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公司优化服务助企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4-15 06:51:36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2024年运行情况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行业正持续优化服务质效,深化资金集中管理能力,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动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财务公司法人机构237家,资产总额9.18万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806.14亿元,行业整体运行稳健,功能定位日益明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财务公司以‘依托集团、服务集团’为基本定位,立足集团内部金融需求,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金集约、拓展综合金融服务,有效提升企业集团的资金运营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清军表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的业务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支持集团重大项目建设、产业链协同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央企财务公司的代表,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在集团“三位一体”战略目标引导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司库管理职能,积极构建“中核特色司库型财务公司”。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田雨晴介绍,中核财务公司2024年累计办理结算业务金额超2万亿元,资金归集率超过80%,年度日均信贷规模超600亿元。公司贷款平均利率较2020年下降超120个基点,切实降低集团融资成本,在服务集团“稳增长、控负债”方面成效显著。

在支持集团重大项目方面,中核财务聚焦“产融协同”,通过专项授信、定制融资方案等方式为重点工程提供融资保障。同时,围绕核工业产业链特性,推广产业链票据业务,票据承兑余额超过70亿元,贯通上下游,间接为成员单位节约融资成本超1600万元。

与中核财务从央企体系出发构建大金融枢纽不同,湖北交投财务公司加力服务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自2015年成立以来,该公司积极打造“内部银行+供应链金融+司库管理”三位一体平台,全面支撑交通强国战略落地。尤为亮眼的是其自主开发的“楚道云链”平台,构建起“产业场景+科技赋能+金融支持”的服务体系,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1400家,融资成本平均仅为2.51%,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累计服务融资规模超百亿元,助力上下游企业现金流管理和经营周转。

“我们一直在建设施工场景方面不断探索。”湖北交投财务公司副总经理吴霞表示,针对项目链条长、涉及企业多、回款慢的痛点,财务公司制订了“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反向保理”融资服务方案,通过“楚道云链”平台将电子凭证可拆分、可流转、可融资的便捷支付属性运用于供应链支付结算场景中,推动大基建行业核心企业积极确权,落实对各级中小微企业的及时支付。

例如,古田一路北段作为湖北交投集团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融资受阻,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为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湖北交投财务公司实施“一企一策”,为其量身定制“搭桥贷款+供应链金融”的综合融资方案,开辟绿色通道,累计投放搭桥贷款1.24亿元,用于支付电、网等迁改工程,并协同外部商业银行办理供应链融资1.44亿元,助力施工单位快速回款。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专职副会长陶东平表示:“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神经中枢’,通过构建穿透式司库体系和智能化风控机制,正在逐步实现从‘资金集中管理者’向‘价值创造引擎’的转变。”他认为,财务公司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深耕集团产业场景,增强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服务供给,努力成为企业集团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平台。未来财务公司应在确保风控合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与专业性。

回顾2024年,李清军表示,财务公司行业在结算、授信、投融资等多维度取得显著成效。净息差和净利差虽处于历史低位,但这正是财务公司持续让利于实体经济的表现,凸显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稳中求进的责任与担当。

陶东平认为,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财务公司作为连接资本与产业的桥梁,其战略价值和金融力量正日益显现。从服务大国重器到扶持中小企业,从推动绿色转型到赋能科技创新,财务公司正以金融为翼,为企业集团装上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经济日报记者 武亚东)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