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和中国加强了外交努力”,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个访华的美方高层人员”,美国联邦参议员戴安斯最近几天的访问受到外界关注。戴安斯在与中方的一系列会晤后对媒体表示,相关会晤“富有成效”,他还表示希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安排两党参议员访华。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欢迎更多美国国会议员及各界人士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增进对中国的客观了解,为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对于这一次美国参议员访华事件,在还未开始之前就有很多声音,认为这是中美两国极有可能会破冰缓和的一个预告。但很显然,就美国当前的态度很明显,并不是想要和中国缓和关系,而是想来中国进行试探。一方面美国又想要试探中国底线,另一方面也不断的对中国进行打压。事实上,戴恩斯此次访华,其根本性的目的还是针对于两国目前不断升级的贸易战进行协商。中国国务院总理上周会见之后,已经表示北京和华盛顿确实应该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
戴恩斯(资料图)
2025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京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执行副主席格林伯格。王毅表示,中美两国有着广泛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可以相互成就,造福世界。当前中美关系处于何去何从的重要关口,双方应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和愿景为指引,加强交流,增进了解,避免误判,管控分歧。中方愿本着平等原则和相互尊重精神,同美方开展对话协商,解决各自合理关切。
这位格林伯格是美国少有的积极推动中美合作的人,他主张对华以对话、合作为主,反对现有的抗华政策,一直是美国民间中美关系的“桥梁”角色,甚至在之前被称为“中国的老朋友”。已知,中美的关系一直都不太对付,主要是美国一直在单方面的把中国当成假想敌、针对中国。而特朗普上任之后,也是一如既往的将中国当成假想敌,持续宣扬“中国威胁论”。
特朗普(资料图)
格林伯格当着王毅的面,对华作出承诺,表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未来,双方应该加大接触,增进理解,扩大合作,自己将继续为此目标作出积极努力。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不排除是在寻求和中方达成一个保持接触的共识。因为接触、理解、合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要想达成中美之间的合作,首先就得接触。同时,保持密切的接触,也有助于降低误判发生的概率。
特朗普已经派出了自己的亲信、美国参议员戴恩斯访华,结果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特朗普根本无法实现自身的对华政策。因此在对华关系问题上,美国政府的态度必然会出现部分软化。但是态度上的软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手中的动作会停止。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是基于美国的霸权逻辑和体系。随着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美国的对华制裁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美国商务部(资料图)
中美关系现在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接下来该怎么走很重要。最好的相向而行,这样才能合作共赢。说到底,中方现在还是非常希望中美关系降温。之前中方也说了,希望更多美国国会议员及各界人士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这种直接接触远比隔空喊话更有助于消除偏见、增进理解。就是说,美国一些人要亲自来中国看看了,现实了解一下中国的经济、贸易、社会环境等等,了解之后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