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是内容创作者最应该保持的状态,内心的纯粹,生活的纯粹,创作的纯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家踏踏实实写好书,画家安安心心画好画,媒体集中心智采好访,这就是段永平所说的“本分”。
很多网友戏称: 李子柒四年才回来,我结婚了,又离婚了。
过去的几年里,短视频的江湖,风谲云诡,一个又一个现象级的网红,纷纷彻底倒下或者阶段性翻车或者销声匿迹,薇娅、李佳琦、辛巴、小杨哥、张同学、郭有才无一例外,甚至一度被称为“文化人”、“优等生”的董宇辉,最近也屡屡翻车,塌房迹象严重,最重要的是,司马南,他也司马难了。
网红们怎么了?这个游戏是不是快玩不下去了?人们开始发出这样的质疑。
当网红逐渐开始从一个中性词走向负面词的时候,李子柒回来了,连续更新了两条视频,一下子让整个舆论圈炸开了锅,她已经停更三年多了,但是人们从未忘记这个名字。
李子柒在这个时间点回来,对于整个视频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是一剂强心针,说实话,一贯喜欢阴阳怪气的我,想找个点来批评她,也找不到,吃了四年方便面,突然给我来了一碗米其林的大餐,我能说什么呢?
只能说,好的内容太昂贵,贵的不是价格,人世间,时间最贵。
李子柒的成功为何不能复制?为何她的生命周期如此之长?为何她可以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披荆斩棘?
深思这些问题之后,答案,对于我们所有内容创作者,都有极大的启发,我把我的一些思考在这里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愿不愿意尊重作品?
最近,村上春树时隔六年,出版了一本新书《小城与不确定性的墙》,在日本,村上春树的粉丝非常之多,是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作家,每一本书都可以引起巨大的轰动。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因为我不愿意把李子柒与其他网红混为一谈,网红在我看来是快餐的代名词,但是李子柒是一个艺术家,和作家、画家、音乐家一样,她就是个导演,只是作品发布在新媒体平台而已。
一个接近四年,一个六年,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穿越时间。
她的每个作品,有几个核心要素时间、美、情感、传承、劳作,很多人试图模仿过她,也收获了不少粉丝,但是始终无法超越,大部分人知道模仿时间、传承、劳作,但是美和情感却模仿不到,这是为什么?因为这就像我们这些写小说的人,写作语言,那是一种天赋,模仿不来,余华永远可以用最简单的汉字,给你一种震撼,李子柒镜头里的叙事手法,是天赋带来的美,而视频中的情感,则是她天生而来的性格。
在我对她仅有的了解之中,我非常认可,她是无师自通的天才,而且对于自己的作品,有着无比挑剔的执念,她在做一件她自己无比热爱的事情。
真正,可以跑赢时间的作品,是来自创作者的真心热爱,以及反复打磨,绝对不是日更甚至周更的快餐,我是一个码字的,我太清楚,一天写一篇文章,和一周写一篇文章,和一个月写一篇文章,在质量上的巨大差异,没有任何“质”可以跑赢时间,唯有“量”,量大质好,不存在,它们是反义词。
其次,我们能不能克制住世俗的诱惑?作家要吃饭,画家要吃饭,导演也要吃饭,我之前写过大量月亮与六便士之间的平衡问题,很多时候,这两件事情,也是反义词,当你因为“月亮”拥有巨大“六便士”之后,你的“月亮”很快便会黯淡无光,很多知名导演都是很好的例子,早期的成名作之后,越来越差,为了商业电影,甚至不惜连续拍出烂作,财富带来的巨大物质诱惑,会导致人丧失安静思考的状态。
说实话,我不知道换一个人在李子柒的位置上,是否也可以等四年才更新?任何时间段复出,直播带货、商业广告都可以接到手软,毫不夸张地说,李子柒的品牌价值绝对足够一个普通人财富自由几十次了。
但是,所有网红习惯性的赚钱方式,她都没有采用,从发布的两个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她过去的几年,依旧在持续创作。纯粹,是内容创作者最应该保持的状态,内心的纯粹,生活的纯粹,创作的纯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家踏踏实实写好书,画家安安心心画好画,媒体集中心智采好访,这就是段永平所说的“本分”。
顶级的内容,永远不缺钱,那是顺理成章,纷至沓来的事情,多余的钱,对于艺术内容来说,永远是附赠品,不是必需品。
最后,我们理应面对内心的正义。
我认识很多千万粉丝的大网红,私下也和他们她们喝过酒吃过饭,我问过一些事情,比如你们发的很多内容,你真的就是那么想的吗?很多时候,他们的回答很真实,我们人人都是流量的奴隶,流量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玩来玩去,一个字,蹭。
蹭,潜台词是什么?是没有自我,随波逐流,只需要在流量之中,制造情绪,情绪到位,就可以把流量拽回自己的池子里,然后转嫁给甲方,变成现金。
这样的结果就是,内心之中的是与非,并不重要,只需要想办法点燃公众的情绪,管他左还是右,燃起来就行。
任何做内容的人,无论大与小,哪怕只有10个人看你的东西,你也会影响10个人的认知,网络是一个放大器,扩音器,你在马路上,喊破嗓子,也不会有10个人来看你,所以不要小看10个完播率高的点击,你已经比现实中,强了。所以,不作恶,不说谎,不违背良心,不向流量妥协的违背良心,这就是一种善良。
走极端主义,煽动情绪的内容,终究会被自己反噬,咆哮的小杨哥,怼天怼地的辛巴皆是如此。
所以,李子柒的视频,如果能多一点,我想我前段时间写的那篇文章《》,大概率就不会成立了。
最近,我自己也在尝试做短视频,实话实说,我做的东西,跟我对文字的执着来比,那甚至连一碗方便面都谈不上,那就是一块没有任何味道的变质面包,没有时间沉淀、美的叙事、情感维系,所以注定没有起色。
道理,我全部都懂,但是做起来比登天还难,我控制不住成功、赚钱、流量的欲望。
所以,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形状的?37岁的我,答案是,金字塔形状。
失败与成功,高雅与庸俗,形成一个巨大的阶梯,失败和庸俗在最下面,是绝对的大多数,然后按照程度依次向上接近成功和高雅;我们在电视里,电影里,小红书里,抖音里,可以看到无穷无尽的美女帅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平凡的脸才是芸芸众生;哪怕是在美食之都巴黎、东京、香港、罗马,米其林餐厅也会淹没在众多口味无彩的普通餐厅中。
其实,熟悉我公众号的人,应该都清楚,我不喜欢短视频,因为我总觉得这玩意在降低社会的审美、认知和道德,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种形式有问题,所以我之前一直建议短视频平台,不能完全交给算法,要有总编辑制度,如果李子柒这样的创作者,可以获取更多的平台资源,那么短视频今天的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双刃剑,有两面性,这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人类永远都有选择权。
就像今天,大部分的网红,其实,都可以走出一条新的路,周期效应完全可以逃离。
你想快,你就走老路,短视频把流量冲击到最高,然后开始收割市场,带货、广告、卖课,然后走向塌房;你想慢,你就向内找答案,热爱内容,坚持内心,忘掉金钱与名望,回到你的内容中去,享受内容给你带来的持久性的愉悦。
那种愉悦,是夏季穿堂而过的风,是躺在阳光里的猫,是嘴里的糖,是故乡。
李子柒,才三十多岁,我坚信,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视频内容,会有更多的纬度,那也许会是一种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