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这一段看得人热血沸腾:诸葛亮大开城门,淡定抚琴,司马懿吓得直接撤军!但等等,这个故事真的经得起推敲吗?历史真相告诉你,空城计可能压根儿没发生!就算有,也是在侮辱谁的智商?历史上的空城计,大概率是罗贯中编的! 《三国志》里没提这事,街亭失守后,诸葛亮确实撤回汉中,但没“抚琴退敌”。史学家陈寿老老实实写:蜀军败了,诸葛亮只能退守,没提任何空城计的骚操作。《三国演义》为了捧诸葛亮,把他塑造成“智商天花板”,加了这个神剧情。这剧情是不是有点离谱? 空城计的设定是:诸葛亮守西城,兵力不足,司马懿带15万大军杀来,亮哥大开城门,自己在城头弹琴,司马懿一看:有诈!赶紧撤! 这……真的合理吗?实战中,空城计有多不靠谱?脑补一下战场:诸葛亮这边:城里没兵,只有几个老弱病残,城门大开,自己还淡定弹琴,摆出一副“来呀,我不怕”的架势。司马懿那边:15万大军,情报精准,知道蜀军刚吃了败仗,街亭都丢了,西城八成空虚。“哦,城门大开,肯定有埋伏!”然后派10个斥候进去看看不就完了? 或者射几箭试探一下,城里要真没兵,早就乱了!再不济,围城几天,饿也饿死你!哪有直接吓跑的道理?历史上,司马懿可是魏国的“稳健大师”,打仗从不冒险。《三国志·司马懿传》里,他面对诸葛亮的北伐,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愣是拖得蜀军粮草耗尽。这种人会被空城计吓退?感觉像在侮辱司马懿的智商!空城计,到底在侮辱谁?侮辱司马懿?空城计的故事,把司马懿写成一个“胆小鬼”,明明占尽优势,却被诸葛亮的“心理战”吓跑。这合理吗? 司马懿可是三国后期的大BOSS,灭蜀、平辽东,智谋和耐心都不输诸葛亮。街亭之战,他刚大胜蜀军,士气正旺,哪会怕一个空城?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硬生生拉低了司马懿的智商!😤侮辱诸葛亮?再想想,空城计也未必捧了诸葛亮!如果真有这事儿,诸葛亮等于在拿全城百姓的命赌司马懿“不敢进”。万一司马懿不吃这套,派兵一冲,西城不就完了?诸葛亮历史上的形象是谨慎睿智,运筹帷幄,哪会用这么冒险的招数?《三国演义》强行加戏,反而让亮哥的“神算”显得有点儿戏!侮辱观众的智商?说白了,空城计可能是在“骗”我们这些看故事的人!😂 罗贯中为了剧情高潮,编了个离谱的桥段,赌的就是我们爱看“神机妙算”的爽感!但细一推敲,这不就是在逗我们玩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