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和Intel之前都雄心勃勃,期望在芯片代工业务上,能够超越台积电或者说靠近台积电。三星很早就宣称3nm芯片量产,并且率先使用了GAA全环绕栅极晶体管架构,而台积电则要在2nm才会使用这种技术;而Intel也早早购入了ASML最高端的High NA EUV光刻机,并加大了自己工艺节点的研发,希望能通过自己20A以及18A等节点,获得更多的用户。

但现在看来三星和Intel期待的弯道超车已经变成了弯道翻车,三星的3nm至今没有多少客户,而Intel的晶圆代工业务更是风雨飘摇,之前传出了18A工艺良率只有10%,甚至大力发展Intel芯片代工业务的CEO都黯然下课,Intel的晶圆业务甚至有拆分以及出售的可能。这使得台积电在芯片代工业务上似乎找不到任何对手。
从行业的预估来看,三星晶圆代工全年市占率恐跌破10%以下,而Intel若迟迟无法分拆晶圆代工事业,整体亏损将持续扩大。而台积电这边则是混得风生水起,台积电2025年持续通吃7nm以下大单,掌握AI芯片大客户,加上2纳米GAA制程将如期登场,短时间内我们不会看到芯片代工业务的三分天下,更多还是台积电一家独大。

事实上,台积电10月营收冲破3000亿台币新高,虽然11月受到手机、PC需求平淡,加上受到AI芯片禁令影响,来自中国订单将明显缩减,但11月依然有机会达到2700亿台币的营收,全年营收毫无悬念应该达到预期,甚至有可能超标。目前台积电3nm/5nm的产能利用率仍维持满载,也就是说美国的AI禁令,虽然让台积电减少了来自中国的订单,但台积电不缺客户,并没有受到美国AI禁令的多少影响。
事实上这和之前一些国内半导体人士的预估大相径庭,之前很多人说没有中国订单,没有华为的芯片订单,对于台积电是巨大的损失;但现在看来无法获得台积电的支持和代工,来自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损失会更大,毕竟台积电的营收并没有受到缺乏中国订单的影响,但国内芯片因为失去台积电则很难在先进工艺上获得明显的突破。

来自半导体的供应链表示,AI芯片禁令确实对台积电来自中国营收有所影响,但排队等待台积电3/5nm制程及CoWoS产能的非中国客户更多,因此基本抵消了台积电缺乏中国订单的冲击,另外由于台积电通吃所有AI芯片大单,简而言之就是只要全球市场只要继续需求AI芯片,那么无论哪个客户的量多一些少一些,或者有什么针对单一地区的代工禁令,对台积电影响都比较小。
最近台积电董事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表示台积电没有竞争对手,全球AI芯片客户几乎都在其手中,2nm制程将如期登场,已远抛对手在后。在点评Intel的时候,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指出,Intel没有策略也没有CEO,董事会对未来策略没有定见;而三星与Intel不同,三星主要是技术性的问题,并不是行政策略的问题。

三星和Intel都期望自己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去弯道超车台积电,但现在都变成了弯道翻车,这说明了很多问题。三星很显然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台积电的技术能力,工艺研发上问题太多,3nm的产能迟迟上不去,甚至还拖累了自家的手机以及AI芯片发展,三星在晶圆业务上的巨额投入眼看短期内是很难收回了。而Intel的问题是策略和经营团队,其制程技术与所拥专利仍相当强大,只是没有办法施展实力,外部客户不会选择效率低、成本高与可能争利的晶圆代工厂。
原本整个行业都认为,台积电最大危机是美厂扩建与获利表现,以及美国政府的态度。考虑到Intel毕竟是美国公司,三星本身实力雄厚,在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后,如果业务量出现问题,那么台积电有可能会很快下滑。但现在三星和Intel自己不争气,等于变相帮台积电解决了后顾之忧,需要芯片代工的厂商完全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依靠台积电,而台积电也可以继续将成本和压力分摊到客户身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很想扶植本土公司在芯片代工这部分的业务,但Intel现在这个样子似乎也很难把重心放在晶圆代工上。而且要考虑到一点的是,目前台积电的代工业务有70%是来自于美国芯片企业,如果台积电有什么问题,美国芯片企业也会跟着出问题,所以对于台积电在美国建厂的做法,美方肯定是大加支持。考虑到台积电的2nm工艺将收获大量客户,所以台积电在行业内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