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在大企业呼风唤雨,有人在华尔街翻云覆雨,而俄克拉荷马州的格雷格,只想用自己双手建造一个家园。

他买了物美价廉的中国挖掘机,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但关税提高,每个美国家庭每年要为此多花830多美元,格雷格吐槽被喷成“叛徒”,用惯了中国制造的他不忍了,发问:“美国优先”究竟便宜了谁?
来源:极目新闻2025年3月10日关于《美总统特朗普:部分关税可能在4月2日后上调》的报道

一位来自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普通大叔格雷格,站在自己亲手开垦的山林家园前,对着镜头,揭开了一个被政治迷雾和媒体炒作所刻意掩盖的真相。

他质问那些在电视上、在国会里鼓吹关税政策的政客:你们口中的“美国优先”、“让美国再次伟大”,究竟优先了谁?让谁再次伟大了?

在华盛顿喧嚣的政治角力场上,格雷格的常识之声或许显得微不足道,但却引发了我们对关税政策背后真正受益者的深刻思考。

格雷格能说出这番话,是因为他和“中国制造”打交道了好几年,他深知,如果没有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自己也要和很多美国人一样患上“背痛”病了,中国产品帮了他的大忙!

如果提高了关税,他们的选择就会少很多,这就意味着他的生活水平要下降了,买东西不得不在价格上再三斟酌,去买价格更高的美国产品。
此话一出,铺天盖地的谩骂扑向了他,他被称为“叛徒”,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关税壁垒下的民生困境他和“中国制造”结缘于两年前,格雷格为了建造自己的家园,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购买了一批中国制造的小型工程机械,其中包括一台小型多功能挖掘机。

一开始他只是觉得这些机械价格实惠,比动辄数万美元的美国品牌要便宜得多。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他惊喜地发现,这些中国机械不仅质量可靠,性能出色,而且配件丰富,维护方便,完美契合了他的家庭使用场景,比本地的产品更实用。

就这样他成了中国制造的忠实用户,并开始在自己的Youtube频道上分享使用心得,评测不同品牌的中国小型工程机械,甚至开始与一些国内厂家合作,推广那些他认为真正用心做产品的中国品牌。

格雷格成了测评博主,他也很想把自己的购物经验分享出来,给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些借鉴和启发,像他一样的美国大叔还有真多。
沉迷中国机械的农场主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另一位美国人——农场主布洛克。

布洛克也经常发类似的视频,他之所以愿意评测和介绍中国机械,是因为自中国的平替很便宜,而且中国机械的功能和他们的也差不多,对于像他这样手头不富裕,且使用场景有限的大多数美国普通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所谓的“美国制造”品牌,实际上也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却仍然以高价出售,是在利用“爱国主义”情怀“割美国人的韭菜”。

许多美国网友留言表示,他们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买不起昂贵的美国机械,也不想花大价钱买那些功能远远超出自己实际需要的产品。

更令人唏嘘的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了他选择中国产品的原因。他表示,意大利经济不景气,物价飞涨,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他曾经身患癌症,治疗花光了所有积蓄,如今只能选择价格低廉但质量不错的中国产品。

这不仅是美国民众面临的困境,也是全球经济衰退下普通民众的共同难题。
只顾关税 无视人们呼声但特朗普政府对这些来自民间的呼声充耳不闻,反而高举“关税大棒”,筑起层层壁垒,声称要“保护美国和美国人”。

但这堵高墙,却把实惠的中国产品挡在了门外,让美国普通民众不得不为价格更高的“美国制造”买单,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耶鲁大学的研究显示,关税政策导致每个美国家庭每年损失约1200美元的购买力。美国智库“税收基金会”的测算则表明,每个家庭每年要增加超过830美元的经济负担。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更高的关税以及由此带来的物价上涨,三分之一的美国人选择提前囤货,这无疑加剧了民众的经济压力和焦虑情绪。
“关税保护”的真相政客们在各种场合高谈阔论,宣称关税可以“重振美国制造”、“保护就业”、“改善贸易失衡”,并以此为借口,不断加码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但这不过是精心编织的谎言,是一场“镜花水月”般的幻象。

关税看似能短期保护部分美国国内的就业机会,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产量下降以及企业倒闭,最终会导致更多的失业。

据专家估算,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损失至少14万个就业岗位,这与政客们承诺的“创造就业”恰恰相反。

数据显示,尽管对华贸易逆差有所减少,但美国近年的整体贸易逆差却节节攀升,远高于2018年关税政策实施前的水平。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即使是特朗普本人,在某些场合也承认关税政策“会有一些小麻烦”,但他仍然在公开场合坚称“关税让美国再次富有,让美国再次伟大”。
谁在为“美国优先”买单?在关税这场游戏中,真正的赢家是谁?输家又是谁?答案显而易见。

那些鼓吹“爱国主义”,高举“美国制造”大旗的美国企业,其中许多本身就依赖于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却以高昂的价格将产品出售给美国消费者,实际上是在“割美国人的韭菜”。

关税政策给了这些企业更大的涨价空间,让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提高价格,从民众身上攫取更多的利润。

那些在经济困境中挣扎的美国普通民众,才是关税政策的最终买单者。他们不得不为更昂贵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他们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格雷格在视频中反复质问:增加关税,除了让普通老百姓负担更重,还有什么意义?难道在美国的沃尔玛超市里买中国制造的产品,就不是美国人了吗?

他用最简单的逻辑,戳穿了“美国优先”的谎言,也揭示了关税政策背后的真正受益者——那些贪婪的资本家和政客。
结语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究竟是谁在为这场政治游戏买单?

美国民众的声音,才是最直接的真相,希望他们的呼声能被当局听见!
(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3月12日关于《“谢谢中国,你们挽救了许多美国人的后背”》的报道)
文|百香果
编辑|百香果

又是在用梦想当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