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给了吸贩毒分子以可乘之机。2014年,山东省滕州警方从街上抓获的一名毒贩入手,顺藤摸瓜,撕开一张巨大“毒网”。随着警方的循线追踪,那些潜伏在“毒网”之下的“妖魔鬼怪”纷纷浮出水面。
毒品暗网的编织者文图无关
2014年11月的某个凌晨,街道格外安静,一名男子鬼鬼祟祟出现在滕州市荆河西路某路段。
“目标出现,立刻行动!” 一声令下,民警将形迹可疑的男子拦住,经当场检查,从其身上搜出4.72克冰毒。该男子姓刘,曾多次从闵某(QQ网名“微笑”)处购买冰毒20余克并贩卖给他人。
随后,办案民警对闵某进行秘密排查,掌握了闵某的真实身份后立即对其布控抓捕,于第二日将其抓获。
文图无关
“她的网名叫望穿秋水、香水,平时我都是从她那拿的货。”闵某的上线是位年纪不大的女生,她的真实身份为陈某,是某交友平台的主持人,警方根据掌握的线索进行秘密追踪后很快将其抓捕归案。
为了成功找到幕后“遥控”的黑手,警方展开深入研判和侦控工作。随着侦查的推进,在这张“毒网”里扮演着重要角色,被人称之为“朱老板”的男子进入警方视野。
嗅到“商机”后彻底沦陷朱老板(化名),“80后”无业人员。虽然有人喜欢叫他老板,但实际上却是个“游手好闲”的主儿。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自己的“朋友”口中嗅到“商机”,于是萌发了“低买高卖挣差价”的念头。
从认识的毒贩手中,他以较低的价格陆续购买了大批量毒品,又通过“毒友”加入一个特殊的QQ群,开始在互联网上构建自己的贩毒网络。
文图无关
“要加入吸贩毒QQ群,必须视频演示吸毒!”
看似平常的QQ群有着很高的入群门槛,每个申请进群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且新人必须通过视频实时直播吸毒过程,以证明自己吸毒才能顺利入群。
群里的涉毒人员除联系交易毒品外,还经常交流讨论吸毒体验。他们通常采取银行汇款、支付宝转账,快递、物流托运等方式交易毒品,成员之间互不见面。
在这个“瘾君子”群里,朱老板如鱼得水,为了更好“经营”QQ群,他开始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势力,而陈某正是他的得力干将。
魔鬼没有体温文图无关
“有新人入群,朱老板会给我‘奖励’,而且他的反侦察能力比较强,跟着他干我们有安全感。”陈某回忆中透露了她和朱老板的关系非同一般。
两人通过网络交友平台认识,不久后朱老板便介绍她加入其经营的3个吸贩毒QQ群,并成为3个吸贩毒QQ群的后台管理人,为其吸纳更多的吸贩毒人员。而为了“答谢”她,朱老板会经常免费供给她冰毒吸食。
文图无关
“我们的‘据点’很安全,大家放心吧。”上一秒还在QQ群里安抚“马仔”们的朱老板,下一秒便被破门而入的民警扣上了手铐。
经过一番部署,办案民警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最终查实朱老板在一快捷宾馆内,民警遂在朱某房间附近守候,待时机成熟时,果断出击,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朱老板抓获。
作为“老大哥”,朱老板的反侦察意识的确很强,篡改身份、改变街头地点、身上随时揣着一把上膛的钢珠枪......为了不让警方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可谓是煞费苦心。然而天天恢恢疏而不漏,再煞费苦心,也是白费功夫。
堕入迷途懊悔不已“面对现实的时候,每次总说见好就收,但是面对金钱的时候,可又总是想多挣一点。”
朱老板建立的3个吸贩毒QQ群,涉及成员210人,参与吸贩毒QQ群59个,涉及成员17011人,陈某参与吸贩毒QQ群8个,涉及成员2698人,成员遍布江苏、安徽、山西、河南、北京、吉林、辽宁等20余个省市。
文图无关
“一步错,步步错,真的非常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我已无颜面对大家……”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朱老板到案后,办案民警立即对其上线王某跟踪抓捕。
王某到案后,办案民警又根据排查出的线索,先后奔赴太原、南京等地抓获魏某等违法犯罪嫌疑人。
至此,一条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涉及2万余人的吸贩毒网络被彻底斩断!
柳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
法制大队大队长李航
互联网的世界,既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私密的空间。由于看不到彼此的真实身份,很多年轻人放松了警惕,也放纵了心中的魔鬼。
在本案中,很多年轻人以为,彼此间私下通过暗语的沟通,就能够逃避法律的眼睛,这种想法不仅幼稚,而且非常危险,付出的代价往往也是难以承受的。
毒品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处罚要比一般刑事犯罪严厉得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走私、贩运、制造一块汽车钥匙大小的毒品,就可以摸到《刑法》的“天花板”,受到失去生命的刑罚,可能连“回头是岸”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本案中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涉事未深,又一时没有被抓,便以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打算“见好就收”。事实上,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毒品犯罪在国内落入法网只是迟早的问题。
近年来,公安机关通过“净边”专项行动、“集群打零”打击零包贩毒等专项工作,强化专案攻坚,毒品走私贩运活动受到有力打击。在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下,国内毒品犯罪活动呈连年下降的态势,有些地方已近灭绝。
在这种高压态势下,任何指望通过毒品获得快感,赚取金钱的行为,都是毫无疑问的自取灭亡。
同样,作为普通人我们在互联网或者生活中看到各种暗语交流的可疑信息,也应该及时拨打110向警方提供线索,在可以获得一定奖励的同时,阻止“毒品圈”的毒害向社会蔓延。
柳州禁毒综合整理:《中国禁毒大案要案经典案列》