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世界似乎也刮起了一阵向中国看齐的旋风,试图在政策和发展路线上效仿中国。这样的举措纵然是好事,但如果不基于本国的国情考虑,一味的“邯郸学步”,必然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印度就有过不少“中国行我也能行”的经典案例,印度先是看到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红了眼,便豪言要在2030年建立空间站,然而自己的载人航天计划却屡次推迟。别忘了还有被网友戏称为“宇宙起源”的韩国,这些年除了强行把某些属于我们的文化宣为己有外,在五代战机的发展中甚至抱着野心,认为自己的产品能对标我们已经入列服役的歼-20。这不,韩国航空宇宙产业(KAI)近期关于KF-21战机的宣传片里就出现了惊奇的一幕,与前三号原型机不同的是四号原型机的座舱是双座的,我们歼-20从单座发展到双座用了差不多快10年的时间,而韩国KF-21还没首飞就搞出双座版,这未免也太离谱了。
KF-X是由韩国主导、印尼参与研发投资的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该项目从2010年开始启动,共耗资18.6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1090亿元),韩国航空宇宙产业(KAI)获得了该项目的生产合约,并与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达成合作,以获得技术上的支援。KF-X首架原型机于2021年4月9日高调下线,正式被命名为KF-21,又称“猎鹰”。根据研发人员的介绍,这款战斗机从设计到定型均由韩国技术团队主导,包括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AESA)、红外线标定系统(IRST)及光电瞄准系统(EOTS)等均实现了国产化(由韩华防务公司研发),预计服役后性能将超越韩国空军现役的F-16C/D战斗机,在国际上亦可匹敌我们的FC-31。那么这款战机性能究竟如何呢,真有他们说的能对标FC-31那么自信吗?
▲可能是因为与洛马公司的合作,让KF-21看着颇有几分F-22的影子
根据相关资料,KF-21长度16.9米,翼展11.2米,高度4.7米,总重量172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5400公斤,配备两台美国通用电力公司研发的F414-GE-400K涡轮发动机,每具发动机可提供57.8千牛的推力。该机最大航速1.81马赫,最大航程2900公里,没有内置弹舱,采用了半埋式弹舱,设有10个武器挂点,因此严格来讲KF-21只能算作4.5代战斗机,不符合五代战斗机RCS值低于0.1的隐身概念。另外从机身来看我们可以发现KF-21的机头呈上扬状,这与歼-20、F-22、F-35及苏-57向下压低的机头是相反的,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设计实则暴露了KF-21太重的弊端,因此研发团队只能通过抬高迎角,加长前起落架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战机飞行性能将大打折扣。
▲正在进行静力测试的KF-21原型机
我们的FC-31虽然现阶段动力系统上还不如KF-21,但绝对是款实打实的第五代战机,也是技术经验相对成熟的产品,并且在最新的舰载版本中,FC-31还在机首下方配备了类似F-35战机光电瞄准系统(EOTS)。虽然KF-21在官方资料上注明搭载了韩华防务公司研制的光电瞄准系统,但从公布的几架原型机中我们都没有找到相关设备,相反KF-21用于红外探测和追踪的IRST系统却暴露在机头上方且没有做任何隐身设计,目前世界各国的五代机中,只有俄罗斯的苏-57还在使用这种系统。EOTS系统的应用让FC-31空中格斗能力得到大幅度跃升,在搭载“霹雳-15”后还可以进行超视距空战,充分发挥隐身战机的优势。在这方面,KF-21显然输给了FC-31,可能考虑到未来将更多地陷入狗斗,因此KF-21在左侧机身配备了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M61A2“火神”6管加特林航炮,除了占用空间外,不利于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其它设备的安装。总之KF-21要想对标FC-31目前来说是不够格的。
▲KF-21“忠诚僚机”想象图
KAI公布的宣传片中有这么一段CG动画,即KF-21带领着两架外形酷似B-2的无人攻击机进行联合作战,动画中无人机的型号就是近几年频繁亮相航展的韩国KUS-FC/KUS-X无人机。不过这款无人机至今对外展示的都是模型,具体性能除了研发人员无人可知,要知道“忠诚僚机”对无人机的性能需求是有门槛的,不是一架亚音速无人机就能担任的。此外,“忠诚僚机”还要求战斗机的数据链系统足够稳定可靠,能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实时引导无人机执行打击、侦察的任务。韩国军队在无人机领域起步较晚,很长一段时间装备的普遍都是小型无人机,直至近几年才开始重视无人机的发展,为此韩国还特地从美国采购了4架RQ-4“全球鹰”无人机。摸索了这么一段时间,韩国自己也就开发了一款外形接近“全球鹰”的KUS-FS长航时无人侦察机,要想快进到拥有“高空高速长航时察打一体”的无人机怕是为时尚早。
▲韩国研发的KUS-FS长航时无人侦察机
在2021年釜山海洋防卫展,韩国甚至计划推出KF-21的舰载版,搭载在未来的国产航母上,可以看出来韩国人相当心急了,从单座到双座现在连舰载版都提到了日程中。一般情况下,一架新机在首飞前会先开发出1~3架原型机,然而根据韩国的计划,却要一次性组装出6架单座型。2架双座型,这表明韩国研发人员对自己的产品的可靠性没有信心,要是7月份的首飞出现问题,在国际上岂不是丢光了颜面。
▲韩国未来航母模型,甲板上方是KF-21舰载版
洛马公司在KF-21的研发过程中虽然提供了技术支援,但并不是毫无保留的技术支援,像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光电瞄准系统、飞行控制计算机(FLCC)等等这些核心设备都留给韩国人自己搞,韩华公司和LIG Nex1(韩国航空制造商)即便业务能力再强,他们最成熟的经验来源也只是T-50“金鹰”高级教练机和FA-50轻型攻击机。韩国嘴上说要让KF-21与F-35形成高低搭配的组合,其实心底早盘算好了一架F-35采购价足足可以抵上未来两架以上KF-21的造价,洛马也不傻,他们最不愿看到KF-21跟着在军火市场上分一杯羹。不管怎么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希望韩国可以清楚认知自身科工实力与我们的差距,早日打消“中国行我也行”的臆想。
▲KF-21原型机下线现场
参数还没有完全曝光 小编都知道了厉害
fc31在国内再不受待见也不是kf21能碰瓷的!
这货空重17.2顿?超过F15了,就算装备F414,推中比也严重不足。
内置弹舱不准备解决了是吧😅
韩国空军一夜就超过了英、法、德、日
装好那天记得设香台,摆三牲[得瑟]不然拆的时候会不顺利[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