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远程水面反舰技术较量:中国岂会因AGM - 158C而落后?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军事领域的竞争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而远程水面反舰技术作为海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双方竞争的关键赛道。2024年初,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获得AGM - 158C型远程反舰导弹订单,以每年50枚的速度交付,这一消息在国内引发了诸多讨论,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在这个领域拼命追赶10年后,一夜之间又落后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美国AGM - 158C:看似强大,实则局限重重
AGM - 158C型远程反舰导弹,其高空全射程大约500公里,掠海射程约180公里,速度在1马赫以下,属于亚音速导弹。弹头装药量达450公斤高爆炸药,从数据上看,在威力方面还算不错,重创驱逐舰和航母并非难事。
然而,这款导弹在实际作战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发射平台的限制,其目前能搭载的只有B - 1B轰炸机和F/A - 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机。未来计划整合到F - 35战机、B - 2轰炸机等平台,但目前美国还没有能力实现。这就意味着挂载该导弹的战机需要靠近距离中国军舰不超过500公里的位置,而中国舰载机作战半径远超700公里,歼 - 15型重型舰载机作战半径更远。在这个距离上,美军战机必然会遭到中国舰载机的拦截。
而且,美国海军和空军采购这款导弹的原因,并非是它实力超强,而是实在没有更好的反舰导弹可用。美国的反舰导弹现状着实让人担忧,除了AGM - 158C,主要的反舰导弹是反舰版战斧和鱼叉导弹。战斧导弹速度快,掠海低空飞行能力弱,很容易被拦截;鱼叉导弹射程低,速度也是亚音速,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力量,它们远远无法满足美国的反舰需求。
美国反舰导弹技术落后原因多
美国在反舰导弹技术上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美国研发飞行器最关键的设备——风洞,已经有差不多30年没有发展过了,这导致其技术储备不足。另一方面,在平台选择上也出现了问题。中国研制的是舰载反舰导弹,能利用军舰大平台打造体量更大的导弹;而美国却侧重于空射版本,导弹体量受限。而且美国造船业萎靡,难以造出足够先进的驱逐舰提供有力平台,所以只能选择空射版反舰导弹。
中国反舰导弹:多型并进,技术领先
与美国相反,中国在反舰导弹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鹰击 - 18导弹最大射程600公里,装药量在200 - 300公斤之间,突防速度在3马赫以上,除了装药量稍少于AGM - 158C,其他各方面能力都更为出色。更为先进的鹰击 - 21型导弹是一款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最大速度在6 - 10马赫之间,最大射程超过1000公里,甚至超过了美国F/A - 18型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可以看出,中国在反舰导弹技术上领先美国不少。
中国反舰实力:稳步提升,前景广阔
中国反舰导弹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中国积极探索导弹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导弹的性能和实战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建造先进的军舰平台,为反舰导弹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中国反舰导弹技术将继续稳步提升,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之,所谓的“中国在AGM - 158C服役后落后的说法”毫无根据。美国虽然在军事领域曾有辉煌历史,但在反舰导弹技术上逐渐落后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将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国防实力,为国家的和平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