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转型浪潮推动下,氢能与燃料电池整体发展趋势向好,各个环节正在加快提质降本,同时面临的挑战也很大。为挖掘细分赛道更具实力与潜力的创新型企业,树立标杆企业,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借鉴经验,助力推动整个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高工氢电、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联合组织“2025氢电产业TOP50”评选活动。
最终进入TOP50榜单的企业名单将在6月13日举办的“2025氢电产业TOP50颁奖典礼”上正式对外公布【同期:2025(第七届)高工氢电产业大会 6月11-13日】。现将第一批参评企业概况公示如下(篇幅有限,每家企业仅公示部分内容;排名不分先后,将持续更新):
1、氢通能源集团
氢通能源集团成立于2020年5月,是一家专注于风电、光伏资源开发为抓手控制氢源,布局制氢(制氨、制醇)、用氢产业链两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重点促进制氢端碱性电解槽和用氢端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其中在大功率燃料电池锚定矿山、船舶细分领域,构建运力平台,在核心材料端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前瞻技术开展。公司联合产业链伙伴打通氢能制、储、运、加、用各个环节,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氢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氢通能源集团于2024年10月在广东佛山全球氢能展会上正式发布300kW氢燃料电池系统。另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能源集团、徐工集团、氢通能源集团签订独家联合开发协议,共同研发全球首台套240T矿卡钢体车,将于2025年4月在徐州举办下线交付仪式。
2、亿纬氢能
惠州亿纬氢能有限公司(简称“亿纬氢能”)成立于2021年11月,现已具备阴离子交换膜(AEM)、AEM制氢电解槽及系统等技术能力,产品主要应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水电解制氢,主要服务于石油化工、冶金、合成氨/醇、交通运输等领域。目前,公司技术团队硕博占比超50%、研发人数80+、研发专利60+,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氢能产品的定制开发。
亿纬氢能于2024年3月发布全球首台100kW电解槽,2025年3月发布1MW电解槽,百千瓦制氢系统示范项目已在湖北金泉连续运行4000+小时。
3、骥翀氢能
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自主知识产权氢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研发的第一代电堆MH170 在单堆功率、功率密度、低温自启动等方面创全行业纪录。截止到2024年8月底,申请专利191件项,授权127件。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创新型中小企业、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骥翀氢能围绕氢燃料电池车示范城市完成上海、苏州、北京、广州、深圳、新乡、常州、洛阳、济南、大连等地布局。核心技术人员多来自于中科院大化所、清华大学等众多顶尖学府院所,是业内稀缺的既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团队。
MH170输出功率达216kW,裸堆体积比功率4.7kW/L, 可实现-40℃存储、-39℃无辅助启动,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此外,经过骥翀研发团队的努力,MH170电堆目前已实现376kW,可匹配300kW系统。目前MH170已完成电堆寿命与可靠性测试、系统匹配及在渣土车、氢燃料重卡、氢燃料市政环卫车、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燃料电池洗扫车车型上的路测,多款车型应用完成整车公告,物流冷链车、农用机械等多款车型开发中,船舶、飞机应用推进中。同时在能源领域,骥翀氢能已成功研发100W便携式微型电源、10kW燃料电池备用电源、100kW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分布式电源、社区热电联供系统等多款产品也同步开发中。
4、安思卓新能源
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安思卓新能源”)致力于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及设备生产,加氢站设计及建设方案、制氢加氢一体机的生产销售。公司氢能布局主要成果如下:
技术研发方面,安思卓新能源开发了突破性的电解槽技术,在现有材料条件下,通过拓扑优化(AI+CAE)对电解槽关键部件(流道、电极、分流板等)进行结构升级,提升传质与放气效率、减少气泡堆积,并兼顾热管理与局部电流密度均匀性。先用 CFD 准确模拟气液两相流、气泡运动及电化学反应,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学习仿真和少量实验数据,形成快速预测性能的“代理模型”。在更短时间、较低计算量的前提下,全面掌握电解槽运行行为,并迅速优化结构与操作条件,实现更高产氢效率和更低能耗。安思卓采用AI嵌入大数据云控平台,利用实时传感器数据(电压、电流、压力、温度、气泡含量等)及AI算法,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故障预测与维护建议。
应用推广方面,2024年度安思卓新能源为国能集团永利制氢厂项目定制全国首套千方级五对一水电解制氢系统,实现了国内首例氢能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项目贯通。2025年3月2日,国华投资永利制氢厂可再生氢供给量突破100吨关口,在氢能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有力证明了安思卓新能源绿电制氢系统经得起光伏波动下,设备低负荷稳定运行,频繁启停,快速响应等高难度考验。
出海方面,安思卓新能源中标澳大利亚昆士兰州MW级集装箱模块化绿电制绿氢项目,墨西哥Oaxaca-H2Methanol绿色甲醇项目,并成功出口制氢设备到摩洛哥、墨西哥等地,为当地提供清洁高效的氢能解决方案。
5、中材科技(苏州)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简称“中材科技(苏州)”)在氢气瓶领域具备从1.5L-450L不同容积的量产能力,也逐步形成35-70MPa各类型车载高压燃料电池氢气瓶、无人机用高压储氢瓶、站用固定及移动式氢能储运装备、轻量化车载高压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等氢能储运全系列产品布局。
公司现已取得IV型储氢气瓶特种设备生产许可(B3级 非金属内胆缠绕气瓶),同步完成了柔性自动化产线建设,成为国内首家既掌握70MPa-IV型储氢气瓶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又同时具备自动化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目前,公司重点聚焦200L以上大容积70MPa-IV型瓶研发,已取证63L、132L、210L三款70MPa IV型储氢气瓶产品。
公司氢储运装备的主力产品30MPa-II型管束式运氢集装箱,采用高强度碳纤维缠绕技术,运氢量达666kg;高压II型储氢容器组,采用复合长管结构,工作压力90MPa,可充装氢气约118kg(3瓶组),极大提升运氢、储氢效率,为气体运输厂家、加氢网络设施建设商提供了全新选择。目前,公司团队仍在持续进行氢储运产品的升级,通过“结构设计+工艺流程”优化,研发出更具储运性能的长管产品。
6、江苏氢耀
江苏氢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江苏氢耀”)HydroFab™系列织物隔膜产品,聚焦碱性水电解制氯技术对高性能隔膜的重大需求,通过聚苯硫醚(PPS)纤维的纺纱、织造、织物间隙调控、原位亲水改性等工艺,设计出低面电阻、高气密性,永久亲水的织物型PPS水电解隔膜,有效降低了电解槽能耗和制氢成本,同步提升了氢气纯度和运行安全性。
HybridCore™系列复合隔膜基材,专门针对碱性水电解用复合隔膜的特点,同业内头部复合隔膜厂商合作,共同打造适合复合隔膜使用的基布。产品在丝网均匀度、结构强度及平整度均能满足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