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盘棋,下得有点大。前脚刚从乌克兰抽身,后脚就扎进了中东这滩浑水。说是战略重心转移,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无非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这边生意不好做了,赶紧换个地方试试手气。乌克兰这几年,被美国忽悠得够呛,又是“民主灯塔”,又是“自由卫士”,结果到头来,还不是成了弃子?1130亿美元砸下去,听个响儿?美国老百姓也不傻,超过六成的人反对继续往这个无底洞里扔钱。民意如此,华盛顿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找个体面的台阶下——“基辅告别信”横空出世,宣告美国在乌克兰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这目标实现得还真是轻描淡写,不知道基辅听到这话作何感想。
这边乌克兰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那边中东的油田和红海航道又勾起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馋虫。迭戈加西亚岛上,B-2、B-52H这些大家伙早就严阵以待,就等着一声令下,再次扮演“空中死神”的角色。两艘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杜鲁门”号和“卡尔·文森”号,200亿美元的大家伙,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红海和阿拉伯海,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拍好莱坞大片呢。
“红海曙光”计划,名字起得挺诗意,实际操作起来可就没那么浪漫了。美国打算用“外科手术式”打击对付也门的胡塞武装,结果却踢到了铁板。人家“穿着拖鞋的战士”可不是吃素的,美军空袭刚结束,反击的导弹就招呼过来了。虽然大部分被拦截了,但一枚近失弹也足够让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冒冷汗了。看来,这仗不好打啊。
红海这地方,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全球贸易的命脉之一。美国嘴上说是“保障航行自由”,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地球人都知道。无非是想控制这条航道,顺便给正在崛起的中国海运业使个绊子。
说到中国,那就不得不提伊朗了。美国在中东的一举一动,都跟伊朗脱不了干系。现在又开始拿伊朗的核问题说事,又是最后通牒,又是“巨型钻地弹”,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伊朗也不是吓大的,直接亮出了自己的“导弹城”,几百枚远程导弹,射程覆盖整个中东,够美国喝一壶的。
这边跟伊朗剑拔弩张,那边又暗戳戳地支持以色列。加沙地带的冲突,美国不仅不劝和,反而火上浇油,解除了对以色列的弹药禁令,又是精确制导炸弹,又是“爱国者”导弹,价值57亿美元,这是要把加沙炸回石器时代吗?以色列的“最终解决”计划,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要把200万巴勒斯坦人赶到地中海边上的一小块地方,这是要制造“世纪悲剧”吗?
美国这双重标准玩得炉火纯青。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就是“侵略”,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就是“自卫”。合着国际法就是美国手里的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从越战的“和平行动”,到伊拉克的“震慑行动”,再到以色列的“自卫行动”,美国总能给自己的军事干预找个好听的名义。但这华丽辞藻的背后,却是无数无辜平民的鲜血和眼泪。
世界这盘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