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反映,还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是市场主导的一类作品。其作品内容坚持“取于现实、还于现实”的创作原则,密切关注当下现实生活,反映世间百态,以写实风格呈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传递积极的精神价值,促进文化自信和艺术魅力的展现。
10月30日,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河南省电影局共同主办的电影《野孩子》研讨会在京举行。电影《野孩子》由河南元气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上狮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河南省电影局指导拍摄。
研讨会围绕当代现实题材影视创作与社会关照、现实题材的银幕转译与创作方法探析、社会边缘群体影视化创作的价值与意义、现实题材影片创作的舆情研判、青年演员为现实题材影片赋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会合影
生如野草不灭爱与善意
心中有暖何惧人生荒凉
电影《野孩子》取材自曾经感动全国人民的“流浪兄弟”真实事件,该原型故事是一起发生在陕西渭南的少年盗窃案,一个名叫马亮的流浪男孩,在流浪的路上“捡”到了一个小孩“轩轩”,从小被遗弃靠拾荒度日的马亮遇见了同样被抛弃的8岁小男孩轩轩,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开始以兄弟相称,荒地为家,流浪为生。“小偷”哥哥马亮和“孤儿”弟弟轩轩,两个少年在流浪中温暖守护、相互救赎,在风雨中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家。
电影《野孩子》海报
电影《野孩子》由导演殷若昕执导,吕旭、翟元堃担任制片人,徐逸洲编剧,王俊凯领衔主演,邓家佳、陈永胜、潘斌龙、关子勰主演。电影目前总票房2.41亿,近日上线流媒体,“流浪兄弟”感人的故事也会被更多的观众看到。
影片以现实主义为基底,其原型故事在《今日说法》节目播出后,让大家关注到了“社会困境儿童”这一群体,影片聚焦“野孩子们”的生存群像,旨在让更多人关注到他们,有更多孩子可以被正确引导、拥有属于自己真正的“家”。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致辞
宋智勤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宋智勤《野孩子》这部影片,遵从生活的真实面目,还原人生百态,展现了普罗大众所面临的多元的道德问题,呈现了对于复杂人性的刻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是一部主题突出、视角敏锐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
聚焦当下广受好评
主创深度剖析故事内核与人文关怀
研讨会上,电影《野孩子》导演殷若昕,制片人吕旭、翟元堃,主演王俊凯、陈永胜结合电影《野孩子》的创作历程,希望以现实题材影视的创作为媒介,让更多人可以关注到“社会困境儿童”这一群体。
吕旭 电影《野孩子》出品人、制片人
吕旭本次研讨会对于我们过去两年多的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认可,《野孩子》这样一个项目,从一个小小的种子到今天能够在电影院里绽放光彩,收获好的口碑和票房上的反馈,离不开很多人的支持,也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
殷若昕 电影《野孩子》导演
殷若昕创作《野孩子》这部电影是对我全方位的锻炼,更是对我自身的生命体验的滋养。我相信电影产生的力量可以实现人们情感与心灵的共振,通过在银幕上呈现“野孩子们”的故事,可以有机会让更大的力量和关爱来到这群边缘群体身边。
王俊凯 青年演员
王俊凯可以参与这样一部有深度的现实题材作品,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现实题材的作品,为青年演员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和表演空间,能够以角色为媒介,将社会中那些不被大多人关注的部分呈现在观众面前。
陈永胜 青年演员
陈永胜要发挥作为演员的感知力、共情力,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角色逐渐融合,让角色在影片中发挥出功能性,传递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让自己成为桥梁,把创作者对现实的感悟,对人性的思考和对艺术的追求转化为能够给大众感知的语言。
翟元堃 电影《野孩子》制片人
翟元堃大家对《野孩子》的关心、理解和大力支持,让我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非常踏实地去坚守创作初心。在作品中注入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人的关注与关怀,这是一种电影传统,也是我们作为电影人的社会责任感。
具备温度与深度
专家赞扬现实题材带来的社会关照
专家们从人物描写、主题立意、艺术手法、叙事方式、社会关怀等多个方面对影片进行了全面评析,充分肯定了影片的现实意义和精神内核。同时“真情实感”“社会意义”“温暖力量”“创新突破”等成为会议里出现的高频词,专家们也赞许了影片让“社会困境儿童”群体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周建东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周建东现实题材影片它是批判性的,它既有社会效应,又有经济效应。拍摄的时候,出品方、制作单位要有自信,管理单位也要有自信。关于青年演员对于现实题材的赋能,生在这个年代,一定要有责任感,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珍惜。
饶曙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这部影片非常的感染观众,它继承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的传统,进行了现代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表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内容。对于《野孩子》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更加富有理论性的阐释。
皇甫宜川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全国政协委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
皇甫宜川影片聚焦生儿不养的问题,背后隐含了很多东西。同时我也非常认同整个演员群体富有层次的表演,整个影像风格非常好。现实题材电影创作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促使我们从观众到产业,都对现实题材有着很高度的关注。
田宝锋 中宣部电影剧本中心规划策划室⼀级策划
田宝锋《野孩子》实现了国产电影题材领域的主要突破,在现实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把握上作出了很大的尝试。拓展了这类题材领域的创作,用电影特殊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助推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孙承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孙承健影片采用“不再做坏事,不要去偷”的切入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作为一部针对社会边缘群体进行关照的影片,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反思意识,相信大多观众也会对这些流浪儿童的生存状态和前途命运融入更多的思考。
李春利 《光明日报》文艺部编务统筹、高级编辑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李春利在看片子的时候,冷漠与温暖、善良与邪恶、家庭和社会、罪恶与救赎、残酷与浪漫这几组关键词涌现在我心里。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要用新闻的能量影响生活,希望影片能反哺生活,给予生活里的弱势群体一些新的生机。
高小立 《文艺报》编审、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研究员
高小立这部电影是一部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作品,这种创作是要有勇气的,现实主义创作是通过揭示生活的本质来体现人文关怀、在艺术呈现上用情感去打动观众,是我们电影人应该聚焦的内容、应该担当的一个责任。
谭飞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影评人
谭飞导演的创作巧思、演员的细腻表演和真实的置景美术都让人很是喜欢;这个电影的现实主义在于“关爱弱势、悲悯苍生”,它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弱势,无论从哪个维度来说,都应该是我们这个市场提倡的东西。
王纯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网信处处长
王纯电影是一种表达,它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形式,就在于必须要有表达的东西。电影是创作者心口上开出的一朵花,《野孩子》就是太阳花,它努力地吸收阳光,散发出温暖和善意,照耀到那些“野孩子们”身上,让更多的孩子被看见。
王宏琳 河南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
王宏琳希望电影《野孩子》能够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激励更多的人去关注社会现实、关心青春成长的话题。也希望这次合作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契机,让河南电影在各位领导和一线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同国内优秀的创作团队开展更广阔的合作!
黎宁 河南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副处长
黎宁河南电影局将继续围绕重大时间节点、聚焦重点现实题材,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提倡题材多样化,扶持优秀创作团队,推动项目更好落地,创作高质量影片。
尚蔚 河南省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
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秘书长
尚蔚电影《野孩子》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和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关爱、理解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电影也鼓励孩子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真正的自我。
与会人员被这对流浪兄弟相互救赎的故事深深感动,并对电影《野孩子》给予高度评价,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到“社会困境儿童”这一群体。期待电影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电影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更好地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The end-
编 辑 / 魏志文
编 审 / 李 哲
主 编 / 尚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