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人分不清楚元朝和蒙古帝国,其实元朝属于蒙古帝国汉化完成的另一个帝国,他们属于同一个种族,但是在文化、社会制度和治理等方面走向了不同方向。也可以说元朝是从蒙古帝国中分裂出来的另一个帝国,压根不是一回事!
蒙古帝国的分裂其实从第二任大汉窝阔台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历经内部三次斗争,直到蒙哥的去世蒙古帝国碎了一地,元朝都是在蒙哥死后独立出来的。
元朝疆域
成吉思汗的遗产:一碗水没端平,兄弟势力勾结前边我们说了,成吉思汗去世后,托雷系继承了蒙古绝大多数军队窝阔台继任了大汗,造成了军事实力的严重不对等,在窝阔台去世后,两个派系的斗争越来越激烈。
但是不论是窝阔台还是贵由他们都是想要维持蒙古帝国的统一完整性的,这一点在蒙古第二次西征时就体现出来。
在第二次西征时,因为术赤系的封地靠西,窝阔台系的管理鞭长莫及,所以将领土分给术赤系,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样术赤系还得乖乖听中央管辖区的领导。然而,窝阔台还是低估了一个人贪婪的欲望,就是兄弟也不行,术赤知道拖雷系的势力最强盛,窝阔台系和拖雷系必起争斗,窝阔台系斗不过托雷系,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开始暗中站队拖雷系。
窝阔台系:内部的危机窝阔台执政晚期时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养官财政制度,为了维护蒙古帝国的统一要么不断地征战掠夺,要么拼命的向直辖区压榨出更多的税收,以供给功臣集团供其享受挥霍,而窝阔台选择了后者。直到儿子贵由的妻子斡兀立海迷失摄政时期,民间已经榨不出油水了。偏偏这时本系内部还因为两个儿子忽察和失烈门谁来继承汗位发生了斗争,但失烈门和忽察的年纪都太小,争夺汗位又不是幼儿园争班长,失烈门和忽察是无法掌控这样复杂的局面的。
窝阔台系有资格争夺汗位的人都过于年轻、没有威望,无法和术赤系与拖雷系的成年儿子竞争。蒙哥作为拖雷系的长子在两个弟弟忽必烈和旭烈兀的鼎力支持下登上了汗位。但是蒙哥上位后有一个很大的隐患就是没有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支持,名不正言不顺。为了解决这个隐患他必须镇压窝阔台系的反抗。在这种情况下,拔都和蒙哥接连组织了两次忽里勒台大会,恰好这时,窝阔台系的长孙失烈门也来到了大会。失烈门自称是来祝贺的,但当时的人们以讹传讹,将他的到来给阴谋化了。对于蒙哥来说,不管失烈门来的目的是什么,蒙哥都要他对窝阔台系进行了清洗。在这次事件中,一共有77个权臣死亡,相当于将整个窝阔台系的附庸清理了一遍。
蒙哥三兄弟影视剧剧照
蒙哥的野心:打仗上瘾,财政崩盘1253年蒙哥命弟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这次西征和第一次第二次西征的目的不同,这次西征主要完成两个目的:一是要用拖雷系的宗王替换中央直辖区的总督掌控更多的财税权;而是完成领土内部瓜分,不同的是他想让这些中央辖区一直归属托雷系(窝阔台系时期中央辖区是跟属汗位的)。
第三次西征
贵由死后引起混乱的时期里,蒙古诸王利用中央权力真空期,趁机扩大地方权力,趁机学习穆斯林经商营利,他们以大汗发布的札撒为借口,派自己的代表四处经商,导致了财税权的下沉中央收入的减少,第三次西征也就有了一个支线任务——收回札撒,为财税改革做准备!
札撒黑
蒙哥下达了整顿税收的命令,他规定诸王不咨询政府派去的总管,不得发布任何财税敕令;同时收回驿站使用权,诸王使用驿站必须由中央批准,防止诸王利用驿站、征收苛捐杂税;最后为了避免对穷人征收税率太高,规定了从富人到穷人大约10倍的税率差,也就是穷人收1倍的税,富人收10倍的税。
政策是好的,但是在蒙哥时期是很难实现的,他有一个原则:在战争中,一切目标都要让位于军事。然而,蒙哥他对战争和征服很感兴趣,这一点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很像,但是又缺乏他祖父在战争中保持军队的可持续性的能力,只剩下了好战。所以蒙哥一生都在征战,自己制定财税政策都被自己打破了。
忽必烈:汉化狂魔,另立山头1258年蒙哥调集80万大军发动对宋战争,忽必烈在这一时期接触到了更多的中原文化,思想开始加速汉化,他还想试着建立更加正规的财税制度。但是忽必烈当时只是蒙哥统治下的一员,没有独立的治权,在蒙哥以武力统治的背景下根本无法走推行文治之路。蒙哥死后,忽必烈才有了机会,为了站稳脚跟,他疯狂汉化:建官僚制度、搞科举、修《农桑辑要》……,哪怕这是以蒙古帝国的分裂为代价建立稳定的财政体系。
到这旭烈兀已经掌控了西部建立伊尔汗国,忽必烈战败阿里不哥后掌控了蒙古老家和中原地区,由于忽必烈更希望尝试和汉文化融合,改叫大元,从蒙古帝国中独立出来,而蒙古帝国失去了以往的凝聚力碎了一地,各派系竞相独立。
蒙哥之后的蒙古四大汗国
备注:札撒是蒙古帝国时期的法律和法令体系,由成吉思汗创立并颁布(成吉思汗法典,也叫札撒黑)。札撒在蒙古语中意为“法令”或“法规”,是成吉思汗为了统一和规范蒙古帝国的治理而制定的一套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