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乌克兰军队攻入俄罗斯境内,眼看俄军难以击退乌军,网上出现了一个段子,普京向斯大林请教当年苏联是如何赢得卫国战争的,斯大林回答:调我们精锐的乌克部队,向美国要武器。不过这可不是段子,乌克兰方面军和美国援助正是苏联赢得卫国战争的两大最重要的原因。
最近乌克兰军队攻入俄罗斯境内,眼看俄军难以击退乌军,网上出现了一个段子,普京向斯大林请教当年苏联是如何赢得卫国战争的,斯大林回答:调我们精锐的乌克部队,向美国要武器。不过这可不是段子,乌克兰方面军和美国援助正是苏联赢得卫国战争的两大最重要的原因。
先来说说骁勇善战的乌克兰部队。一说骁勇善战,必然就会联想到哥萨克。“哥萨克”一词来自突厥语,意思是自由、勇敢的人。这就非常明确提到了哥萨克的两大最显著特点,一是崇尚自由,二是彪悍勇猛。哥萨克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有着共同价值观和文化观念的社群,从血缘上讲,属于斯拉夫民族。公元15、16世纪,一些不堪忍受沙俄和贵族残酷压榨的平民、农奴,在东欧大草原的顿河、第聂伯河流域聚居,靠劫掠过往商贾和村镇为生,后来沙俄发现这些人十分彪悍善战,因此开始用官爵、土地、金钱等收买、招安哥萨克,让他们成为沙俄对外扩张的急先锋。
莫斯科大公国从最初43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最终开疆拓土,鼎盛时期疆域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公里,哥萨克在这个扩张过程中可谓居功甚伟。在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把哥萨克视为沙俄的代表。哥萨克骑兵的战力之强悍,举世闻名。就连拿破仑都说,我如果有一支哥萨克骑兵,就一定可以征服全世界。
哥萨克主要生活区域就在今天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西部,最核心地区就是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哥萨克对内实行民主,通过选举产生的首领被称为“盖特曼”,而这个选举首领的大会就叫“拉达”,今天乌克兰的议会就叫“最高拉达”,可见乌克兰和哥萨克的渊源之深了。
如果说俄罗斯是战斗民族,那么战斗的灵魂就是哥萨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乌克兰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最初乌克兰由于1930年代的大饥荒,“欧洲粮仓”的乌克兰竟然非正常死亡数百万人,所以对于苏联是极为不满的。当德军进入乌克兰时,乌克兰人是持欢迎态度的。但德国将同为斯拉夫人的乌克兰人也视为劣等民族,采取了相当强硬的高压政策,最终激起了乌克兰人的敌意,不但在乌克兰德军占领区出现了总数达十多万人的游击队,还有上百万人参加了苏联红军,苏军成立了四个乌克兰方面军,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由沃罗涅日方面军改称而来,巅峰时下辖9个集团军和1个空军集团军,5个坦克军、2个机械化军,72个步兵师,总兵力90万人。历任司令员瓦图京大将、朱可夫元帅、科涅夫元帅。参加了基辅进攻战役、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维斯瓦-奥得河战役、上西里西亚战役、布拉格战役和柏林战役。1945年6月10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被撤销,方面军司令部机关改编为中央军队集群司令部。
如果对二战苏德战场上库尔斯克战役有兴趣,推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库尔斯克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坦克战》,由著名二战研究学者周明编著,全景式介绍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背景、经过、结局和影响。各大网购平台、新华书店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知兵堂书店官网都可以购买。同时本书的音频,也已经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发布,欢迎收听。
乌克兰第二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由草原方面军改称而来,巅峰时下辖8个集团军和1个空军集团军,后期还指挥2个罗马尼亚集团军,2个担克军,1个机械化军,63个步兵师,总兵力80万人。历任司令员科涅夫大将(后晋升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大将(后晋升元帅)。参加了第聂伯河右岸登陆战役、基洛夫格勒战役、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乌曼—博托沙尼战役、布达佩斯战役、维也纳战役、布拉格战役。1945年6月10日,乌克兰第二方面军被撤销,方面军司令部机关改编为敖德萨军区。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由西南方面军改称而来。巅峰时下辖4个集团军和1个空军集团军,2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37个步兵师,总兵力40万人。历任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大将(后晋升元帅)、托尔布欣大将(后晋升元帅)。参加了第聂伯河会战、右岸乌克兰战役、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基廖夫卡战役、敖德萨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进攻战役、贝尔格莱德战役、布达佩斯战役、巴拉顿湖战役、维也纳战役。1945年6月15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被撤销,方面军司令部机关改编为南方集群司令部机关。
乌克兰第四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由南方面军改称而来。巅峰时下辖6个集团军和1个空军集团军,2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49个步兵师,总兵力60万人。历任司令员托尔布欣大将、彼得罗夫上将(后晋升大将)、叶廖缅科大将。参加了梅利托波尔战役、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克里木战役、东喀尔巴阡战役、西喀尔巴阡战役、摩拉瓦俄斯特拉发进攻战役、布拉格战役。1945年7月,乌克兰第四方面军被撤销,方面军司令部机关改为喀尔巴阡军区。
从这四个方面军的司令员、参加过的战役就知道在卫国战争期间发挥了多大的作用。顺带说一下,1943年7月至9月苏德战场转折点的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参战的5个方面军中,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就是后来乌克兰第一、第二、第三方面军的前身。
接着来说说美国援助,一说到这个话题,就会有人认为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战争财,直到珍珠港事变才参战,也是来摘桃子的,所以在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其实,这种看法是长期歪曲宣传的错误认知。
1937年7月中旬,卢沟桥事变一个星期之后,美国就向中国提供了一笔5000万美元的贷款(特别需要指出,这笔贷款的担保只有中国存放在美国的价值2800万美元的白银),这是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中国收到的第一笔海外贷款。之后1938年11月2500万美元“桐油贷款”,1940年4月2000万美元“华锡借款”,1940年10月2500万美元“钨砂借款”……在珍珠港事变之前,美国向中国提供的贷款本金总额高达2.4亿美元。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第二天,也就是8月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在国会特别会议上提出了修改《中立法》的提议,随后国会经过激烈辩论,通过中立法修正案,取消原先的禁运条款,对武器装备和战略原料出口实行“现购自运”原则,也就是现金购买,自行负责运输。表面上看,这对于参战双方都是公平的,实际上这是打着中立的幌子偏向了英国,因为英国海军的实力远远胜过德国海军,如果是自行运输,德国海军既无法保障自己购买的物资安全运回德国,也无力阻挠英国将从美国购买的物资运回英国,这一原则其实就是利用英国的海上优势偏袒英国。
1940年8月,美国和英国达成《驱逐舰换基地》协议,美国向英国提供50艘老旧驱逐舰,英国则把巴哈马群岛、牙买加、安提瓜、圣卢西亚、特立尼达和英属圭亚那等地的军事基地租给美国使用99年,同时将纽芬兰的阿根夏和百慕大岛基地无偿提供给美国使用。
到了1941年1月,看到英国海军面对德国潜艇以“狼群战术”展开的海上破交,疲于应付相当困难,美国提出由美国海军来承担部分大西洋海域的海上护航任务。仅仅一个月后的1941年2月,美国又宣布将护航海域从西经60度扩大到西经26度,并开始承担从纽芬兰的阿金夏至冰岛海域护航。这样一来,美国海军几乎承担了整个大西洋海域一半以上的护航任务,原先的中立立场已经荡然无存,实际上深深介入了战争。
从1939年底开始,英国一直以现金(黄金)来向美国购买武器和军用物资,但到1941年底,战争的巨大消耗使得曾经显赫一时的大英帝国也已经囊中羞涩,难以继续以现金来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英国首相邱吉尔不得不写信向罗斯福总统求援。为了避免“孤立主义”和《中立法》的阻碍,罗斯福最终提出了“租借”的设想。
1941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3月11日经罗斯福签署开始生效。根据这一法案,美国开始以“租借”的名义免费(少量有偿)向英国、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武装装备和其他物资。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之后,美国立即表示《租借法案》同样适用于苏联。
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前夕,美国援助的第一批武器295架战斗机和900辆坦克就已经运抵苏联。之后美国援助的武器、重要设备、战略原料就源源不断运抵苏联。
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援助苏联的物资包括:
飞机:18865架(其中美国提供15481架飞机,英国提供3384架,约为苏联战时总产量的30%)
坦克装甲车:22800辆
运输车辆:501660辆(是苏联战时总产量的1.5倍)
摩托车:35170辆(是苏联战时总产量的1.2倍)
铁路机车:13041台(是苏联战时总产量的2.4倍)
高射炮:7944门
火炮:8218门
机枪:131633挺
冲锋枪:108293支
舰艇:672艘
无烟火药:130713吨
炸药:132237吨
钢材:2589766吨
石油:2622357吨
航空汽油:2586000吨
化学品:631017吨
汽车轮胎:5606000个
橡胶:103500吨
铜:387600吨
铝:328100吨(其中美国提供256400吨,英国提供35400吨,加拿大提供36300吨,是苏联战时总产量的1.5倍)
电话线:95万英里
海底电缆:2100英里
无线电台:5899台
雷达:348部
金属切削机床:38100台
棉花:106893000吨
皮革制品:49869吨
军靴:15417001双
各类食品:4478000吨(其中肉罐头732595吨,约为苏联战时总产量的17%)
……
援助苏联的装备和物资主要都来自美国,美国根据《租借法案》从1941年10月到1945年9月,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价值为102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苏联统计为98亿美元),约占美国向各同盟国援助总额的23%。
1940年代的100亿美元,如果按照黄金购买力折算,大约相当于今天的8000亿美元。四年8000亿,平均每年2000亿,而现在俄乌战争中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每年平均约650亿美元,只有当年援助苏联的三分之一,如果美国给乌克兰同样的援助力度,俄罗斯会怎么样?
二战结束后,美苏就开始进行战时租借法援助结算的谈判,美国要求苏联偿还26亿美元,但苏联认为英国获得的援助几乎是苏联的一倍,却只偿还4.72亿美元,因此拒绝了美国的要求。冷战开始后,苏联同美国的关系日益恶化,有关援助偿还结算的谈判长期没有结果,直到1972年10月才达成协议,苏联同意在美国向苏提供贸易最惠国待遇和出口贷款及担保的条件下偿还7.22亿美元,但最终也没有完全兑现。
在美国援助的物资中,武器还不是最重要的,首先是粮食和运输车辆。战争开始三个月后德军就占领了苏联最重要的产粮区乌克兰,如果没有美国援助的粮食,苏联红军肯定要饿着肚子打仗了。尤其是美国援助的25.6万吨斯帕姆午餐肉,更是提供了苏军士兵必须的卡路里和脂肪。
运输车辆也是非常重要,这原本就是苏军的短板。没有足够的运输车辆,一切作战行动都无从谈起。就连苏军最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最初就是用美国卡车作为底盘的,到战争后期才开始采用苏联卡车。
其次航空汽油的高辛烷值添加剂、金属切削机床是苏联无法自行生产的,轮胎、铝、橡胶、卡车、食品等物资,苏联虽能生产一部分,但数量远远不足,所以对于苏联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没货的援助,必然对苏联维持战争会有极大的影响。
其他的武器、设备,虽然苏联也能够生产,但是美国援助可以节约苏联的资源,还能节约宝贵的人力资源,几十万工人可以不用在工厂从事生产,而可以作为士兵奔赴前线。这些对于苏联的支援都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
苏军的“战神”朱可夫元帅在谈到美国援助时说:“如果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谈论我们对战争的准备情况,不能隐瞒从盟国一方获得援助这一因素……如果没有美国人的火药,我们就会处于很艰难的境地,我们不可能生产出战争所需的那么多的弹药。没有美国人的卡车,我们就没办法去运输我们的大炮,它们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证了我们的前线运输。战争各个方面都很需要的特种钢也是由美国提供的。”
今天,有些人最骄傲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苏联打败了纳横扫欧洲的粹德国,但是如果没有乌克兰方面军和美国援助,试问苏联还能打败德国吗?
而现在,骁勇善战的乌克兰部队成了对手,美国的援助还是源源不断,但却是给乌克兰的。那么,请问,综合实力要比当年苏联逊色不少的俄罗斯,有多大可能赢得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