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李仙洲被特赦后,问周总理:我有个心结,这13年都没弄明白

槐花满院香 2025-02-11 20:07:58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1960年那个普通的一天,他身着一件朴素的中山装,面容有些历经风霜的苍老。

这人正是刚从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走出,重获自由的李仙洲。

而他这次要见的人正是周总理,两人早在1924年黄埔军校中就相识,所以这次会见谈话十分顺利。

只是在谈话结束的时候,李仙洲的面容上带了几分忐忑和忧虑。

周总理知道李仙洲心中还有未尽之言,便示意他如果还有疑问,都可以说出来,而李仙洲明显是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缓缓开口。

“总理,我有个心结,这13年都没弄明白。”

“我想知道,莱芜战役中韩练成是如何逃脱包围的?”

那么韩练成究竟在莱芜战役中做了什么,能让李仙洲耿耿于怀,长达13年?

莱芜战役

1947年1月,国民党军队集中31万兵力,从南北两线分头进攻华东解放区,企图南北夹击,分割华东解放军。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华东解放军采取防御姿态,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反击。

我们先简单说一说,敌我双方将领,国民党部队中,南线带着8个整编师分三路北犯临沂的人是欧震。

他是广东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少年时期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报国,投笔从戎。

从粤军讲武堂毕业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在北伐中因战功受领导赏识。

1935年授少将军衔,1936年晋升中将,抗战胜利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0集团军总司令、整编第39军军长。

与欧震南北呼应,带3个军南下莱芜的人是李仙洲。

李仙洲是山东人,早年曾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后考入黄埔军校一期。

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在北伐战争期间,李仙洲担任过多个职务,参与了多次战役,因战功升迁。

1930年代,李仙洲在国民党军中担任高级职务,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过多个战区的军事指挥官,参与了多项抗日战役,战果颇丰。

我军的领导人是陈毅,对他的生平大家也都熟悉,五岁时开始启蒙,青年时赴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认识了周总理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受他们影响早早的就加入了我党。

因一些原因,陈毅回国后也没有放弃革命战争,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湘南起义。

后来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重要职务,参与了一系列反“围剿”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是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和陈毅合作的是粟裕,两人一起参加过湘南起义、上过井冈山,并在之后的革命生涯中多次合作,形成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共同指挥作战,配合默契,取得了许多重大战役的胜利。

陈毅长于政治工作,而粟裕则擅长军事指挥,两人的分工合作使得他们的部队在战争中屡建奇功。

当时我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

我们放弃临沂,主力隐蔽北上,于莱芜地区对李仙洲发起全线进攻。

李仙洲固守无力,待援无望,于23日率部向莱芜以北突围。

最终,华东野战军主力在莱芜至吐丝口镇的公路两侧设置袋形阵地。

对李仙洲集团发起向心突击,仅用5小时就全歼该敌,活捉李仙洲。

战场失踪的46军军长

在莱芜战役中,除了我军英勇作战,还要得益于国民党军中的自乱正脚。

当时国军第46军军长韩练成在战前神秘失踪,使46军群龙无首,陷入混乱,战斗力直接打了个对折。

李仙洲在得知韩练成失踪后,也乱了阵脚,这种心理上的打击,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军队的败局。

具有关人士后来说,华东野战军对李仙洲部队形成包围之势后,韩练成曾与李仙洲在帐篷内密谈。

韩练成建议李仙洲推迟一天再突围,这个建议得到了李仙洲的认可。

然而,到了第二天早晨,韩练成却突然不见了,李仙洲当时曾派人四处搜寻,却始终未见韩练成的踪影。

韩练成失踪之后,军中流言四期,有说李仙洲想投共,韩练成不同意,李仙洲就将其杀人灭口。

也有说韩练成自知打不过共军,提前逃跑了,各种流言纷飞,对国民党军遭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后来,李仙洲率领5万大军都未能突围,他便对韩练成能在莱芜战役中成功逃脱感到十分不解。

韩练成的“突然消失”

韩练成少年时考入东北军讲武堂,开始接受军事教育,从讲武堂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成为一名初级军官。

在国民革命军中,他因作战勇敢、才干出众而逐步晋升,曾参加过多次战役。

1936年,韩练成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17军军长,成为当时中国军队中最年轻的军长之一。

1946年,他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其成为中共情报工作的重要对象。

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韩练成秘密加入我党,并成为中共在国民党军队中的高级情报员。

在莱芜战役中,韩练成当时就和我军情报人员取得了联系。

他在和李仙洲密谈后,就带着人以检查东城门为由离开,实则躲进了地下党的安全地点。

当时我军在围剿时候,有将韩练成一行人抓住,陈毅当时秘密将他们释放。

并叮嘱相关人员不要对外泄露这件事情,有陈毅的帮助,为韩练成脱离战役提供了直接机会。

到了1948年,杜聿明为了打压韩练成,在没有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向蒋介石告状称其“通共”。

解放军各路野战军相互配合,在部分战场上已经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蒋介石手中的将军也死的死,叛的叛,为了稳定军心,他对外并没有相信杜聿明的说法,依旧表示对韩练成深信不疑。

但蒋介石一直是一个多疑的人,私下里却派人对韩练成进行调查。

韩练成身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他和组织商量后,当机立断,找了个借口离开南京。

秘密前往东北,又经大连渡海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才真正的安全。

结语

李仙洲见过总理后,组织也给他安排了工作,他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在闲暇之余,再加上有心探察,他在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渐渐拼凑起了韩练成的事迹。

由果及因,对韩练成在莱芜战役做的事情,也有了几分揣摩,但已成既定事实,他也只能轻叹一声:时也,命也!

不久后,在一次会议中,李仙洲与韩练成不期而遇,李仙洲在监狱中蹉跎多年,身上已刻下了岁月的痕迹,显得苍老而沉郁。

但韩练成却似乎没有太大变化,面对这熟悉的面容,李仙洲有种恍若隔世的错觉。

韩练成自然也认出了李仙洲,他心怀愧疚,会议结束后特地找来,紧紧握住李仙洲的手。

诚挚地说了句:“李大哥,我对不起你啊!”这一句道歉,无关立场,直抵人心。

李仙洲也知道当年的历史纠葛已成既定事实,最终,他选择了与之前的心结和解。

参考资料:

黄埔“山东三李”结局:李仙洲被解放军俘虏----人民网

周恩来与李仙洲的师生情---李德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