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桩功可唤醒人体神奇的自愈能力
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
站桩是一种姿势,这种姿势能调动全身的气机,促进气血的流通。
站桩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你说的站桩不就是蹲马步嘛,谁不会啊,哪有这么神奇啊。蹲马步是站桩的一种,站桩还有很多种类。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站桩,“万动不如一静,万练不如一站”。
人在年轻之时,一般下焦比较实,上焦比较虚,上焦是指心与肺,下焦是指肝与肾。上虚下实,元阳充足,头目清醒,人就充满了活力。
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样,天上风轻云淡,地面绿树成荫。然而,到了老年,人会渐渐地变为下焦虚,上焦实。上虚下实,头轻脚重,人就会神清气爽;下虚上实,头重脚轻,人就会昏昏沉沉。
所以,中医认为上虚下实是身体健康的标志,上实下虚则是病态的表现。
人为什么会上实下虚呢?这是因为气的流动不通畅了,气都集中在了上部,不下降了,上面当然实了,下面当然虚了。
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人体的法则遵循天地的法则。天地之间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体之内也应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人体之内上虚下实,天地之间也应该上虚下实。

如果下面的地虚了,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流失,那么,上面的天就变实了,沙尘暴会笼罩天空。
那么如何来改善这一状况呢?国家的政策是植树造林,让下面先实起来,下面实了,上面自然就虚了。
中医养生的道理也一样,要让上焦的心肺之气降下来,先要让下面的肝肾之气充实起来。方法之一就是站桩。
站桩--站桩,关键是一个桩字,桩就是要让身体的下半部分稳定下来,要有生根之感。
你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头顶天,脚踏地,身体先有了根,体内的气才会自动地慢慢回归原位,该上升的上升,该下降的下降,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时间一长,身体就恢复到上虚下实的状态。
这就好比一杯浑浊的水,你越搅动,它越浑浊,你让它静止不动,轻的东西就会往上浮,重的东西就会往下沉,不一会儿,你就能看见一杯清澈见底的水。
站桩时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让身体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实,下面充实了,肾精就会充实,肾精充实了,宗气运行通畅,心肺之气下降,肝肾之气上升,这样一来,人就进入了上虚下实的状态,就能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对站桩有具体的论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
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站桩是补充元气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气充满以后,人就会身强力壮,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许多身体健康的人长期站桩,他们都享有高寿。

而一些体弱多病之人,通过站桩,一样从中获益。
站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加速新陈代谢,还可以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对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
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翘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腹部放松微回收。会阴上提,尾闾下垂指向地面。
会阴往上提,气就能往上升,配合着百会上领,这样上下气机连成了整体,气机平衡,内蕴充足,才能显现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内气浑厚的姿态。体内气机充足、通畅了,身形自己会往下矮。
下矮时膝盖不能过脚尖,这样站桩既出功夫又长力气。
保持这个姿势,尽量放松全身,什么都不要想,让气血自然流动。一般至少站30分钟。
开始练习站桩时,会觉得很费力气,膝盖、大腿酸痛。有的人还会哆嗦,这是正常的反应,没有关系,哆嗦劲儿过去慢慢就好了。
腿酸痛时一定要坚持,忍耐一会儿,酸痛是因为你的身体里气不足,无力支撑身体重量。这时你可以用意念去体会哪个部位酸,怎么个酸法,气随着意念行走,你的意念到了酸痛的部位,气就会注入这个部位。

等到这个部位的气慢慢充足之后,酸痛也就消失了,这时你的身体就会蹲得更低更稳了。
大家一定要牢记,站桩站直了虽然省劲,但越直越没有效果,如果能蹲得低一点尽量蹲低。当然,身体下蹲时不要勉强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
站过桩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只要站上一会儿,你就能感觉到四肢发热,这是因为你的气血开始旺盛起来了,
再站一会儿,你会自然地感觉到体内气的运动,你的意念到了哪里,气就会跟到哪里,这是因为你身体内的经络开始连通了,经络连通之后,气血就会畅通无阻,
身体的各种病症就能很快得到改善,正如苏东坡评价练站桩时所说:“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一位痔疮患者,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他患痔疮已经很多年了,一直没有根治。
只要一咳嗽或一使劲儿,就有可能出现肛门脱垂的现象。痔疮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经常为此焦躁不安,坐卧不宁,而且他还有高血压。
痔疮是身体气虚的反应,人的身体一虚弱,正气虚损,血脉阻滞,就容易生湿积热,湿热下注肛门,便引发了痔疮。要想根治痔疮,就应补气。
我建议他练习站桩。一开始他还不愿意,不相信站桩就能治病,非得要吃一堆中药。我劝说他,你吃了这么多年的药也没见好,尝试一下新的方法也无妨啊。
他勉强同意了,回家后按照我说的,每天开始练习站桩,开始是每次站20分钟,慢慢地每次站半小时。
刚开始几天他还总给我打电话抱怨,站桩时手脚经常出现发麻、发胀的感觉,皮肤就像是无数蚂蚁爬过似的,很不舒服。我告诉他,皮肤出现这种“蚁走”的感觉,正是气血开始通畅的表现,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如要血通,则气必先通,不用担心,这是好现象。
后来,我就没接到他的抱怨电话了,大概过了三个月,我已经忘了这件事了,一天他又打来了电话,告诉我,痔疮已经好多了,血压也稳定了,他兴奋地说自己现在对站桩已上了瘾,一天不站,心里就没着没落的。
听完他的话之后,我又想起苏东坡的话来,站桩有时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站桩过程的21觉
站桩时,不管有无意念活动,都要有感觉和反应,正常的感觉有助于水平的提高,否则站桩就没有意义了。
而意念与感觉,二者常常是难以分开的,正确的感觉用语言形容出来,再有意识地运用到站桩中去,就是意念,而意识活动产生出与之相似的反应就是感觉。
我们今天来用的许多意念活动就是前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包括感觉)而流传下来的。
不同的意念活动可以有相同的感觉,而同一意念也可能有不同的感觉,究竟怎样是正确的感觉,只能从大体上讲一下,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解决问题时还要作具体分析。
一般讲来,在练习时,只要感觉舒适得力、协调平衡,不憋气,不过于紧张,练习后稍有疲劳或留有余兴,都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就可以坚持练下去。
练习时,不要针对某一种意念找某一种感觉,那样易流于形式,而可能练出副作用,只要注意精神切实、意念具体就行了。

让各种感觉自然而然地形成,自然而然地消失,这样才能把功夫练到自己身上。
即使有时需要找一些意念产生的感觉,也是求意感,不要求力感,力感和意感的区别,很大程度决定于用意的深度和凝重程度。所以,功夫不到,不要用过于强烈的意念活动,所用的意念活动,要保证你能灵活地掌握并控制它的含义。
站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由于间架、意念引起感觉,又用这些感觉对照间架、意念的要求去调整,同时检验意念活动的正确与否,就在不断思维、感觉、调整中,气血不养而自养,肌肉不练而自练,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和养生的效果。
桩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会有不同的反应并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态,此外,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不一,练功目的各异,个体神经敏感度有差异,因而练功者也会出现各种各样、各自不同的反应,对这些反应,一般不必介意,任其自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