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慈山之阳,有拱木,上有二鹊各巢而生子者。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其一方哺子,若见而怜之,赴而救之,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噫!鹊,禽属也,非有人性也,乃能义如此,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译文
在大慈山的南面有一棵树,有两只喜鹊分别在树上筑巢,各自生下了小喜鹊。有一只喜鹊妈妈外出觅食时被老鹰叼走了,它的两个孩子失去妈妈,叫得十分凄凉。邻居的喜鹊妈妈回来喂养自己的孩子,看到它们觉得太可怜了,就飞过去把这两只小喜鹊一个个叼起来,放进自己的巢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养育它们。啊!喜鹊只是一种鸟类,却能如此懂得怜悯、爱护弱智,这样讲仁讲义。而我们有些人却毫无人性,不仁不义,因此,他们是连禽兽都不如的。

注释
(1) 阳:山南水北谓之阳,意为大慈山的南面。
(2) 拱木:径围大如两臂合围的树。泛指大树。
(3) 鹊:指喜鹊鸟。
(4) 巢: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为筑巢。
(5) 鸷:【zhì】,是指凶猛的鸟的意思。
(6) 啁啁:【zhōu zhōu】,鸟鸣声。
(7) 哺:【bǔ】,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在文中指的是“喂养”的意思。
(8) 赴:【fù】,在文中指的是“前往,前去”的意思。
(9) 衔 :【xián】,用嘴含,用嘴叼。
(10) 噫:【yī】,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
(11) 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