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贺子珍带着李敏和毛岸青回到了国内。不久后,毛主席将孩子们接到自己身边抚养,而贺子珍则南下去上海生活。从此,李敏成为了毛主席与贺子珍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随后的日子里,毛主席与贺子珍虽分隔两地,但他们的心始终紧密相连。1953年,当毛主席从李敏口中得知贺子珍在上海遭遇住房困难时,他嘱咐女儿去找汪东兴叔叔帮忙。
毛主席为什么会让李敏找汪东兴办事?贺子珍在上海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她和毛主席又是怎么联系的呢?
毛主席与李敏
李敏十五岁那年,突然提出要去上海看望母亲贺子珍,毛主席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爸爸,你不找个人送我吗?”李敏主动询问。
“我十七八岁就自己扛着行李去长沙了,你这么大了还要人送吗?”毛主席严肃地说。
看到爸爸是这样的态度,一向乖巧的娇娇,这次故意说了个“气话”:“不要送,我走丢了,看你怎么办?到上海我找不到家怎么办?”
女儿是开玩笑,但心疼女儿的毛主席却真的思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毛主席才说:“你丢了,爸爸就没有娇娇了……”
毛主席
毛主席心里是非常心疼这个女儿的。李敏在很小的时候,贺子珍就离开了,她从小就在儿童院生活,四岁时又去了异国他乡,如今虽然回国了,但汉语说的还不利索,这要是真的走丢了,可是承受不起的啊!
于是,经过思考,毛主席决定,让一名卫士送李敏去上海找妈妈,以确保她的安全。
话分两头,贺子珍自从定居上海后,她总是渴望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她更加心急如焚。然而,当她一次次跑到上海市委请求分配工作时,却一次次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她感到失落和迷茫,但她依然保持着坚强的信念。
在李敏的眼中,妈妈虽然身体逐渐恢复,但情绪却大不如前,她常常陷入深思。唯一不变的是,贺子珍还是那么关心着毛主席,总是向女儿打听着毛主席的近况:毛主席身体好不好,毛主席穿什么衣服,毛主席吃的怎么样,毛主席有没有说什么……
贺子珍
每当李敏要回北京时,贺子珍总是搂着她哭得特别伤心。这让李敏十分心疼妈妈,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她们之间的母女情深。
回到北京后,毛主席听闻贺子珍的近况也十分关切。他坐在沙发上听女儿描述妈妈的病情,看着李敏的脸,毛主席不由自主地说:“孩子,你看你的脸和嘴多么像你的妈妈呀!”
毛主席很关心贺子珍的生活,虽然很多事他不方便出面,但他把照顾贺子珍的事交给了最信任的汪东兴去办。他曾对女儿说:“你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找汪东兴叔叔,我办不了的事情,他能办到。”
毛主席十分信任汪东兴。他被调入中共中央机关工作长达30年。他的出身、经历、政治素质以及对工作的细心都深受毛主席的称赞。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让汪东兴负责整个中共中央机关的警卫工作以及自己的住行等安全工作,并经常派他代自己接送重要的客人,转达自己的意见。因此,1953年,当毛主席让李敏找汪东兴解决贺子珍的住房困难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
汪东兴
其实汪东兴与贺子珍的渊源也颇深,他们在延安干部团时就已相识。他尊称她为贺大姐,在得知她的困难后,马上就去想办法解决。
当时,汪东兴委托时任华东局第一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的柯庆施,为贺子珍安排了住处——一座法式建筑。这栋房子曾经是陈毅的住所,后来陈毅调离,房子便空了出来,贺子珍就搬了进去。
得知贺子珍的住所有了着落,毛主席很是欣慰。他一直很关心贺子珍,甚至在院子里种下许多玫瑰花,这都与她有关系。因为贺子珍的小名中带有“桂”字,与玫瑰的“瑰”字同音,所以每当看到玫瑰花,毛主席与李敏都会心照不宣地对视而笑,同时想起他们思念的人。
贺子珍、李敏
又是一个假期,李敏独自前往上海看望母亲。临走时,贺子珍一再告诫她乘坐火车而非飞机。原来,她听广播得知有个外国人坐飞机失事,机毁人亡,这让她十分担忧。
贺子珍的一生,都与毛主席有着深刻地联系。虽然晚年的她很少对外提及她与毛主席的曾经,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直到去世,贺子珍都在心底深深地爱着他——永远的战友,永远的伙伴,永远的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