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连续出招,菲政治家族站队,马科斯反击:新成立一个特殊机构

番茄不倒翁 2025-04-23 12:45:53

前言

这场家族对决正值中期选举前夕,杜特尔特阵营民调领先,马科斯政府则加大政治打压,双方斗争升级。

萨拉为何能获得各大政治家族强力支持?马科斯建立特殊机构背后有何算计?

马科斯成立特殊机构强力反击

然而,政坛风云莫测,这种直接针对国际法律渠道的做法,是否会如马科斯所愿?面对马科斯的步步紧逼,杜特尔特的女儿、菲律宾副总统萨拉并非束手就擒,而是早已部署了一系列令马科斯陷入措手不及的政治反击,精准打击着马科斯家族看似坚不可摧的政治堡垒。

萨拉连环出招瓦解马科斯阵营

伊梅作为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早已公开批评马科斯政府逮捕杜特尔特的程序违法。萨拉的支持,不仅为伊梅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资本,更重要的是,这一举动向菲律宾其他政治家族发出了明确信号:脱离马科斯阵营,加入杜特尔特阵营,将获得全力支持。

这一招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菲律宾维拉家族迅速公开站队杜特尔特,并掷下重注——宣布追加5亿比索(约合6400万美元)竞选资金,专门用于支持萨拉阵营的候选人!以维拉家族在菲律宾的地位——菲律宾最富有家族之一,家族成员占据多个参议院席位——这一站队无异于政治地震。

更令马科斯头疼的是,在萨拉的战略运作下,杜特尔特阵营支持的参议员候选人民调飙升,邦格(Bong Go)等杜特尔特的铁杆盟友民调排名居前。根据最新预测,杜特尔特阵营有望控制9-14个菲参议院席位,这将严重掣肘马科斯的施政空间。

最让马科斯难以接受的是,萨拉本人的支持率高达惊人的59%,而马科斯却仅有25%。若参议院席位被杜特尔特阵营控制,不仅能轻松否决对萨拉的弹劾案,更能在2028年继续问鼎总统宝座,这对马科斯家族的长远政治布局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

萨拉强势的政治手腕和深厚的民意基础,并非偶然,而是植根于菲律宾政治斗争的土壤中。这场权力博弈的背后,是两大政治家族长期以来的路线之争和权力较量,其根源可追溯到马科斯上台伊始。

马杜联盟瓦解的历史脉络与深层动因

然而胜选后,马科斯近乎立刻展现了过河拆桥的本色。他将萨拉安排到教育部长职位,而非萨拉期望的国防部长。这仅是开端,随后马科斯加速翻转杜特尔特政府的多项核心政策,特别是在外交路线上,马科斯几乎完全背离了杜特尔特时期的多元平衡策略。

最明显的转变发生在对美政策上。马科斯政府急速靠向美国,扩大军事合作,批准新设美军基地,并在南海问题上频频挑衅中国。这与杜特尔特时期坚持独立自主、平衡大国关系的外交路线形成鲜明对比。曾经,杜特尔特明确拒绝美国在菲建立新军事基地的请求,而马科斯却积极邀请美军入驻,甚至参与在南海举行针对性极强的联合军演。

双方的分歧不仅限于外交,在国内政策上的冲突同样激烈。2023年2月,在马科斯的默许下,他的表弟、众议院议长马丁·罗穆尔德兹推动启动修宪审议工作,被广泛认为是为解除总统任期限制铺路,这一举动立即遭到杜特尔特的强烈反对。

这场权力决战并非仅限于两个家族,而是牵涉整个菲律宾政治格局和地区稳定。随着5月中期选举临近,这场斗争正走向白热化阶段,其影响将远超出菲律宾国内,甚至波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生态。

血雨腥风的中期选举与国家未来走向

5月的菲律宾中期选举,俨然已成为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两大家族生死之战的决定性战场。这场选举不仅关乎24个参议院席位中的12席改选,更是对马科斯执政两年来政绩的全民公投。对杜特尔特家族而言,这是唯一翻盘的机会;对马科斯而言,若失利则意味着其施政将陷入瘫痪。

杜特尔特被捕的震荡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汇率累计下跌5%,国内通胀率突破10%。大量外资企业加速撤离,本土企业投资意愿低迷,经济增长遭遇逆风。市场的不安情绪传导至民众生活,进一步削弱马科斯的民意支持。

地区大国与国际势力也在密切关注这场斗争,美国、中国等国的态度将对局势走向产生重要影响。马科斯亲美反华的外交路线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杜特尔特的多元外交理念更受中国欢迎。国际力量的微妙博弈,也将成为菲律宾政局的重要变量。

这场足以改变菲律宾政治生态的权力较量,终将在5月见分晓。然而,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斗争对菲律宾社会的撕裂与伤害已不可逆转,真正的输家或许是菲律宾的民众与国家发展。

结语

菲律宾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两大家族的权力较量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中期选举临近,双方斗争将更加激烈。马科斯尽管掌握实权,但民众支持率不断下滑,杜特尔特家族则在民意与政治盟友方面优势明显。

这场家族政治博弈远超个人恩怨,实则是不同治国理念和外交路线的对决,甚至反映了大国博弈在东南亚的缩影。

无论结局如何,菲律宾民众将成为政治动荡的最终承担者,真正的国家利益又该如何在家族政治中得到保障?

信息来源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