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这事儿吧,说白了就是大家伙儿看谁多露脸,看完就忘,但周深每年都整出点新花样,这不今年春晚又唱了个高音拖尾,让大伙儿念叨个没完。
有时候总会想,春晚节目这么多,为啥就记住他那几分钟,可能是因为那些歌不光是唱给耳朵听的,更像是唱进心里去了。
那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我爸就一直在说去年那个健康歌多好听,说实话我也没想到老人家能记这么久,毕竟平常连昨天吃啥都记不住。
看到网上有人说周深的歌就跟种子似的,撒下去就能生根发芽,这话虽然有点土,但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
每次春晚完,别人家艺人都忙着数镜头,他那儿倒好,歌声还在各处回荡,连国外的媒体都跟着热闹。
要说周深这几年的春晚,简直就像开盲盒,每次都不知道会给啥惊喜,但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2021年那个《灯会里的中国》火到国外去了,那会儿网上到处都是外国人跟着学唱的视频。
去年那个《健康到到令》,听说连医院的大爷大妈都在哼,这传播速度,比那些养生视频都快。
今年和秘鲁歌手合唱《山鹰和兰花花》,刚开始还觉得这搭配怪怪的,结果一唱出来,整个节目的档次都上去了。
最近几天翻报纸,总能看到关于这首歌的分析,说什么文化交流的典范,反正是越说越高深。
有意思的是,这回连一些平常不怎么关注春晚的外国媒体都来凑热闹,写了好几篇长文章分析。
从社交媒体上看,好多人都在讨论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连我们单位那个从来不听中文歌的老外都问我要音频链接。
说到这儿就想起来,前几天地铁里有个小姑娘正戴着耳机跟着哼,那个投入的样子,跟唱流行歌似的。
回头想想,春晚节目那么多,但能让人记住的却没几个,周深这几年的表演却次次都留下话题。
以前都说春晚是大家一起看完就散的晚会,但周深好像给咱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虽说不是每个节目都能这样,但至少证明了,只要内容够好,春晚节目也能有生命力。
这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与其整天纠结谁上谁不上,不如多琢磨琢磨怎么把节目做得更有意思。
说起来有趣,现在好多年轻艺人都开始学周深这种风格,不图一时热闹,就想着怎么把节目做得更耐看。
这事儿告诉我们,春晚不是非得整那些噱头,有时候安安静静唱首好歌,效果反而更好。
要我说,周深这种演出方式,还真让春晚找到了新出路,不再是过完年就忘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