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俄的天然气管道,从中方这里已经传出了重磅消息,彻底否决了俄罗斯这边所提出的方案,中俄天然气管道主导权,必须要牢牢地掌握在中国的手中。
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及北溪二号管道被炸之后,俄罗斯此前所主要依赖欧洲的天然气市场,而在战争爆发之后,这个途径已经基本断绝,所以俄罗斯只能选择向中国大规模的出口天然气。
其实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之后,情况就已经相对紧张,俄罗斯也开始为替代欧洲市场而做准备,只是俄罗斯准备的速度到底还是稍微慢了一些。
2019年,俄罗斯就建成了通向中国的第一条天然气管道,也就是“西伯利亚力量”一号。
只不过这条天然气管道的输气量相较于北溪二号管道,其实只有一半左右,根本无法填补欧洲市场失去之后的空隙。所以在“西伯利亚力量”一号建成之后,“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就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但是不是说双方都有意向,事情就能够被立刻谈成的,因为修天然气管道不是一个小事,管道建成之后,签了合同,基本上就是二十年往上的事情了,价格,管道怎么修,谁出多少钱,这都是问题。所以中俄两国一直扯皮到了2022年才基本确定了路线,也就是过境蒙古国,进入我国内蒙古。
蒙古国当然对这个项目非常的欢迎,首先,蒙古国自己也是需要使用天然气的,其次天然气过境前往中国,蒙古国多少有能收一些过境费。对于蒙古国而言,这个管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问题在于,中俄两国之间因为价格的问题,始终都没有达成一致。
所以这个事情就又被拖到了2024年,中俄这边还在谈判,但是蒙古国却先等不及了。
也或许是因为蒙古国想要向中俄施压,但是蒙古国的政府实在是没有什么政治智慧,竟然选择公开表示“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已经不在“蒙古国未来五年的建设计划”之中。
这等于就是公开打俄罗斯的脸,因为过境蒙古国是俄罗斯方面所提出来的。于是俄罗斯政府就开始和哈萨克斯坦进行接触,单方面的希望“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能够过境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来说,过境哈萨克斯坦当然有更多的好处。
首先,哈萨克斯坦的体量远远大于蒙古国,所以哈萨克斯坦中途本身就能消化很多的天然气,俄罗斯还能多挣一笔钱,而哈萨克斯坦也能顺势的到很多低价天然气,还能收中国的过境费,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非常的积极。
但是过境哈萨克斯坦,对我国而言,其实是没有好处的,反而只有坏处。
因为我们的一些西部省份,比如甘肃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甚至山西省都在自产天然气,而且我们有西气东输的工程,这意味着我们的西部本身就有着天然气管道。
但是这些管道一直都在输送我们西部生产的天然气,实际上是满载的状态,如果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进入新疆,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还需要再在西部修建一条天然气管道,图什么呢?
而且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谈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没有拉着我们中国,完全就是自己做主的。更有趣的是,蒙古国看到俄罗斯去找了哈萨克斯坦之后,自己这边竟然也表示愿意继续“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的项目,所以继续走哈萨克斯坦其实没什么必要了。
所以我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欧亚石油天然气论坛期间,讨论“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路线问题时也明确表示:“关键在于选择哪条路线。第一条路线是通过蒙古,第二条路线则不通过蒙古”。他补充说,第二条路线完全穿过俄罗斯领土,终点定于后贝加尔斯克附近。
也就是说,中方也提出了两条路线,一条过境蒙古国,另一条则是全部通过俄罗斯境内,最后直接进入我国东北地区,哈萨克斯坦路线完全不考虑。对于我国而言,第二条路线就能够规避到麻烦的,政权还不稳定的蒙古国。
但是对于俄罗斯来说,其实也就等于和我们从新疆多修了一条管道一样,他们也等于是多修了一条管道,所以他们最终未必同意。至于价格的问题,因为中俄此前已经有一条管道了,所以相对是比较好商量的,价格也是国际化的。
张汉晖大使还明确表示,经由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出天然气的路线,因为成本过高,所以中方已经明确表态,这条路线是不现实的,是行不通的。
“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预计将会从俄罗斯亚马尔半岛到西西伯利亚,最终延伸到我国境内,其最大输送能力为每年500亿立方米。
目前该管道穿越蒙古国段还在进行勘测工作,2024年12月底,俄罗斯单方面的宣布启动了从俄罗斯经由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路线,并且表示该管道有能力输送每年450亿立方米的数量,但是其中100亿立方米需要交给哈萨克斯坦使用,这也意味着“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如果走哈萨克斯坦,我国能得到的天然气数量就会比较少了。
参考资料:
《俄罗斯和中国继续讨论“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路——大使》 俄罗斯通讯社
《媒体:蒙古有兴趣与俄中两国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问题开展会谈》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