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后仍需春捂

大河健康报 2025-02-18 12:50:56

今天(2月18日),我们迎来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古人概括雨水的标志性气候和物候为:“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雨水时节,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而南方大多数地方则已经是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节气应注意以下养生关键点。

起居:通风补阳

居室应勤通风,注意保持整洁干燥。

体质较弱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冷水,以防湿寒入侵,引起关节酸痛或其他不适。适当晒太阳,尤其是背部,以补充阳气。

着装:保暖透气

雨水节气后,天气逐渐回暖,但是早晚温差较大,所以仍需注意“春捂”。不要过早脱下冬装,特别要注意保护脾胃不受寒湿侵害。

特异性皮炎患者或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的患者,要注意保持衣物干爽、透气,尽量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

饮食:省酸增甘

《备急千金要方》中云:“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养护脾胃,宜适当多吃甘味食品,可选择山药、茯苓、百合、南瓜、大枣等,还可搭配其他食材煮粥食用,如胡萝卜南瓜粥、薏苡仁党参粥、枸杞山药粥。

尽量少食影响脾胃功能的酸涩、油腻食品,避免摄入寒凉的食物。比如,少吃冷饮或西瓜、生梨等寒性水果,以免影响阳气的升发。

推荐3个食疗方

山楂乌梅消滞茶

材料:山楂10克,乌梅10克,谷芽10克,麦芽10克,冰糖适量。

做法:所有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加水600毫升,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20分钟后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开胃消滞。

金橘芡实小米粥

材料:金橘20克,芡实100克,小米50克,生姜少许。

做法:将金橘洗净切片,芡实、小米淘洗干净,然后把所有食材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即成。

功效:健脾养胃,疏肝理气。

紫苏杏仁粥

材料:紫苏叶10克,杏仁10克,白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做法:白米洗净,加水适量,加入杏仁、生姜、大枣煮粥,待粥快煮好时加入紫苏叶,粥晾至温热即可品尝。

功效:解表散寒,理气和胃,化痰止咳。

春天运动正当时

适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阳气升发。但是,雨水时节要避免进行过于激烈的锻炼。

中老年人要科学、有针对性地春练。建议选择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柔和运动。

不必强求做完整套动作,只要做到动作舒展、量力而行,就会对提升身体素质有很大帮助。

缓解“春困”按摩三个穴位

穴位按摩

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子,用两食指点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然后向上推按到眉间的印堂穴上,再向下到迎香穴,这样来回按摩可以起到预防感冒和缓解过敏性鼻炎的作用。

大椎穴具有升阳强壮的作用,常常按摩可疏通全身气血,通经活络,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大鱼际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之处,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搓擦大鱼际可预防春季呼吸道疾病。操作时两手指交握,两拇指外侧贴合互搓,以搓得局部发热为度。

如果出现“春困”,常常无精打采,可以用拇指按揉内关、神门、三阴交这三个穴位,每天按揉5~10分钟,可以起到安神定志、调整睡眠的作用。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