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日寇开始了他们的全面侵华战争,地处津浦铁路要地的蚌埠,直接成为了日寇的首要目标,这座在淮河岸边的城市,即将迎来一场空前的劫难。
一九三八年一月的一个寒冷冬天里,当时日寇的第十三师团在侵占了嘉山县之后,就开始沿着津浦铁路一路向着北部前进,他们的铁蹄踏过之处,当时在蚌埠南边郊区的一个小村子,杨村,这个小小的村子即将遭到日寇的无情屠杀。

当时的杨村距离县城凤阳县大概有些十公里左右的路程,村民们听说日寇马上就要进犯村子了,村民们就快速的收拾东西逃离现在的家,当时村里面只留下了几位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更多的时候村民们是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子,很多时候是被逼无奈的,这些老人选择留在了他们生活的地方。
临近春节的时候,日寇来到了杨村,刚刚一进入村子里面,他们就砸开了村民们的家门,整个村子也只留下了几个年迈的老人,日寇在把所有的粮食和之前的东西搜刮一空后,就将这几个老人全部带到了村口,日寇不会因为他们是老人就放过他们,就这样日寇将这些老人直接用刺刀挑死了,在离开村子之前,日寇用火把点燃了全村的房屋,在大火之下,所有的房屋被烧毁殆尽了,原本宁静的村子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第二天,也就是三十号,这天正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夕佳节,在经过这次灾难之后,外出逃离的村民有一些陆续的回到了村子,回到村子以后见到眼前的场景,村民们就知道他们的家没有了,他们也在村口发现了几个老人的尸体,当想要安葬老人的时候,村民们还是低估了日寇的凶残,就在这天日寇再次的返回到了杨村。
日寇在返回杨村之后,见到返回来的村民,就是直接将他们全部抓了起来,然后统一的把他们赶到了村子中心处的晒谷场,然后日寇在四周架设好了机枪,突然一到火舌的喷出,被击中的村民们应声倒地,一时间惨叫声在整个村子里回荡,整个晒谷场也被鲜血染红了土地,血腥的不敢让人直视。

当时日寇在杨村的这场屠杀中,杀害了返回来的村民大达六十人左右,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们一个年仅3岁,一个5岁,就这样在日寇的屠杀中失去了年幼的生命。
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号,距离上次杨村的惨案过去没有几天时间,这个日寇的第十三师团直接攻占了蚌埠,日寇在在蚌埠西郊附近的一个叫同福山村的村子,又开始了他们灭绝人性的屠杀。
这天正好是端午节,同福村的村民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之中,丝毫没有收到日寇的影响,家家户户都在煮着粽子,孩子们都在自家的院中玩耍,然后这样的景象很快就被打破了。
在村民们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一队日寇直接闯了进来,首先就把村子二十多名青年用绳子绑了起来,然后在挨家挨户的把村民们抓了起来,驱赶到了村中心的空地位置,这时日寇的一个军官就让翻译说到,他们说今天来到这里是因为他们丢了一把枪,要求村民们把枪交出来,如果不交出来他们就要把村民们全部杀掉,这时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有一个村民大喊到,鬼子要杀人了,大家快跑啊。

就这样,听到声音的村民们就开始向村子的各个方向跑去,这时的日寇也被村民们这样的举动弄的没有反应过,日寇在反应过来之后,就直接像村民扣动了扳机,那二十多个被绑起来的青年直接用军刀砍杀了。
被捆绑的20多个青壮年当场被日军杀害,其他的村民像四处逃散开来,在日寇的机枪有着三十多人被子弹击中,怒火中烧的日寇又拿来了火把,把村子里面两百多间房屋直接点燃了,一时间整个同福村变成一片火海。
日寇在端午节这天在同福村杀害了村民六十多人,被日寇重伤的村民有二十多人,那些逃离的村民在屠杀结束之后回到了村子,这些村民看着自己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直接瘫软在地上。

这两起惨案,也只是日军在蚌埠地区犯下的无数罪行中的冰山一角而已,根据统计,在整个抗战期间蚌埠地区有数千名平民被日军杀害,数万人流离失所,日军的暴行,给这片土地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