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悄然落幕,2025年随之而至,这一年注定不平凡。
今年是二战胜利及联合国成立八十周年,两个重要历史事件均迎来八十周年纪念,标志着全球和平与合作努力的悠久历程。
"安理会改革"这一议题再度被提上日程,成为讨论焦点。
欲“入常”者,仍是那几个自视能与五常并列的国家。年初,俄罗斯明确指出:其中两国无法成为常任理事国。
安理会改革的核心争议聚焦于“否决权”问题。各方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但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用词保持不变。
1945年旧金山会议,部分联合国会员国质疑“一票否决权”公平性。然而,该机制促使大国愿意和平协商,闭门会议中虽有争执,但仍避免冲突升级。
否则,联合国已重蹈国际联盟覆辙。八十年间,尽管局部战争频发,但全球整体维持相对和平,未再现世界大战。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型国家开始产生野心,期望能如中美俄英法般,在全球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典型如印度、日本、德国和巴西,四国不仅联合申请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表示愿意暂时放弃一票否决权。
自知实力不足的国家认为不应有一票否决权,要求取消。若不取消,则主张增加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数量。
显然,“取消一票否决权”无法实现。尽管美国近年频繁滥用此权,但若取消,可能导致各方激烈冲突,局面失控。
取消“一票否决”技术上无法实现,因它源自《联合国宪章》,修改需五常全数赞同,故难以达成。
本宪章修正案需大会三分之二会员国表决通过,且经联合国三分之二会员国,含安理会全常任理事国,按宪法程序批准后,对所有会员国生效。
五常不会放弃重要权力,但在其他问题上或可妥协。若要改革,更可能的选择是增加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然而,仍有少数国家心怀不轨,企图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表示,本月各国将就联合国改革进行谈判,他指出,部分国家提出的建议“幼稚且不切实际”。
涅边贾提及德国和日本,因去年马克龙、拜登等仅作出空洞承诺。特别是马克龙,明确表示支持德日印巴“入常”,致使这些国家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有趣的是,去年普京曾表示“支持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而今涅边贾却称“印度永不会获此席位”。涅边贾或可辩称印度提议非幼稚,但此说法恐难令他自圆其说。
涅边贾明确表示,俄罗斯不支持任何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特别是德国和日本这两个战败国,认为其入常将是对二战胜利成果的侮辱。
美英法明知常任理事国席位无法扩充,却故意制造混乱,其态度已不言而喻。
那么,中国对此持何种态度?
本世纪初,中国对扩充常任理事国席位态度不明朗,仅反对日本。对印度公开支持入常,中国未明确表态支持或反对其余四国。
结果显而易见,印度被轻易操控,未能如愿进入。其处境可悲,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当前,中国实力增强,对安理会改革的立场日益明确。
去年9月,王毅外长公开表明中方对安理会改革的立场,内容涵盖了中方对这一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应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让更多中小国家参与决策。安理会不应是大国或富国专属,更非政治对抗场所,需纠正南北失衡,减少发达国家过度代表。
改革不应引入美国的小团体,而应吸纳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即改革需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而非美国团体的介入。
即便个体力量薄弱,若以“非洲联盟”这样的集体形态出现,情况又将如何?
中国提出的是光明磊落的阳谋,众人皆知美国不会应允,但其若拒绝,则反证其“普世价值观”不过是自我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