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吸够多少筹码才会拉升?我整整读了10遍,太透彻了

股经纵横谈 2019-12-17 09:34:34

“庄家”一词源于赌博活动,指以资金实力调控筹码,利用自己有利的条件操纵、影响赌局的整体过程和结果的团体。证券市场中的庄家是一个引申概念,其借用赌博中庄家的名称,与通常所称的“机构”券商等同。他们拥有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场所、关系、渠道等多方面的优势。相对市场中的散户而存在,在市场竞局中处在绝对的优势。庄家本为一个中性词,其本身没有褒义、贬义之分。

庄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如果给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可以如下描绘:庄家以在市场中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其拥有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优势,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控制某类股票的股价走势的团体或组织。庄家有以下特点:

1,有能力控制一段时期内股价的走势。

2,与上市公司等有关部门有较好的配合关系,能制造市场炒作题材。

3,有意识地进行与目前股价走势的反向操作。要买入时,还不时地卖出股票以稳定股价;要卖出时,还要买入股票以提高股价。

4,在市场低位以现金转换筹码,在市场高位以筹码转换现金。

5,庄家在市场中表现为股价走势的“庄股”特征。

6,具有多项优势的团体。

7,以市场为敌人。庄家进驻市场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赚钱。庄家要赚钱,则其他投资者必然赔钱。

市场中常常听到人们把庄家与主力等同起来,混为一谈,这是不合理的。庄家是指实力雄厚并能控制股价的团体;主力则是指市场中的主要力量,他们能在某一个短暂时段影响股价,但其最终不可能控制股价的走势。

庄家坐庄的流程

庄家做庄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证券市场上运作的某些潜在规律,人为控制、操纵目标上市公司的股价,通过对各种不同成本之间的交换,为自身谋取暴利。

怎样才能够控制、操纵目标上市公司股价而达到使自身获利的目的呢?不同的庄家,按照他们自身操作经验的丰富程度、资金实力的大小等方面,都各自会有他们自己完全不同的坐庄思维与手法。而最简单、最原始也最容易让人理解的,实际上就只有四个字“低吸高抛”,采取锁定各种不同时期的筹码与成本的办法进行交易。

目前,一轮完整的庄家坐庄过程是从庄家发现了一只极有上涨潜力和空间的上市公司股票并准备买入开始,一般的庄家多会充分利用大盘下跌所导致的“空头”环境氛围或辅助以人为“利空”制造出来的恐慌情绪,以此来达到打压目标上市公司股价使之大幅下挫的目的,为未来的股价上涨创造出相对较大的赢利空间。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在相对较低的股价位置上开始吸货建仓,等到吸筹达到了足够多的份额之后就会开始把股价拉抬起来,并使之迅速地离开自己持有筹码的成本区间。待他们把股价拉抬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上时,就会开始寻找各种时机对目标股票进行打压股价,采取震仓、砸盘等多种手法来反复清洗场外的筹码,他们就在这种主动控制、引导所创造出来的市场机会之中扩大自身的赢利。如此循环往复,一旦他们从股市上榨取到了极大的利润之后,就会寻找各种机会千方百计地把手中的“仓位”全部套现卖出,而买入与卖出二者价格之间所存有的那一段价格上的空间,就是庄家的获利空间,也是庄家坐庄的主要利润来源。

庄家坐庄,我们以实战操作过程中运作的时间顺序来排列,分别是:进庄前的准备、建仓、试盘、整理、初升、洗盘、拉升、出货、反弹、砸盘、回抽、打压、反弹,直至出货离场完成。这是一个比较完整、标准的坐庄流程模式,思路也非常清晰、严谨。如图所示。

在图的庄家坐庄的成本转化图中所表现的这个模式里,每一个不同的操作阶段,庄家都会各有其侧重点,其相应的运作成本也会逐渐地随之发生一些改变。

对于不同的庄家而言,由于运作思路和操作手法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图形形态之上,自然也就会或多或少地会有一些不同处。但万法归宗,相同、相通之处依然清晰可见。

我们从图庄家坐庄的成本转化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庄家建仓过程中,庄家最初始阶段是做好长线持股的准备的,成本亦即是长线庄家成本(简称长线庄家),当时原处于高位上的长线庄家从大幅度跌落到市价附近之时,就表明庄家已经开始建仓了。随着反复收集、打压、吸筹的操作之后,所控制的“底仓”就会慢慢越来越多。当庄家建仓完成之后,则市场上的主流成本也会从原来的高位上大幅度跌落到市价附近,“底仓”就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成本。而前期的长线庄家则因为其重复的买入和卖出,成本随着操作的不断延续反而有所提高,成本在操作中逐步上移而变得比主流成本略高一些。但是,这个长线庄家原则上也是处于长时间的锁定状态,一旦突然出现大幅度从低位上提升至市价附近之时,一般也就到了庄家出货前奏的时期。跟着庄家会逐步地将自己的“底仓”筹码在市场上往外暗中慢慢地派发出货给其他一般投资人,主流成本的庄家“底仓”就开始逐渐地流向散户,并向散户成本转化。当这部分“底仓”中的绝大多数筹码被庄家派发之后,也就真正成为了市场上的散户成本,一旦出现主流成本大幅度从低位上提升至市价附近之时,则表明庄家出货已经完成,此时的散户成本也就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成本,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变化。

如下图庄家坐庄的成本流程图中所示,庄家成本,在庄家建仓、洗盘、拉升、出货整个坐庄运作过程中的详细变化基本都会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变化。

庄家建仓开始:长线庄家的数值大幅度(≥30%)由大变小,接近市价。

庄家建仓完成:主流成本的数值大幅度(≥30%)由大变小,低于市价。

庄家出货开始:长线庄家的数值大幅度(≥30%)由小变大,接近市价。

庄家出货完成:主流成本的数值大幅度(≥30%)由小变大,高于市价。

当大量散户依然被套在前期高位之时,也就是主流成本依然还是处于前期高位之时,若是此时长线庄家首先从前期高位上跌落至市价的附近,表明庄家已经开始建仓了,股价虽然此时有时也会在庄家的控制下开始逐渐走强、涨升,但是,此时的庄家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控盘,庄家成本就是长线庄家,庄家的“底仓”也暂时是长线庄家。只有当主流成本从前期高位上大幅度跌落到市价之下时,才表明庄家已经完全控盘,此时的庄家成本才真正成为主流成本,“底仓”才成为主流成本,长线庄家也因为重复操作的原因而开始略高于主流成本,并会继续逐步随着庄家股价的拉升逐渐地抬高,但作为“底仓”的主流成本则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除非庄家出货完成了。

如下图的庄家坐庄的成本变化图中所示,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明白:在庄家坐庄的过程中,市场上的主流成本始终是在庄家成本与散户成本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

庄家坐庄进场之际,锁仓资金(老鼠仓)也就开始出现;

庄家洗盘结束之际,套牢资金(套牢盘)也就随之消失;

庄家出货开始之际,套牢资金(套牢盘)也就再度出现;

庄家出货尾声之际,锁仓资金(老鼠仓)也就随之消失。

庄家坐庄的过程基本如下:

准备阶段:庄家主要注重于对目标上市公司的市场调研,以确定其中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此时,对目标上市公司的实质性了解,对目标上市公司管理层和其他协助投资机构的公关,对后备的融资渠道的流畅,以及对某些媒体部门的预热等等显得尤为重要。

建仓阶段:庄家在初期操作上一般多是耐心温和,等待机会,股价也多会因此而波澜不惊;到了操作后期则多会极力通过各种渠道去散布各类“利空”传闻,让市场上的投资人不看好目标上市公司股票,以便自己加大建仓吸筹的力度,使散户手中的流通筹码大比例流向自己手中,并严格控制好“底仓”的成本(亦即是庄家成本)。

试盘阶段:庄家坐庄前,为了准确掌握市场上的真实状况和闲散资金的动向,常常会以长上影线或长下影线来测试股价上端的抛压与下端的支撑程度,并会寻找适当的时机,迅速拉抬股价使之离开自己的成本区域。

整理阶段:为了使日后股价顺利拉升,一般情况下庄家都会使股价事先在固定价格区域内整理一段时间,以最后消磨场外散户投资者的耐心,并多会制造出一轮跌幅,跌破前期低点的洗盘,让人难以揣测其真实意图,极具杀伤力,让人防不胜防。

初升阶段:庄家往往会通过快速拉升股价的方式,让股价迅速脱离自己“底仓”的成本区间,使自身的筹码首先处于一种赢利状态,从而为后期的市场运作充分赢得主动控制权,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完全左右市场的未来动向。洗盘阶段:庄家会利用自身丰富的盘中操作技巧,多采取股价瞬间的巨幅震荡和各类图形形态组合的方式,刻意来误导场外的散户投资者。并会适当地保持上市公司信息面处于真空状态,市场上股价的大起大落,此时常常会让散户投资者心绪不定,进退两难。

拉升阶段:庄家一旦发现市场上的筹码控制、成本需求都已经处于明显对自身有利的情形之时,往往会迅速、果断地采取高举猛打的方式去拉抬股价,一来达到激发市场人气,充分营造出一种极为良性的投资氛围;二来又可以大幅度地引发散户投资者的追捧,进一步推高股价。

出货阶段:庄家准备出货之际,常常会通过各种渠道来散发出各种“利好”传闻,引诱场外的散户投资者进场接货,慢慢使自己手中持有的“底仓”大比例流向散户手中,最终实现自身出局套现获利的目的。

反弹阶段:一般情形之下,庄家在最高位上都是无法一次性就出完自身所持有的庞大“底仓”筹码的,此时如果继续大量抛售,则会使市场氛围进一步恶化,从而导致自身无法离场。因此,为了更好地完全出局,暂时无法出尽的剩余部分筹码多会在市场上营造出各种反弹机会时,才逐步进行减仓套现。

砸盘阶段:庄家在临近出货的尾声之际,多会寻找在股价走势中的相对波动高点进行不计成本的砸盘,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快速套现出局,而强行将自己最后剩余的部分筹码“平仓”。虽然可能会使自己的获利大幅减少,但是却能够及时达到自身的目的。

回抽阶段:庄家也多会在股价迅速下跌到一定幅度的关键位置时,出手托一托,以帮助稳定一下快速下探的股价,使之回抽到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位置区间波动,以便自己寻找最后的机会“清仓”操作。

打压阶段:庄家在出货的最后阶段,所剩余的“仓位”筹码基本上都已经没有任何成本可言,任何价格对他们来说都是赢利。因此,庄家往往都会把握住最后的股价反弹机会,将手中残余的“仓位”筹码不计成本地全部卖出套现。反弹阶段:股价在庄家完全出局之后,一般都不会再有很大的抛压,散户基本上都已经处于严重被套状态。此时,由于股价短期内的迅猛下跌,被压制的股价一直没有像样的反弹出现。长时间的技术性要求,均会在投资者惜售的心态日益严重之际酝酿出股价的触底反弹,其高度和力度虽然都极为有限,但是股价经过一段时间沉寂之后,极可能会孕育新一轮行情。

建仓吸筹阶段的主力行为

吸筹阶段,又称为吸货阶段或建仓阶段,是指以买入的方式将自己的资金转换成股票筹码并囤积起来的过程。

一轮完整的控盘过程,总是从吸筹开始的。如果主力手中没有筹码,那么代表他就没有发言权,就无法控盘二级市场个股的走势。为了能够对个股走势进行一定程度的控盘,主力需要大量买入筹码。主力买入的筹码越多,控盘能力越强。实力强大的主力对流通盘的吸筹程度通常会达到50%以上,而实力较差的主力一般也要进行10%左右的吸筹。

在吸筹阶段,主力会在合适的价位、合适的时机在二级市场中买入股票,等到上涨时卖出获利。买入的数量、买入的方式、吸筹的时间长短等因素则取决于具体主力的控盘策略。

通过三点关注主力吸筹

对于主力来说,在进行实际吸筹时,有三点是尤为值得注意的。

选择合适的个股:不同的主力往往会追逐不同类型的个股,中长线主力多喜欢买入有业绩保障的个股,而短线主力则喜欢追逐具有市场热点、题材概念等因素的个股。

选择合适的时机:股市中有句谚语“选股不如选时”,就说出了选择时机的重要性。通过2014年的牛市格局可以看出,当好的时机出现时,无论是垃圾股还是绩优股,均有十分优异的表现。因此,时机的选择对投资者来说具有较强的实战意义。下面将单独讲解主力的吸筹时机,这种时机也可以说是投资者的建仓时机。

选择合适的吸筹手法:吸筹手法与所选个股是最能反映主力特点的因素。主力会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打算控盘时间长短、市场持仓情况等因素来决定使用何种手法进行吸筹。

吸筹时机的选择

主力控盘过程中最讲究的就是顺势而为,因为对于股市的总体规模来说,任何一只个股背后的主力毕竟只是这片“大海”中微不足道的一片涟漪,是无法与潮起潮落的大趋势相抗衡的。

好的吸筹时机多是以好的经济背景为前提,一般是当宏观经济运行至低谷而有启动迹象时,或是宏观经济开始出现稳步上涨时,主力介人个股并进行控盘。在日后的操作过程中,能得到来自基本面的正面配合,能顺应市场大趋势的发展。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主力的吸筹时机总结为以下几点。

个股运行于低位区的长期盘整之中: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个股前期已经有过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当股价跌至目前这一区域时,由于做空动能已充分释放,所以股价难以再次出现大幅下跌。但由于目前市场仍处在较为低迷的气氛之中,因而多方并没有急于发动反攻,但这时却不失为吸筹的好时机,只要有稍许耐心,不愁个股未来不涨。

个股处于价值低估区:这是长线主力最偏爱的一种建仓时机,因为价值观念已深入人心,只要长线主力在“低估”区间耐心建仓,其未来获利出局的概率几乎可以达十成。这个吸筹时机多出现在熊市末期,由于市场上多数的投资者都先天具有一种追涨杀跌的本能,正是这种情绪化的因素导致了个股股价在熊市末期出现了明显的低估。一旦这一时机出现,中长线投资者应积极介入,若等到经济形态出现好转、市场人气复苏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此时个股已上涨不少了。

借利空消息或利好消息出现时吸纳:股市中常会有一些突然发布的利空、利好消息,既有政策性的消息,也有上市公司的突然停牌并公布重大事项。主力虽然有着优越的消息渠道,但也并非事事尽知。当利好或利空消息发布时,主力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有的主力采取正向操作策略,即借利好进行吸筹;而有的主力采取反向操作策略,即借利空进行吸筹。至于主力采用哪种策略,投资者应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而不应一概而论。

恐慌性暴跌之后:恐慌性暴跌多出现在熊市格局当中,每一次的恐慌性暴跌都是空方能量的一次集中释放过程,这种空方力量的快速释放,往往会孕育出阶段性的底部,而这正是主力吸筹的好时机。

庄家建仓的方式

拉高建仓方式

拉高建仓这种方式大多数出现在冷门股或长期下跌的股票。庄家迅速从股价低位推高股价,有时以涨停板的逼空式建仓方法,成交量急剧放大,股价向上冲破上档所有阻力位,成交量有时放出天量,从而完成建仓工作。这表明庄家的实力雄厚和操盘作风凶悍。这种建仓方式也往往暗示着目标股蕴藏着重大的利好题材。既然庄家肯出高价急速建仓,这表明股价后势将有巨大的升幅。其优点是缩短了建仓时间,其弱点是牺牲股价。

拉高建仓主要有两种方式:

1,一步到位的拉高建仓方式。庄家在建仓时采用逼空式的方法,股价在短时期内突然大涨,甚至多个交易日内涨停板。日K线拉出大阳线,股价迅速推到目标位,然后股价在相对高位做平台或旗形、三角形形态整理,形成假出货现象。而庄家悄悄接纳市场中抛出的筹码,以达到自己建仓的目的。这种股票往往是市场中的“黑马”。

(1)该股2000年元月4日突破股价涨停板,当时换手率为7%,其后股价以连续的“一”字涨停上涨,连拉5个停板,总换手率为100%,庄家拉高建仓行为明显。

(2)稍后股价在相对高位整理4个交易日,换手率为117%,成交活跃,庄家与市场中的交换筹码工作积极。

(3)股价在这波行情中经23个交易日上涨235%,成为市场中耀眼的明星股。

2,连续拉升的拉高建仓方式。股价底部已经形成,市场投资者惜售,庄家无法在底部收集到足够廉价的筹码。为了赶时间、抢筹码,庄家使用连续拉高的建仓方式,短期均价线陡峭,日K线连续上涨,乖离率极大,引发抛筹,庄家吸货。

(1)股价从历史高位31.24元下跌到2002年12月11日的7.92元,下跌幅度为75%,下跌动力减少,股价有反弹的要求。

(2)股价在低位突然涨停,连续三个涨停板,短期内换手率达到60%庄家建仓行为表露无遗。

(3)该股在大盘环境极差的情况下,短期内上涨达50%,给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获利机会。

隐蔽的建仓方式

庄家的一个最大弱点就是其行为在二级市场上都要留下一些痕迹,庄家的建仓行为也是一样。但有一种庄家的建仓行为却在市场中不留下任何痕迹,即采取一种隐蔽的建仓方式。庄家收集筹码不是在二级市场上来完成的,而是在一级市场上通过认购、配售新股,或上市公司及配股承销商出于配股顺利进行的目的而进行收集的。故这种庄家建仓行为根本无法在二级市场中被发现 有时多个庄家同时看好某一只股票,并且相互之间的持仓筹码不相上下,但相互之间在坐庄过程中经常产生矛盾,不利于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运行,最后只好协议转仓,筹码集中在某一个主要的庄家手中,这样各方得利。由于这种行为不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一般投资者很难在二级市场上的盘面上发现庄家的这种建仓行为。这种行为通常被上市公司或券商庄家所运用。

(1)该股上市开盘价以3.99元开盘,收市价为3.79元,最高价是4.05元。开盘当日收大阴线,这是危险信号。

(2)首日走势从量价分析,庄家上市当日派发工作非常积极,从而可知庄家已经在一级市场上收集了足够的筹码。

(3)次日、第二日、第三日股价以连续的阴线开盘,以致首日的抢筹投资者无法出局。

圆弧底的建仓方式

股价在庄家的打压行为之下,股价初期呈现快速下跌。日K线收中、大阴K线,股价从高档滑落一大段之后,由于下跌幅度较大,市场投资者不愿再次杀跌。股价下跌的动力不断减弱,日K线收小阴小阳,中、短期均价线由下跌逐渐转向走平,成交量由先前的放大转为不断减少,量呈芝麻点状。庄家没有办法在低价收集筹码,只能采用推高股价再次收集筹码的方式。此时市场的成交量由小到大地不断放大,日K线不断向上攀升,中、短期均价线呈多头排列,股价上涨的幅度正好与股价下跌幅度初期相当。这样,股价整个走势形态形成一个标准的圆弧底。

(1)该股从2003年7月18日开始下跌,成交量放大,经43个交易日,股价下跌幅度为21.26%,在下跌末期成交量也渐渐萎缩。

(2)该股在2003年9月16日收阳K线止跌,当日成交量为地量,随后股价展开了反弹,经50个交易日股价上涨幅度为25%,成交量同步放大,与前期下跌形态构成一个标准的弧形底。

(3)该股从时间、空间、成交量等要素来分析,是一个标准的圆弧底形状,可见庄家操盘能力强,实力雄厚。

三重底的建仓方式

目标股的股价处在低价循环圈内,庄家打压股价、吸纳筹码。由于股价价格绝对值较低,市场中的散户惜筹,庄家难以在此低价位以下收集筹码,所以只能采取以反弹的形式收集筹码。但股价反弹的力度、幅度都较小,这时股价再次被庄家打压,打压的低点为前期的低位而止跌。这样如此重复6次的跌、升的过程,以致形成三重底的形态。在此形态中成交量呈有序地缩小一放大一缩小一放大一缩小一放大的特征,庄家以时间换空间的方法收集筹码。

(1)安源股份(600397)自上市以来开始一路下跌,下跌幅度达40%,深套市场投资者。

(2)目标个股2003年8月29日提前大盘见底,在2003年8月29日-11月19日期间经3个月时间震荡,个股在低位形成明显的三重底形状,成交量有序放大,庄家吸筹明显。

(3)2003年11月27日,股价以中阳K线放量突破前期平台而上涨,从此该股告别底部沉闷的特征,步入了上升的行列。

双底的建仓方式

股价在结束一波多头行情后,反转向下跌到低点。庄家认为其很具有投资价值时,便开始大量买进、收集筹码。股价因而获得支撑,止跌上扬,股价反弹到一定的高度。在底部买入的投资者因为有一些微利便出场,庄家也有意放出部分底部积累的筹码。原先套牢不卖的投资者,在股价反弹到一定高点时也产生少输为赢的想法,抛出手中的套牢筹码。在这两种买卖打压下,股价又被压下去。当股价下跌到前期低点时,庄家再次加大力度收集筹码,形成第二次上涨,并且股价能超越前期高点,展开另一波多头攻势。

一般情况下,两个双底形成的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月,第二个底部通常与第一个底部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有时第二个底部高于第一个底部的3%也属于正常。

(1)杭萧钢构(600477)上市首日与次日的走势符合“都发炒新大象吃狼”法则,表明目标必然走好。

(2)该股在2003年11月19日形成第一个低点后,股价开始反弹上升,达下跌幅度的50%处再次下跌,其后在2003年12月18日形成第二个低点。第二个低点与第一个低点时间上相差23个交易日,第二个低点略高于第一个低点,标准的“双底建仓”方式出现。

(3)2003年12月19日,在大盘急跌的情况下,个股以涨停板暴收。庄家的主升拉升期的序幕拉开,随后股价节节上涨。

反弹建仓方式

股价下跌到一个市场低点后,投资者见股价已低,惜筹现象严重,庄家无法再次打压股价吸筹。为了节省吸筹的时间,庄家采用股价反弹的方式建仓,即庄家拉高股价,利用市场投资者的“反弹出货”或“高地低吸”的弱点,借此大力吸纳市场外抛出的筹码,以便完成自己的建仓工作。

股价在反弹后,一般出现两种走势特征:一种是反弹后股价回落;另一种是反弹后股价横盘运行。

(1)字通客车(600066)自2003年5月下旬一直下跌到9月下旬,股价下跌幅度为28%,下跌动力有限。

(2)庄家在2003年10月期间积极介入,进行潜伏性吸筹。月成交量有序地温和放大,但总换手率较低,一个月内换手率不到3%,表明庄家吸筹极为困难,散市惜筹行为明显。

(3)在2003年10月22日~11月4日期间股价反弹,两个星期上涨10%,同时成交量明显增加。这表明庄家反弹建仓行为明显。股价经洗盘后,迅速进入主升浪的拉升期。

庄家的建仓成本分析计算

庄家的建仓成本是指庄家为炒作某一只股票而消耗的费用。庄家建仓,如同其他生意,需从“销售收入”中减去成本,才是获取的利润。

1.庄家成本的分类

庄家的操盘成本主要包括进货成本、利息成本、拉升成本、公关成本、交易成本等。庄家的成本这么复杂,我们要得到这些准确的数据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股价的走势、成交量的变化大致地去分析、判断,最多只能算一个近似值。

(1)进货成本。庄家资金大量进场时必然会耗去一定的吸筹资金,这部分是庄家的进货成本。

(2)利息成本。也叫融资成本。除了少数自有资金充足的机构外,大多数庄家的资金都是从各种渠道筹集的短期借贷资金,要支付的利息很高,有的还要从坐庄赢利中按一定比例分成。因此坐庄时间越久利息支出越高,持仓成本也就越高。有时庄家贷款到期,而股票又没有获利,那就只好再找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了,或者被迫平仓出局。

(3)拉升成本。大多数庄家需要在盘中对倒放量制造股票成交活跃的假象,因此仅交易费用一项就花费不少。另外庄家还要准备护盘盗金,在大盘跳水或者技术形态变坏时进行护盘,有时甚至要高买低卖。

(4)公关成本。庄家的公关优势包括多层,主要有管理层、券商、银行、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这些机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庄家也应为此付出必要成本,否则坐庄就很难成功。

(5)交易成本。尽管庄家可享受高额佣金返还,但庄家的印花税还是免不了的,这笔费用不得不计入持仓成本之中。

2,计算庄家建仓成本的方法

庄家的建仓成本可通过以下八种方法来测算:

(1)平均价测算庄家成本法。庄家若通过长期低位横盘来收集筹码,则底部区间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值就是庄家筹码的大致成本价格。此外圆形底、潜伏底等也可以用此方法测算建仓成本。庄家若是通过拉高吸筹,成本价格会更高一些。

(2)统计换手率测算庄家成本法。对于老股,在出现明显的大底部区域放量时,可作为庄家建仓的成本区。具体计算方法是计算每日的换手率,直到统计至换手率达到100%为止,以此时的市场平均价作为庄家建仓成本区。对于新股,很多庄家选择在上市首日就大量介人,一般可将上市首日的均价或上市第一周的均价作为庄家的成本区。

(3)根据最低价测算庄家成本法。在最低价位之上的成交密集区的平均价就是庄家建仓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高于最低价的15%~30%。

(4)根据股价测算庄家成本法。以最低价为基准,庄家的建仓成本,低价股在最低价以上0.5 ~ 1.5元,中价股在最低价以上1.5-3.0元,高价股在最低价以上3.0~6.0元。

(5)用SSL指标测算庄家成本法。SSL指标显示股价的成交密集区和支撑位、压力位,成交密集区内平均价位附近对应的巨大成交量的价位就是庄家的建仓成本。

(6)利用下面这个公式也可以测算庄家成本:庄家持仓成本=(最低价+最高价+最平常的中间周的收市价)+3作为庄家,其控盘的个股升幅最少为50%,大多数为100%。一般而言,一只股票从一段行情的最低价到最高价的升幅若为100%,则庄家的正常利润是40%。

(7)测算新老股庄家成本法。

①强势新股的庄家成本测算。新股上市后,股价的运行一直保持较为强势的特征,如果连续好几个交易日股价总体向上,换手频繁,并且一周之内达到100%以上,这种情况下,股票的平均价格大致接近庄家的建仓成本。

②上市当日换手率超过60%的新股的庄家成本测算。上市当日换手率超过60%的新股,庄家的成本线在上市首日开盘价与收盘价之平均值附近。这是因为,新股上市当日,一级市场申购专业户大量抛售套现,此时正是收集筹码的最佳时机,看好该股的庄家常进场大肆吸货。因此,一旦上市首日换手率超过60%,当天的平均价必然是庄家进货的成本价。尤其是在弱市中,一些中大盘股或行业属性一般的股票不被散户看好,上市低开低走,庄家正好趁机大量吸货。一旦庄家收集过程完成,日后的拉拾幅度往往是首日收盘价与开盘价之平均值的,2~3倍,甚至4-5倍。散户只要在此区域进货,又能捂住3个月乃至半年以上,常有惊人的获利。见图3-12.

③上市首日换手率不足50%次新股的庄家成本测算。上市首日换手率不足50%的次新股,庄家成本一般在60日均线与120日均线之间。大多数庄家收集筹码不可能集中于一日,上市首日若未能拿足筹码,庄家还需要-定的时间吸货。对大多数刚上市新股,庄家如果立即拉高吸货,往往成本较高,需慢慢吸纳。大多数庄家收集筹码需要2-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收集完毕,在大势适度活跃时择机拉抬,发动一波行情。因此,60日均线与120日均线之间的价位往往是庄家建仓成本区域,散户在这个区域择机介入,获利的把握较大。

④冷门老股的庄家成本测算。冷门老股的庄家建仓成本在底部反复拉抬、箱形震荡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均值处。一些股票因利空调整充分,股价已跌深跌透、无人关照,此时有心庄家正好赶来收集“破烂”,然后施展手法变金子。但要想哄出散户手中的廉价筹码并非易事。唯一办法是反复拉抬、打压。这时股价K线图及成交量的特点是:K线小阴小阳或连绵阴线伴随萎缩成交量之后,突然来一两根大阳线,同时伴随成交量的放大,然后又是萎缩成交量和连绵阴线或小阴小阳。如此反复几次,股价上下箱形震荡,成交量间隔性放大。庄家的成本就在箱顶与箱底之中位附近。散户可在箱底或箱形中位进货埋伏,一旦庄家筹码收集完毕发力上攻,升幅将甚为可观。

⑤慢牛股庄家成本测算。慢牛股庄家成本通常在10日均线与30日均线之间的黄金通道内。有些朝阳行业潜力股,庄家机构因看好该股基本面而在里面长期驻守,耐心运作,只要该股基本面不发生重大变化,庄家就不会出局。其走势特点是股价依托10日均线、30日均线震荡上行,缓慢盘升,庄家手法不紧不慢,不温不火,股价偏离5日均线过远则回调,技术整理几天,一碰到30日支撑线就上行,然后再次触及5日线又回调,成交量既不放得过大,也不萎缩太小,始终保持一个比较适中的水平。这种慢牛股的庄家成本区域就在10日均线与30日均线之间。散户在此区域进货,赚钱的概率极大。

0 阅读:35

股经纵横谈

简介:授人以鱼,可饱一餐,授人以渔,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