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虽然争议颇多,却有一个闻名世界的孙子,为我国奋斗了一生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5-02-22 15:24:56

前言

袁世凯这个名字,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都造成令人无法忽视的影响,有人说他推翻了封建帝制,有人说他野心勃勃,复杂的政治博弈充斥着他的后半生。

他的一生充满争议性,可在他的后世子孙中却出了一个为国家奋斗一生的好孙子,他肩负起家族的重担,对中国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没有继承祖父的阴谋和手段,特殊的身份注定他一生波折不断。

袁世凯这位闻名于世的“孙子”是谁?

一、野心勃勃的阴谋家

袁世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出生于1958年,那时的清王朝正在经历风雨飘摇和战争洗礼,各地有起义军反对清朝暴行,外有列强虎视眈眈。

清政府此时正在积极采取自救措施,妄图用外来手段为大清再续命百年,此时的袁世凯声名不显,但他能抓住机会,从而成为一匹脱颖而出的黑马。

少时袁世凯心存报国之志,被父母送去私塾之中读书识字,当学生时他喜好读书,日常更是四书五经常伴左右,他勤奋好学很快就完成对四书五经的学习。

他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卓越的政治眼光,他观察局势,试图融入其中,并不像一般学子一样死记硬背,想要靠知识打败那些拿财开路的学子,他不迂腐,更懂得如何变通。

他凭借自己的优秀的成绩找到靠山,再加上钱财打点,直接当上秀才,随后他继续在自己的职位上做文章,此后开始平步青云的政治生涯,此时清政府也在挖掘可造之材,试图为这个破败腐朽的王朝续命。

很快袁世凯获得领兵资格,率领部队出兵,以最短时间平定刘铭传之乱,获得朝廷赏赐,接到新的任务后,立马赶赴山东,当上山东巡抚手握大权主政一方。

此时全国各地都陷入民不聊生的境地,各地纷纷揭竿起义,反抗清朝统治,山东自然也不例外,农民起义军出兵带来动乱,就在其他人还在踌躇不前,继续观望的时候。

袁世凯果断出手了,他深知农民起义在这个时期,不仅不会给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反而会让这块地方变得更乱,唯有铁血镇压之后,才能够安抚百姓,唯有止兵戈才能富民强国。

这种非常强硬的手段背后,更能体现出袁世凯远超常人政治眼光,在平定起义军的过程中,他借此练就一身高超本领,为之后完成自己的野心做好铺垫。

1901年,袁世凯在清朝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他得到光绪的看中,从而获得权力,当上北洋大臣,此时的清朝,因为上层人士的肆意挥霍,早就变得外强中干。

外部更是列强更是张开血盆大口,想着从清朝身上撕下一块肉,这个国家此时继续变革救自己,迫切需要新政来为这个国家续命,这个重任担负在袁世凯身上。

即便前路阻挠不断,他依旧坚持推行新政,依靠这次变革,他仿照外国拉起一支西式军队,手拿长枪,战斗力碾压数倍于自己的清朝军队,随后他将目光放在教育方面。

他监督创办新式陆军小学,请外国人来担任训练教官,申请款项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军队,他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下手。

力求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振兴整个国家,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可他的行为也动了很多利益集团的蛋糕,就连最大掌权人慈禧都对他颇有微词,但袁世凯不是一个干预平凡的人,心底有属于自己的坚持和信仰。

他明白,要想成功必须去除那些破败腐朽的思想和政策,要想真的救这个国家,必需要下狠手,正是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劲头,北洋成了这个国家内部的一剂猛药。

借助光绪的信任获得很多支持,雷霆手段建立属于自己的威望,他试图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为中国找寻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可随着手上的权力越大,他越来越难以压制心底的野心。

随着辛亥革命爆发,掀起的革命浪潮拍的清王朝快要散架了,他不甘心当一个革命成功的功臣,想趁其不备,直接取而代之,为此袁世凯有了更深层次的谋划,暗地里接触革命,屡屡示好,让对方放松警惕。

明面上依然是清王朝最忠实的拥护者,利用玩弄权术的手段,把众人耍的团团转,随后派出自己的手下前往各地镇压叛乱,他逼迫清王朝解体,明面上革命,暗地里出手,依靠手段当上临时大总统。

此时的他被权力迷失双眼,一切都变了性质,不再是以革命为主的国家,反而想要仿照清王朝建立起一个袁家王朝,这样的行为遭到全国各个势力的反对,最终激起护国运动爆发,他的野心因此破碎,最后郁郁而终。

二、爱学物理的孙子

袁世凯的野心也连累了此时踏入仕途的儿子袁克文,他被父亲的举动打进万丈深渊,没有重新崛起的机会,此后一蹶不振,开始流连于烟花之地。

没了父亲的囚禁之后,他依靠父亲留下的财富和自己积攒的宝物,活的依旧很滋润,之后一家人离开北京选择定居在天津。

袁克文一生声色犬马,生了七个儿子给袁家传宗接代,其中最出色的儿子莫过于袁家骝,他就读于外国人创办的新式学校,老师都是从英国来的传教士,但是很多有权有势之人都会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

袁家骝继承爷爷的聪明才智,对学习非常用心,后考进外国人创办的大学,在这里他迷上物理,之后他选择远在北京的燕京大学继续深造学习,放弃工程转学物理。

此后他遇到名师谢玉铭,这位名师是当时那个时代中国物理领域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在中国的名气没那么大,但在外国名气非常大,各国抛出橄榄枝,邀请他留在国外,都被他谢绝了。

有了名师指导,袁家骝进步飞快,两年后大学毕业后恩师前往国外,他则留在学习继续提升自己,随后考取硕士学位,后来他依靠父亲的关系获得一封前往美国深造学习的举荐信,他就此踏上海外求学路。

三、一生为祖国奉献

出身袁家的袁家骝生活并不幸福,母亲在他小时候病逝,过继给了继母,生活并不是很如意,幸好他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换专业之后,他发现自己对物理十分感兴趣。

外出留学也是困难重重,家中没余钱供他前往外国读书,但他凭自己的努力拿到一笔国际奖学金,就此开启海外留学路,为了留下生活费,他乘船买了张最次的票,吃饭靠自己带的。

最终他入院考入加州著名的理工学院,最开始他面临多重困境,语言不通、外来歧视加上文化差异,中期的他因为中国人的身份,被迫失去获得奖学金的资格。

1940年他遇到陪伴一生的爱人吴健雄,两人都是中国人,在海外互相帮助,他的爱人也是一位物理学家,恋人跟志同道合,抗日战争期间,他们想为祖国出份力,但能力有限,回去也帮不上帮,只能努力学习加强自己,为祖国效力的那一天一定会出现的。

此后夫妇二人开始努力钻研物理领域,攀登科学的最高殿堂,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两国关系并不融洽,他没有获得回国的机会,但夫妇二人十分关心中国物理行业发展。

结语

他们在国际物理会议上帮助中国物理学者,为国人提供研究思路和指导,两人在国际物理界创出偌大名声,但他们的生活却十分清贫,他们把奖金和工资都捐献给祖国,为新中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