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首次,中国公安全球通缉美国特工,正面对美网络霸权宣战!

兰青评历史 2025-04-17 04:25:03

有史以来第一次!

哈尔滨市公安局近日发布通缉令,对3名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特工展开追捕,指控其涉嫌对中国“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及相关关键基础设施实施网络攻击和窃密犯罪。

美国人的“秘密行动”就这样被中国摆到了台面上,中方的高调行动更是打脸美国国家安全局,以后别再搞这种偷鸡摸狗的事了,丢人!

哈尔滨亚冬会网络攻击事件始末

从2025年1月26日开始,直到2月14日亚冬会结束,赛事的信息系统和黑龙江省内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到了来自境外的疯狂网络攻击。这些攻击次数竟然高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从1月26日起,网络安全保障团队就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他们发现,从那时候开始,到2月14日,赛事信息系统总共遭到了270167次境外网络攻击。

经过我国技术团队的层层溯源发现,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实施了这一攻击行动,而这一次,美国国安局把最先进的攻击手段都用上了,涵盖几百类已知和未知的攻击手法,而且建立人工智能攻击体来攻击,包括未知漏洞盲打、文件读取漏洞、备份文件以及敏感文件及路径探测攻击等!

经过深入分析和持续追踪,调查最终确定攻击源头指向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及其下属的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调查还发现,三名NSA特工凯瑟琳·威尔逊、罗伯特·思内尔和斯蒂芬·约翰逊,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美国高校都参与了这次攻击活动。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技术团队在检查的时候,竟然发现了微软Windows系统里藏着的秘密通道。原来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特工就是利用这个通道,他们通过发送一些特殊的加密信号,就能打开系统的“隐藏入口”。

通过这个入口,他们就能进行网络攻击和窃取数据,这真的让全世界都感到非常不安。如果连大家都在用的操作系统都存在后门,那就意味着每个人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都非常脆弱,随时可能被攻破。

TAO——美国网络战的利刃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下属的TAO,就像隐藏的幕后高手,虽然低调,但实力强大。TAO成立于1998年,拥有超过两千名员工,汇集了黑客、情报分析师、密码专家以及软硬件工程师等各类顶尖人才。

他们被称为“数字世界的管道工”,能够秘密进入目标网络,执行窃取情报、破坏系统等任务。他们的行动如同幽灵般无声无息,却能对目标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TAO的专业技能和隐蔽行动能力,使其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被美国情报界视为天才团队。他们拥有强大的网络渗透能力,能够突破看似无法攻破的防御系统,获取关键信息。

这个组织不仅擅长侵入高度保密的目标,还具备操纵、分析和破坏网络数据的能力。他们甚至能够远程控制水、电、气、网络等基础设施,对社会民生产生潜在威胁。这种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影响信息传递和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行,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挑战。

TAO过去所做的那些事,确实让人感到震惊:他们曾经潜入过“基地组织”的秘密网络,追踪过本·拉登的下落,还用“震网”病毒攻击过伊朗的核设施。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还攻击过中国的西北工业大学,窃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这些行动表明,TAO是美国发动网络战的关键力量,他们的活动范围遍及全球。这些行为无疑对世界各国的网络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各国需要警惕并加强自身的网络防御能力。

中国网络安全的崛起之路

面对越来越难的网络安全问题,中国现在不再只是防守,而是主动采取行动,通缉这三名特工的决定,不仅仅是对具体事件的回应,更是对美国长期以来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行径的一次有力回击。

它向外界清晰传达了中国的底线和原则——无论对手多么强大,只要触及中国的核心利益,都将面临严厉的反制措施。这种决绝的态度,既是对潜在威胁的有效震慑,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一种正面宣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尊严。

这意味着中国不再对美国在网络上的霸道行为保持沉默,而是敢于直接反击,坚定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网络安全。这项战略性的转变,为中国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有效防御和反击奠定了强大的技术基础。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让中国在网络安全领域有了更多底气。

可以说,“国产替代”战略是中国网络安全崛起的关键推动力。中国网络安全的未来,值得期待。

这一次,我们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全世界,尤其告诉了美国,中国已经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网络攻击溯源的能力链,不再像以前一样被动的承受网络暗战,而是要通过法律武器主动亮剑,向全世界表明任何侵犯中国网络主权的行径,都必将面临严厉的法律追责。”

这次我们的悬赏通缉,不仅是我们中国在网络安全领域打出的一记重拳,更是对美网络霸权的直接回击,不仅是对这一具体事件的回应,更是一次战略反制。

结语

哈尔滨警方的全球通缉令,撕开了美国世纪骗局的一角,让世界看清:美国才是全球网络安全最大的破坏者。当一个国家将网络空间异化为政治博弈的武器库、商业竞争的暗战场、军事行动的试验田,其行径与海盗无异。国际社会必须清醒:纵容这种“技术霸权主义”,就是放任数字时代的“丛林法则”横行。

唯有以法律之剑斩断攻击链条,以自主技术筑牢安全屏障,以多边共治重构规则体系,才能让网络空间回归和平发展的初心——这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有力反制,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数字时代的必然选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