时机。

玉米是怎么打开局面的呢?

随着增储及各级储备库的持续收购,眼见着余粮越来越少,当价格在某一个区间持续稳定一段时间以后,贸易商就坐不住了。

或者说再等下去那可能再没什么粮可收了,所以政策收购对于市场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

而一旦贸易主体也开始入场的时候,也就是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

第二,行情由跌入稳。

从当前小麦行情来看,基本再下跌的空间也不大了,不少基层收购价格已经达到了托市价格区间了,市场认为小麦已经是地板价了,所以再下跌的空间也就有限了。

而近期不少储备库也开始大量采购抄底,市场情绪也开始逐渐被调动起来。

现在具体的增储数量以及价格虽然还没有确定,但是随着增储的开启,小麦市场的现阶段的平衡将逐渐被打破。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麦就能涨多高,毕竟参考前两年的情况,小麦是一个从高回落的趋势,而这个大趋势也是基本确定的,所以小麦的波动范围也只是在这个大框架之内而已。

因此我们认为,随着政策收购的持续,贸易主体早早晚晚是要入场的,小麦的行情也必然由跌转稳。

至于后续发展如此,还是那句话,要关注的不是收购价格,而是后期的拍卖价格,以及小麦流入饲用的量级等。

这才是决定小麦行情的关键因素。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

1 阅读:604
评论列表
  • 2024-06-07 23:10

    不想着增加农民的收入,却想着怎样再挤一点儿血

  • 2024-06-08 03:58

    你说的对吗??不是这样的??

银杏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