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汽车圈又热闹起来了。
继爆款SU7和神秘YU7之后,小米汽车的第三款产品,一台代号为昆仑的增程式SUV又悄然曝光。

这款定位亲民、售价约15万元的新车,预计将在2026年与大家见面。
不少刚提了SU7的车主,可能会有点小纠结:这是不是买早了?
昆仑:不止是一座山的名字小米给这款车取名昆仑,显然是想彰显其顶天立地的产品定位。
作为一款面向家庭用户的增程式SUV,15万元左右的预期售价确实颇具诚意。
要知道,在这个价位区间,能买到一台集小米智能科技与增程技术于一身的SUV,着实让人心动。
考虑到小米SU7的市场表现(全年交付量已超13万辆),昆仑的未来想必也不会让人失望。

从流出的谍照来看,昆仑的设计语言与SU7、YU7有着明显区别。
如果说SU7是个型男,那么昆仑就像是一位居家好男人:方正的车身轮廓,讲究实用的空间布局,处处透着持家的气质。
这种设计取向倒是很符合小米一贯的性价比理念,毕竟对于家用车而言,实用性往往比酷炫更重要。

在动力系统上,据称昆仑选择了增程式技术路线。
这就好比给电动车配了个移动充电宝,电量告急时,内置发动机就会主动续命。
对于那些既想尝鲜电动车,又担心续航里程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以想象,未来带着全家去自驾游,应该不会再为找充电桩而焦虑了。
玩法新颖的商业模式据报道,小米在昆仑上还玩了个新花样,用户可以在拿到裸车后,自行选装部分配件。
这让我想起了装机佬组装电脑的场景,只不过现在是装车佬了(当然,涉及安全的核心部件是不能自行更换的)。

这种模式不仅能让车主享受DIY的乐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车成本,可以说是相当聪明的营销策略。
市场竞争力分析实际上,小米第一款车SU7的成功并非偶然。
从产品力到品牌影响力,再到渠道优势,小米在汽车领域的表现可圈可点。
而昆仑的出现,无疑将进一步扩大小米汽车的产品矩阵。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正在持续扩充产能,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充分准备。
隔壁卖车是愁卖不出去,小米倒好,反而是欠一屁股车。
产能问题,才是雷军最忧心的事情。
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说到底,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
如果你已经入手了SU7,其实不必太过纠结。

毕竟两款车的定位和受众群体并不完全重合,就像你不会因为新出了家用MPV就后悔买了跑车一样。
但如果你正在观望,特别是家用车需求比较强烈的朋友,不妨再等等看昆仑的真容。
写在最后小米汽车的产品序列正在逐步丰富,从SU7到YU7,再到昆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科技公司在汽车领域的野心,更是其对不同细分市场的精准切入。

虽然昆仑还未正式亮相,但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这款车很可能会成为15万价位区间的一匹黑马。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的空间更大了,这本身就是件好事。
那么,你会考虑小米15万元的增程SUV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