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段时间,整个业界都很迷恋营销,把几个营销界的大佬吹上了天,诸如乔诺.吉拉德等天才的传奇故事每天都在各种媒体与课堂上传播。
再后来,莱昂纳多成功出演了一部电影叫《华尔街之狼》,其中小李子推销铅笔与股票的桥段,更是让人们津津乐道,更让商界推崇倍至。
于是乎,一道流传甚广的面试题出现了:如何把一把梳子成功得卖给庙里的和尚?怎么才能把一瓶普通的纯净水卖到1万块一瓶?然后还给这类题目冠上一个考察“商业思维”的大高帽。
诚然,我们知道某些营销话题本质只是想告诉大家,销售的真谛是找到需求,但是出这种奇奇怪怪的题目来面试,就纯属恶心人了。
这种面试题背后实质隐藏的就是企业或者面试官自身价值观的问题了。
正常的公司,都是假设公司经营环境与市场环境符合常理的情况进行生产经营的,而这样公司出产的产品,同样也是需要卖给处在同样正常生活工作环境下的用户的,而不是极端环境的个案与极少数用户。
你能想像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们会颠颠得跑去所有寺庙里专门找和尚这样的“精准”用户卖梳子么?是业务员们脑子进水了找错用户对象,还是公司产品多到连寺庙都不能放过的地步?亦或是这是一款专门针对和尚用户而定制开发还有特殊功能的梳子呢?
如果说,你在寺庙里做为小礼品或者开过光的某种信物,赠送或者卖给游客,多少还能理解,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你送啥不好,为啥偏要送梳子,这不是啪啪打脸么?
另外,再说一瓶普通的纯净水外面卖1块钱,你非得要卖1万块,这得是多么绝望的情况下才能想出的价格啊?专门设在沙漠无人区公路半道上的小卖部,专宰那些奄奄一息、水尽粮绝的自驾客?还是完全为了定向给玩“荒野求生”的超级富豪们专门设置的小惊喜啊?
所以说,脱离了正常的用户思维体验与生活场景,能想出这种面试题的,到底是想考验什么呢?日常环境下,把实际功能价值很低的商品,以超出正常理性的范围卖出天价,需要的是什么?
这不就是典型的坑蒙拐骗吗?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也蛮流行的励志拓展活动,一个公司一大群人,被一帮团建公司灌以心灵鸡汤,通过种种忆苦思甜的感恩活动,最后一定要搞得大家抱头痛哭才算完,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极端场境下人为设定的非理性活动。
但是就有许多人超喜欢谈这种“套路”,尤其是一些老板,感觉员工总跟自己不是一条心,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所以总喜欢设置这类活动与话题来考验团队,觉得这才是商业的精髓,懂这些才叫有本事。
在我看来,一家成功的企业,一定是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的企业。坑蒙拐骗+洗脑的个别人或许也能凭借这种骗术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注定这是不可能长远的。
人在年轻时,三观不稳定、不完善,容易被一些所谓的鸡汤给忽悠和洗脑,所以要尽快成长,避免在工作与生活中被这些低劣的观念所影响,不然这种东西真是害人不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