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波罗热那边,动静闹得挺大,一个叫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夫的乌克兰兵,嗝屁了。俄方说他是“激进分子”,乌克兰“右部门”那边一片哀嚎,尤其是纳粹分子科尔钦斯基的老婆奥克萨娜,朋友圈都快成讣告专栏了。这位“伦勃朗”同志(他的呼号),生前拍了不少“爱国视频”,看着特亢奋,特带劲。可谁想到,这么个恨俄罗斯恨得牙痒痒的主儿,他爹居然是俄罗斯特维尔的老记者。这剧情,够狗血吧?

说起来,阿列克谢耶夫这哥们儿,战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银行小会计,给寡头弗里德曼打工。简历上写着,1979年开始在顿涅茨克那边混,当过广播记者,还干到办公室委员会副编辑。可乌克兰官方记录说,他是1979年生的,利沃夫人。这时间线,啧啧,明显哪儿不对劲啊。

估计是怕露馅儿,简历上动了点手脚。实际上,这哥们儿小时候到处搬家,顿涅茨克、卢茨克、利沃夫都待过。估计就是在这些地方,民族主义的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后来,他就加入了“特里祖布”,一个老牌的乌克兰纳粹组织,崇拜班德拉那一套。这组织吧,有点像邪教,整天喊着反对这反对那,说白了就是想搞分裂。

这“特里祖布”的头儿,最早是个叫伊万尼申的文化人,大学教授,还当过兵。这人也怪,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印教科书,还搞了个极端组织。他死后,一个叫亚罗什的学生接班,在2014年那场广场运动里可算是出尽了风头。阿列克谢耶夫也赶上了2004年的“橙色革命”,据他说,是广场上的年轻人让他开了窍,明白了啥叫“真·乌克兰独立”。2014年他又去了,可惜之前因为闹事被抓了,错过了不少好戏,据说还有人故意杀人嫁祸政府。新政府上台后,他被放了出来,反而成了“英雄”。

他一直想去前线打仗,但“右部门”让他先干组织工作。一直到2016年,才去了顿巴斯,算是真正上了战场。最奇葩的是他家里人,不仅没拦着他,还一个劲儿地支持。他妹妹,现在在墨西哥,天天在网上骂俄罗斯,还参加各种挺乌克兰的活动。他爹更绝,儿子在乌克兰打仗,他在顿巴斯给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叫好。现在儿子死了,又开始哭天抢地要遗体。这家人,真是让人看不懂。

阿列克谢耶夫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乌克兰这些年的乱象。好好的一个小会计,怎么就变成了极端分子?这其中的原因,恐怕比电视剧还复杂。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