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池新国标7月1日实施,热扩散安全升级,行车防护更全面

柯俊豪杰说车呀 2025-04-17 16:20:06

电动车,真能让人安心开吗?

2024年1月,魔都上海,寒风瑟瑟。一辆电动汽车停在充电站,本该“加油”续命,结果却突然自燃,火光冲天。这可不是电影特效,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你品你细品,这谁看了不心里发毛?

这事儿,像一颗石子丢进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之前大家对电动车的期待,什么环保啦,省钱啦,瞬间被这熊熊烈火烧得一干二净。这还没完,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更是火上浇油:2023年,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640起!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是架不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少啊!这起火频率,比燃油车高出一截,电池热失控成了罪魁祸首。说白了,就是电池这玩意儿,一言不合就发飙。

你说,出了这么多事儿,相关部门能坐视不管?当然不能!这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4年4月15日,火速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而且说了,2026年7月1日起,强制执行!这新国标,就是给电动车电池上了一道“紧箍咒”。

这“紧箍咒”可不是闹着玩的,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热扩散测试升级。以前的要求是,电池着火爆炸前5分钟,给你个报警信号,让你赶紧逃命。现在倒好,直接升级成“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也就是说,以后电动车电池就算出了问题,也得憋着,不能明火执仗地搞事情,起码得保证车里的人没事儿。

除了不让“明火执仗”,新国标还增加了“暗中偷袭”的防范。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遭受底部撞击后,必须保持完好无损,不能有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等情况。这意思就是,以后开电动车,就算不小心磕磕碰碰,也不用担心电池会“爆菊花”。

更狠的是,新国标还盯上了快充。现在快充技术这么普及,但电池老是“闪充”,会不会出问题?新国标也考虑到了,增加了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项目,要求电池在经过300次快充循环后,还得进行外部短路测试,确保电池在快充条件下,依然坚挺,不会炸毛。

还有,新国标还完善了绝缘电阻要求,增加了包含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绝缘电阻的要求。说白了,就是让电池的“电线”更安全,防止漏电引发事故。

这新国标一出,对整个行业来说,那就是一场“大考”。以前那些偷工减料、不注重安全的企业,估计要凉凉了。但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以后买电动车,起码能更放心一些。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几家“技术大牛”。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那可是出了名的“硬汉”。2020年3月,比亚迪直接公开展示了刀片电池通过针刺测试的视频。这针刺测试,据说模拟的是电池内部短路,是最严苛的测试之一。刀片电池硬是凭借着独特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在针刺测试中毫发无损,没起火也没爆炸。比亚迪也把刀片电池当成了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性的王牌。

还有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它的CTP/CTC技术,也是风头正劲。CTP就是Cell to Pack,CTC就是Cell to Chassis,说白了,就是把电池包做得更紧凑,能量密度更高。能量密度上去了,安全性就成了大问题。宁德时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电芯设计、热管理系统、电池监控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确保电池在极端情况下也能安全可靠。

话说回来,安全性上去了,成本也就跟着上去了。现在原材料涨价,研发投入加大,电池成本蹭蹭往上涨。车企们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得想方设法控制成本。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又能把价格降下来,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更扎心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保险费,那也是贵得离谱。保险公司也不是傻子,它们会根据车辆的安全性能、事故率、维修成本等因素来确定保费。如果你买的电动车安全性高,出了事故维修费用低,那保费自然就低一些。反之,如果你买的电动车三天两头出事故,维修费用又高,那保险公司肯定要狠狠宰你一刀。

除了国内的标准,国际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欧盟在2023年通过了新的电池法规,对电池的碳足迹、回收利用、材料溯源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虽然这些要求主要关注环保和可持续性,但也间接促进了电池企业在安全性方面的提升。更安全、更可靠的电池,通常也更耐用,寿命更长,废弃电池的数量自然就少了。

电动车电池安全,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未来。新国标的出台,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严格监管,才能让电动车真正成为安全、可靠的出行工具。

这电池安全啊,真得好好重视,不然开的不是车,是“移动炸弹”。

0 阅读:8

柯俊豪杰说车呀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